扫描仪新技术浅析

Author: Walter Date: 2001年 29期

?牐犓孀派?描仪市场竞争的加剧,众扫描仪厂商为了在技术趋同的形势下为适应竞争的需要,纷纷拿出了各自的看家本领,努力追求产品差异。
  #1?牐燣IDE技术
  ?牐犛τ肔IDE(LED Indirect Exposure,二极管间接曝光)技术是Canon公司独创的技术,其最重要的设计理念就是化繁为简,从原稿图像的反射次数来说,LIDE扫描仪中只有原稿反射光导照明这一次(CCD扫描仪中存在4次),由于省略了一系列反射镜,LIDE扫描仪就能避免因此带来的各种像差和色差,可以最为逼真地重现原稿的细节和色彩。
  ?牐燣IDE扫描仪主要由3部分组成:光导(LightGuide)、柱状透镜和线性光学传感器(^29050201a^1)。如果将LIDE扫描仪比作计算机的眼睛,那么光导就相当于外部光源,柱状透镜相当于角膜,线性光学传感器则可比作视网膜,通过这双“眼睛”,原稿的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进而经过模数转换,转变成数码图像数据。
  ?牐牴獾嫉闹饕饔檬窃銮亢臁⒙獭⒗既錾释ǖ赖墓庹涨慷取V赐妇翟蚩梢匀繁7瓷涔飧玫叵虼衅骶劢梗岣呱?描仪的分辨率和扫描精度立下了汗马功劳。线性传感器则最大程度地避免了边缘变形问题。
  #1?牐燰AROS技术
  ?牐犉匠J褂玫陌旃渡?描仪通常将胶片适配器作为选配件提供给用户,由于胶片适配器的价格较高,只有需要底片扫描的用户才会考虑。是什么先进的技术使用户能在办公室或是在家中,轻松地进行图像处理或胶片扫描呢?答案是VAROS技术,采用这种技术的扫描仪集图文、胶片扫描于一身,能实现1200×1200dpi的胶片扫描(^29050201b^2)。
  ?牐犉胀ǖ腃CD扫描仪在扫描时,须在被扫描物体表面形成一条细长的白色光带,光线通过一系列镜面和一组透镜,最后由CCD元件接收光学信号。但是,在这种条件下,光学分辨率被CCD像素数量所限制。在VAROS技术中,CCD元件与透镜之间放置一片平板玻璃,首先,扫描仪进行正常的扫描工作。这一步得到的图像与其他扫描仪基本相同。然后,平板玻璃倾斜,使扫描图像移动1/2个像素,扫描过程重复一次。这样可以使扫描仪读取被移动后的像素的数据。最后,运用软件合成第一次与第二次的扫描数据,得到两倍数量的图像信息。换言之,运用VAROS技术,我们可以将普通600dpi的扫描仪变成1200dpi高分辨率的扫描仪。
  #1?牐犓獵CD技术
  ?牐犜谏?描仪的传统CCD上,规则地排列着3条感光元件阵列,分别获取红、绿、蓝三色光学信息。每条感光元件阵列上光电耦合元件的数目,也就是这个CCD能够获取的像素数,同时也决定了这台扫描仪的最大光学分辨率。例如,对于A4幅面(8英寸×10英寸)的扫描仪,如果CCD像素数为5000,那么它的最高光学分辨率就是600dpi。同样,如果CCD像素数为10,000,那么它的最高光学分辨率就是600dpi。CCD的制造依靠高精度的微电子加工工艺,后者在一定程度上限制着CCD的长度和单个像素面积。制造长度更长的CCD,意味着非常昂贵的价格、很低的成品率;而保持当前CCD长度不变的情况下,提高像素数就会相应减小单个感光单元的面积。感光单元面积缩小,会带来敏感度和图像信噪比的降低。因此,为了获得同等质量的扫描图像,扫描仪就必须增加每次扫描的曝光时间。对于1200dpi的扫描仪而言,其像素尺寸为3.2~3.5微米,如果希望保持CCD长度而增加像素至20,000点,像素面积会缩小到2微米以下。除了信噪比的影响外,这也是当前微电子工艺很难达到的,而且产品的成本也很高。
  ?牐犖瞬唤瞿芑竦?1200dpi这样高的分辨率,而产品的成本又不会增加太多,惠普推出了一种双CCD技术(^29050201c^3),为高分辨率扫描输入带来了新的途径。这种双CCD扫描仪采用了交错像素设计来实现2400dpi的高光学分辨率。CCD传感器中,包含两组像素单元:低分辨率部分(5000像素点)的传感器单元具有较大的信号感受面积,可以提供高速、高质的扫描,光学分辨率为600dpi;而高分辨率部分采用了6条感光元件——红、红、绿、绿、蓝、蓝,每两条同色感光元件错开半个像素的位置。因为每条传感器都具有10,000像素点。每次扫描过程中,根据特殊的算法把6条传感器的数据结合在一起,就可以实现2400dpi的有效光学分辨率,足以适应35毫米幻灯片或负片放大的需求。
  #1?牐牎拔⒌瘛鄙?描技术
  ?牐犛捎谑苡布锢硖匦院蜕驶乖际醯南拗疲枷袷淙胧鄙实钠詈退鹗?是无法避免的。为了补偿在输入过程中丢失的色彩,减轻后期复杂的校验工作,国际色彩协会(ICC)制订出了统一的色彩标准,以帮助软、硬件制造商根据自身的产品特性创建属于自己的色彩管理体系,共同维护色彩的统一。符合ICC标准的色彩特性文件描绘了硬件无法达到的色彩空间的色域特性,是一种软件色彩增强技术。相应的色彩管理软件根据ICC特性文件,控制创建、转换和传输色彩。但受成本和硬件实现能力的限制,这种增强技术多被用于广告设计、印前出版等专业级扫描仪产品中,在中低端的扫描仪产品中很少出现。
  #1?牐牎拔⒌瘛鄙?描技术(A.C.E.色彩增强技术),是明基在自身产品特性的基础上,独立开发的符合ICC标准的色彩管理引擎,率先在3000元以下的产品中实现了这一专业功能的大众化。它的色彩管理软件不提供色彩校验应用程序。因为复杂、高深的校验工作及特性文件的生成在扫描仪出厂前早已完成,并直接内置在扫描仪的Mirascan驱动程序中(3.43版及以上的驱动均内嵌微雕技术)。
  ?牐犛没г谑导噬?描时可以自由选择使用或屏蔽“微雕”功能,从而保证色彩在输出设备间进行准确的传递和转换。“微雕”技术还提供了常见品牌显示器、打印机等输出设备的色彩特性文件供选择,以保证扫描图像得到精确、忠实地显示和输出。没有了复杂、繁琐的色彩校验过程,“微雕”扫描技术仍然在一定范围内保持了色彩还原的真实准确和一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