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有者获得──从经济学角度论操作系统
操作系统乃至整个软件业发展到今天,已经不是几个业余爱好者在自己家里埋头苦干就可以推动全局变革的事情了──因为相关的工具软件、游戏、开发平台与之息息相关,如果新的系统兼容性不好、没有明显的技术优势,就得不到大量OEM厂商和最终用户的支持(新格式意味着新的生产模式和更多的投入,要额外的时间来适应),有时候即使有明显的技术优势,也需要很长的时间来打破原来的均衡和循环模式,我觉得Linux目前正是处于这种情况。
有人一厢情愿地以为,自己的东西设计先进、成本低,就一定能因此占领市场获得利润,但在商品经济特别是标准化的高科技行业里,并不是有技术优势就有市场的。
就说我们现在普遍使用的QWERTY键盘的分布设计吧,这是最有效地安排打字的键盘设计吗?绝对不是!为什么这种键盘设计能在今天大行其道呢?
1873年,一个叫克里斯多夫·斯格勒思(Christopher Scholes)的工程师特意设计了QWERTY键盘──由于当时的打字机是靠机械装置运作的,如果打字速度太快,打字机很可能会卡壳。后来,这种设计的打字机大行其道。许多打字的人都开始学用这种键盘打字,其他公司为了适应这种情况,于是就也开始产销这种QWERTY设计的键盘──于是更多的人不得不学习这种键盘……这种情况不断强化,现在QWERTY变成了数以亿计的人使用的标准键盘,虽然有人尝试设计布局更合理的键盘产品,但传统设计基本上已经永久占领了市场。对大多数人来说,谁也不愿意为了使用一种布局更合理的键盘而去学习全新的打字方式。
在股票市场里,“拥有者获得”这种情况屡见不鲜:一个成交量放大的股票,价格开始上升,按说价高了买的人应该嫌其太贵而不买,但实际的情况是,多数人都想:“既然它的价格开始上升,说明有很多人想要买它,我现在买进,等大家都来抢的时候就卖出,可以获大利。”越涨的股票越多人买,价格越升越高,就吸引更多的人来抢购(直到市场的购买力耗尽);越低的股票反而没人要,跌得越厉害……相信凡是炒过股的人都见过这种情形。在经济学上,这称之为“报酬递增率”。
在高科技产品的用户中,群体使用标准化产品的倾向,会导致同样大幅增长的“报酬”,比如一条航空线买的是波音机,那这家航空公司就会买许多波音机,这样飞行员就不用重新去适应另一种机型。结果市场很快就被少数几种相对标准的高科技产品占据了。
回头说操作系统吧,当初微软推出的DOS磁盘操作系统在同类的产品中并非最好的,甚至不是比尔·盖茨自己开发的,是为了履行和IBM的合约匆匆忙忙地向一个朋友购买的软件,但是他看准了IBM生产兼容机的市场机会,搭上了标准化浪潮的早班车,早早占领了市场,结果在操作系统上的优势就像滚雪球一样的变大,成了今天的软件业的超级恐龙(当然其中有盖茨等人对市场和技术的洞察力和领导才能,但是当时那个机会真是千载难逢,不可重复的)。Windows系列也是如此,当初微软为研制和推销第一盘视窗软件花费了5千万美元,可第二盘呢?材料费只有10美元!研制第一枚B2炸弹的费用是210亿美元!之后,每颗炸弹的制作成本是5亿美元……
高科技产品几乎可以被定义为“凝结的知识”,它的边际成本几乎为零,开发者每生产一个拷贝,就会使得生产成本更低一些,而且每生产一个拷贝,还是一个学习改进的机会,整个生产体系是受报酬递增率支配的。很多IT人士包括微软自己不是不知道Windows的种种缺点,但那种不可逆转的规律和其中的巨大利润导致微软只能继续Windows的修修补补,而不是全部推翻更新。
即使微软自己想推翻Windows系列,市场也不会马上认同的,因为目前那么多的文件格式、游戏引擎、开发工具都是以它为平台的,这已经是一个惯性的大循环系统,除非政府颁布法律禁止使用Windows,并强行推行一种新的标准,否则即使微软公司破产不存在了,Windows仍然将占领市场很久。(如果真的强行推行,将是市场的一场灾难,很多已经投入的资源也将无谓地浪费,必须等待市场经济自己的发展作出选择,最后是按某阶段市场条件所能获得的、最佳性能价格比的产品获胜,而不是在技术上最先进的产品。)苹果电脑公司当年就因为闭关自守,自恃技术先进,在兼容性问题上吃过大苦头,王安电脑公司也是因此破产的。
所以,不要说Linux在技术上还没超越Windows,就是全面超越了,也因为市场的这种规律,要经过很长的时间、要多方面条件配合,才能真正打破Windows的垄断均衡局面。笔者写这篇文章,就是要提醒那些立志于从事开发应用、程序设计的人,不要因为今天对微软及Windows的口诛笔伐的呼声四起和个人的厌恶就完全放弃Windows系列,在今天的世界上,它还将因为拥有最多的用户群而不断得到强化,继续占市场主导地位──这可是与你选择的专业方向、日后前途密切相关的大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