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跬步而至千里──上海交通大学网络学院访问记

Author: 胡喆 Date: 2001年 11期

#1    网络教育冷下去?
      互联网热遍中国的今天,网上教育却不免显得有些冷清。
      大家都说网络`教育好:首先可以克服时间和地域上的限制,把教学送到任何一个终端;其次可以实现教育资源的充分利用和共享;再次可以极大节约教育的成本,尤其适合发展中的中国普及教育……很多人甚至断言,网络教育甚至即将取代或者部分取代传统教育。
      某教授这样说道:“现代教育是一个完整的体系,两端联系着社会和学习者,包括教育、辅导、考核、检验、认证的一系列过程。最终由于现代教育的社会性,教育的认证会成为社会判断的某种参照体系……”
      看看现在许多号称“网上教育”的学校,发一些电子版的函授教材,在规定的时间自学自读,间或通过E-mail交交作业,参加一下答疑辅导,通过网络提交论文或参加考试,最后领得一张自印的毕业证书,和函授又有什么区别?
  #1   “我们也是刚刚开始……”
      2000年,国家首批批准了33所高校可以实施网上教育。可是怎么进行网上教育,国家并没有明确指导,只有摸着石头过河。(^11040101a^)
      同年,交大成立了网络学院。目前招生规模1000多人,专业也只有几个。
      “我们反复考虑,觉得不能和传统教育脱钩。”上海交大党委宣传部的蒋宏副部长说道:“只有依托传统教育的体系,借助它们严格的考核方式和具有社会公信力的认证系统,网络教育才能确定起它的权威性,才能站住脚跟和进一步发展。”
      “交大采取的是两者相结合的办法。一方面,运用网络进行教学,学生不用来校就可以上课。另一方面,受完全部教育后,要和在校的研究生一样,在同一时间通过国家统一的以同等学力报考研究生资格考试,最后可以取得国家正式的硕士学位证书。”
      也就是说,用先进的网络教学手段来最大程度地优化利用教学资源,用统一的考试来作为学生学习的有机动力和约束,用社会普遍承认的认证体系和文凭来把学生推向社会。
      “想法很好,当然,我们也是刚刚开始。”蒋部长谦虚地说。
      进行网上教育,除了宏观的教学体系构建外,还需要具体的技术环境作为支持。
      在这一点上,交大是幸运的,它和上海电信进行了良好的合作,电信投资,交大出人。上海电信在上海和宁波建立了9个教学点,服务器设在交大,用光纤直接连接9个教学点。
      在实施教学时,学生们根据自己的所在地区,就近选择教学点上课。老师在交大的主教学点登堂授课,凭借光纤的强大带宽,各教学点的学生可以在大投影屏和扩音设备上看到听到老师声情并茂的讲课,并通过电信提供的比较成熟的视讯会议系统,完成课堂提问和答疑。
      “电信的投资是很大的,要几千万。不单是这一个机房,上海和宁波的其他教学点也是一样的配置,就是为了最大程度地保证教学质量。虽然它们要分得我们收取学费的40%,但这笔投资短期内还是无法收回的,它们瞄准的是我们的网络教育不断扩大,而我们也得到了它们良好的服务,这是个双赢的结果。”蒋部长说。
      在宽带一时还无法普及的情况下,通过先设立光纤连接的教学点,保证了网络教育中各种先进技术和手段的充分运用,是现实可行的办法。也是目前窄带网上“电子文本+E-mail”的教学效果所无法比拟的。
  #1    学生的情况
      “上海交大的招生情况非常好,太热门了,结果每年都有大量的优秀学生落榜,很可惜……”蒋宏副部长如是说。“还有很多本科生,在社会上工作了一两年,发觉自己学的东西不够用了,又想来“回炉”、“充电”,想读研究生,可工作紧张,没有时间准备考试,结果自然考不上,想读书读不了……”(^11040101b^)
      那么,谁可以享受这样的教育呢?在交大网络学院的办公室里,负责老师向记者作了详细介绍:“本科生一般是从那些分数接近录取线的落榜生中挑选,费用和目前绝大多数高校扩招的情况差不多。研究生我们有三个条件:首先你要有2~3年的社会工作经历,目的明确;其次要有正规本科毕业文凭;最后还要交纳一年约10000元的学费。不过目前只能接受上海和宁波的学生。”
      “招生的情况非常火爆,有数千学生报名,我们只能从中择优挑选。因为这次大家看明白了,这样的网络教育不仅教学环节有了保证,考核和认证的环节也有保证。出去了拿到的是社会承认的国家文凭。”
      据了解,来交大报名要读研究生的学生中年龄最小的是25岁,最大的已经40岁,他们大多已经有相当的工作经验,觉得自己需要进一步充实和完善,而这样的授课方式很灵活,时间上选择余地大,也很正规。甚至有不少才毕业的本科生来报名。虽然根据国家有关规定,以同等学力报考研究生必须工作两年以上,但他们却说:“我们宁可暂时不要文凭,这样可以学到真东西,学到了马上就可以用得上。”据说这样的学生也为数不少。
      记者提出了一个疑问:“在交大的主授课点是可以直接看到老师讲课的,因此这个点的学生比其他点的学生“占了便宜”,是不是这个点的授课效果最好呢?”
