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攒机记

Author: 赵斌 Date: 2001年 1期

    千禧年的金秋10月,我来到正在拟建成国际和平都市的东广岛市,继续我在国内没有完成的学业。随身带着了我心爱的笔记本电脑,并像许多出国留学的人一样,准备了一大堆光盘和一个装满软件的Usb接口的移动硬盘。
      我以前从来没有学过日语,面对实验室里这些日文化的设备,我就象刚接触电脑时候那样,碰都不敢碰。而且,日本人喜欢使用Macintosh,这种机器比较多,即使是X86系列的PC机,安装的当然也是日文操作系统。我从心底讨厌日文操作系统,也反感日文用片假名来翻译英文术语。所以,我不得不时时刻刻带着我的笔记本电脑,而且笔记本电脑的速度也不能满足我的要求了。我需要购置一台新的电脑放在实验室。
      第二天我就约了我在日语班认识的一个中国朋友一起到电脑市场去找。我的目的是想自己买散件来DIY,这样比较便宜一些,而且还可以按照自己的要求来配置。这台机器最多用3年,所以配置不必太高,但我想安装Windows 2000,所以配置又不能太低,最后确定的配置目标是:机器能比较爽快地跑Windows 2000就可以了,估计微软的下一代操作系统要来淘汰我的机器的时候,我已经要离开日本了。配机方案有两种:一是购买全新的散件,二是以便宜的价格购买一台二手电脑,然后更换那些不能满足要求的配件。我的那位朋友想买一个大硬笔记本电脑,硬盘要大,当然首先考虑买二手的。
      我们来了电脑市场。这里的电脑市场没上海的百脑汇和太平洋电脑市场那么繁荣,但也可以称得上琳琅满目了。二手的笔记本电脑还真多,但我的那位朋友还就是没有挑中一台,因为那些硬盘太小了。我主要留意二手的台式机,就那么几台孤零零地随意堆放在那很不起眼的地方,这与二手笔记本电脑的豪华柜台形成鲜明的对比。营业员过来听说我们想购买后,显得很高兴,估计这些东西以前乏人问津。有一台机器标价1900日元,换算成人民币还不到160元钱,我以为写错了。可是当我们打开机器检查的时候,才知道这台机器几乎是个垃圾,1.2G的硬盘,P133的CPU,4X的光驱,16M的内存,更主要的是,这台机器的机箱虽然也是ATX的,但只能勉强更换一块主板,其它的板卡就根本无法插上去。这个电脑市场只有整机,没有散件出售,我们又来到另外一个更大的电脑市场。
      一走进大门,发觉特别亲切,原来广播中正在用汉语解说。现在我的朋友改变主意,要买一台价格合适的新笔记本电脑,我的第二种方案也宣告失败。整整一个下午,他都在笔记本柜台中看挑选比较,我在散件柜台掰着手指算来算去,午饭没有吃居然都不知道饿。最后他敲定了一台IBM Thinkpad笔记本电脑,这台机器硬盘有12G呢。而我到走的时候也没有选定所有的配件,特别是一些板卡、鼠标、键盘等在国内很便宜的东西,在这里价格却不菲,显示器也似乎比国内还贵,最终加在一起的价格和国内差不多。我决定采用折衷的策略,二手显示器+新拼装的主机,在营业员的帮助下,我选定了所有的配件,但当时并没有下定决心马上购买。
      第二天,我们都下定决心,他以近20万日元的价格购买了昨天看中的那台笔记本电脑。而待我将攒机清单交给营业员提货的时候,才发现昨天选中的那个二手显示器不见了,经打听,那东西已经随一台二手主机被人买走了。
      回家后,我在网上查询了我朋友买的机器的国内价格,他买的那个型号在国内价格接近3万人民币,而他只用了19万多日元,折合人民币约1.6万。当我把这个消息告诉他的时候,他的那股高兴劲让你看了就想揍他一顿。
      过了几天,我偶尔在逛超市的时候,发现有一台能满足我要求的整机正以超低的价格在出售,其价格比我看到的同配置的二手电脑的价格还要便宜,原因是这台机器是曾经作为展示品用过的。第二天 (又是第二天,坏事就坏在第二天),当我约了我一位有车的朋友一起来帮我搬回家的时候,发现我又来晚了一步。所以,一直到现在我还没有买到我中意的机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