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资本 中国的网
经常在想,去年如此大好形势下,为什么中公网没有去拉国外的投资,是不可能吗?不,在2000年5月有深厚海外背景的中公网CEO谢文已经和华尔街的投资家谈好,但就在最接近成功的一刻接到了董事会的辞退书。有人投资也不要?为什么?股东们不想兑现这些股份吗?那可是一大笔美元呀。但显然,得到资金的同时必须出让一部分股份。但哪怕是并不多的一部分,中公网的控股股东──海虹公司也不肯,因为它叫海虹控股。不仅要部分控股,而且要完全控制。众所周知拿钱出来的老外是最喜欢指手划脚的,只要他们参与进来,那怕他们只有一点点股份,他们都会希望按照他们的经营规则和资本市场打造公司的运行方式,8848网站从BTB到BTC到最后BC分家,无不显示这种影响的威力。现在看到中国网络门户三架马车在纳斯达克流血,我们才能发现原来海虹不简单。
海虹控股,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代码0503。前身为海南化学纤维厂,1988年建成投产,1991年改组成股份制公司,1992年11月30日上市。在1998年6月15日开始到2000年3月20日被实行特别处理改称为“ST海虹”。从做涤纶长丝、纸筒管、化纤纸箱到开发房地产、做贸易,再投资网络公司,到现在就直接从事证券一、二级市场业务。越玩越虚,越玩越牛,股价也不断攀升,在全中国的股民心目中,海虹最精彩的一幕是出现在2000年初──以ST之身一口气拉了近20个涨停板。
资本的目的是利润,而获取利润的办法有很多,有投资实业通过生产创造利润的,也有通过低买高卖赚取商业差价的,还有在资本市场通过翻江倒海谋取暴利的。但无论哪种都需要取之有道,取之有法,取之有度。海虹可能是国内最早投资网站的上市公司之一吧。1997年10月,以提供互联网信息及技术服务为主要业务的中公网注册成立,海虹成为中公网第一大股东。谢文出任副总经理,康健出任中公网董事长、总经理。不久,谢文又被任命为中公网总经理。1999年后,中公网因收购联众人气急升,而海虹则因为中公网甩掉了ST的帽子,并成为2000年表现最好的网络股之一。
当网络风潮从大洋彼岸劲吹过来时,所有的人都在谈论如何吸引海外资金,如何多圈些钱(而且还是外汇),如何将自己的投资尽快地数倍、甚至数十倍地收回来。中公网也看起来马上就可以得到巨额投资。凭着谢文在纽约、硅谷搞了十多年投资咨询的经历,以及从1996年就开始进行的网站建设资历,近五六亿人民币融资额已经在向中公网招手了。就一步,就差一步要到手时,海虹叫停了。为什么?谢文认为根本的原因是双方对待互联网的价值观不同。而康健说海虹绝不放弃控股权。谢文理想化了,资本追求利润时是不会考虑价值观的。引进资本将使海虹对中公网的控制减弱,如果中公网海外上市将改变它的“游戏规则”。也许现在纳斯达克将再增加一个流血的中国概念股,而海虹的选择将很困难,如果它将股份全部出让,在得到一次性回报后将为再进入网络领域重新创业;如果部分出让股权,在目前形势下将严重打击它在中国资本市场的商誉。
下面我们将海虹控股和另两个有代表性的上市公司进行对比,可以看出看它们在证券市场的不同表现:(见右表)(^15010401a^)
表中用于对比的综艺股份也是一家曾投资国内网络的上市公司,但于去年将它拥有的8848网站的股份转让出去。而中华网早于1999年就在纳斯达克上市,历经中国概念在网络风潮的全过程。经过比较我们能够得出海虹控股坚守并控股网站与将股份抛弃和到海外上市的优劣。
海虹控制了中公网,就不会被别人牵着鼻子走,虽然股价在跌,但在自己熟悉又熟悉的中国市场,下跌也有限度,起码不会有扫地出门的可能。最重要的是网络经济没有死,呆在自己家里总比出走险地任人宰割更容易渡过难关,只要手上还有棋子就不愁没有机会。看,机会不是来了吗?2001年3月中公网与美国迪斯尼达成在网络上的合作协议!
谁说网站没有前途,只要用心去做就有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