      “恰恰相反,从考试的情况看,交大主授课点学生的成绩是9个点里最低的,而浦东点和宁波点的学生成绩最好,而他们距离却最远。学习的进步靠自己的努力,离我们远,依赖小而压力大,也就更刻苦,特别是浦东点,那里参加学习的很多是企业白领,他们目的明确,非常非常刻苦。”交大的老师笑着说了这个有趣的现象。
      上课时间到了,记者走进教室,看到年龄悬殊服饰各异的网上研究生们正三三两两走进教室,他们的脸上没有一般大学生的稚气和轻松,眼光中全都是沉静和严肃……
  #1    研究生教育
      研究生教育已经不是基础知识的传授,而重在培养学生的研究和应用能力。传统的研究生教育,一般来说一个导师带几个学生。平时也是小班上课,讨论的气氛很浓,网上教育可以做到吗?(^11040101c^)
      从目前的情况看,的确无法做到像小班授课一样的效果,因为学生更多了,而老师的数量总是有限的。仅仅在课堂上用视讯电话讨论和提问是不够的。但交大也有自己的解决方案,它们自己开发了“实时课堂系统”、“智能答疑系统”、“作业管理系统”。
      实时课堂系统看上去有点像聊天室,学生可以在其中自由发言讨论,而讨论的结果是可以记录的。这种方式在现有的条件下,最大程度地做到了学生和老师之间的讨论和交流。
      作业管理系统界面十分友好,学生们进入后先点击自己最近所学的课程。老师会在其中留言、留课程提示和布置作业,学生们下载作业后独立完成,然后在线提交。老师定期批改后把作业发回学生的账户。
      智能答疑系统最有意思,这是交大的计算机专家自行开发的。他们首先最大程度地集中了一门课程可能被问到的问题,学生提问后。计算机根据关键词在数据库中查询,如果有答案,就显示搜索结果(有点像搜索引擎);如果没有现成的答案,系统会记录下学生的问题并转发给相关专业的老师,老师根据学生的问题作出解答,上传后系统把问题答案发给学生,同时自动补充到数据库中,这样就形成了由学生和老师共同完善答疑系统的良性循环,使答疑具有建设性和生成性,从而充实了无数学生和老师智慧的数据库,这本身就是一笔巨大的财富。
      “这还是不够的,因此我们还是会考虑安排学生和老师的见面和答疑,以保证最大程度的交流。”交大的老师这么说。
      交大的探索无疑是卓有成效的,它们进行了在当前的国情下如何开展网络教育的重要探索,并且取得了相当的成绩。
      然而我们不难看到这一现象之后的问题:
      网络教学设备昂贵,目前只有上海和宁波的学生可以享受,还没有真正做到跨越时间和地域;是不是每个地区的电信部门都可以和高校这样良好地合作;缺乏网络教育的系统理论进行指导;缺乏通用的软硬件平台和规范,完全依赖高校自己的研发;交互性相对于传统教育仍显不足……
      “始生之物,其形必丑。”对于尚处于起步阶段的网络教育来说,我们还有非常多的工作要做,除了进一步探索和完善教育手段和形式。我们更应当考虑这个产业需要的巨大投入和其中隐含的巨大商机,这是一项需要关注、耐心、投入和等待的伟大事业。
      交大的老师很有信心:“我们下一步就准备开通深圳和广东地区的网络教学。”
      荀子《劝学》篇中这样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关注网络教育,从现在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