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捕冯志宏

Author: YuXiXi Date: 2001年 9期

#1    “那时学计算机的手段都是非正常的”
      1986年刚上高二的冯志宏,由于一次偶然的机会接触到了计算机,顿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由于生活条件艰苦,家里不能给他配备如此奢侈的学习工具,让他万分遗憾。1987年高考,怀着对计算机无比的憧憬,他考入了第一志愿武汉大学计算机系。
      当时由于条件所限,学生们上机的机会很有限。冯志宏颇不甘心。“许多爱好计算机的同学一方面跟老师混熟,夜间去机房上机;另一方面就比较黑一些,是半夜撬开机房的门进去用的,全是一些非正当的手段,但是当时为了能用机,我什么也不顾了。”(^09010201a^)
      随着条件一年一年好起来,计算机也开始普及,冯志宏通过不断地学习和摸索,具备了较高的计算机水平,在学校也小有名气,认识了不少的志同道合的朋友!其中就包括现在北京金山公司的老总雷军。
      “其实我和雷军的接触并不算太多,只是在计算机问题上交流交流。当时病毒开始流行,就起了念头要做一个杀毒软件,两个人都有这个想法,就有合作啦。是用PASCAL写的,开发完成后名字叫做免疫90,在武汉销售了一年左右,每人赚了那么几百块。后来随着毕业大家各奔东西,也就没继续开发了。”这免疫90就是冯志宏的第一个软件。而这几百块还不是他的第一笔劳动所得,他赚的第一笔钱,是向《计算机世界》投了一篇小文章,赚了20块的稿费,下馆子和雷军吃掉了。
  #1    “想当自由职业者”
      大学毕业以后,冯志宏在武汉的一家公司工作了一年,积累了不少的经验,这时他接到了雷军的电话。雷军那时正在组建北京金山,机会来了,时机到了,冯志宏便一个人卷着行囊来到中国IT的中心──首都北京,加入了雷军的金山做技术支持和软件开发工作。工作了3年,由于个人原因,他离开了金山独自南下。
      1997年,冯志宏加盟中国最大的中央厂商──远大,同样也是负责技术支持和软件开发工作。在远大他平平淡淡过了两年,由于厌倦公司里事情的繁琐,便开始过自由职业的生活!
      “我现在主要的事情就是到处揽业务做软件开发,这是我全部的经济来源。我现在的收入很一般,只能算养得活自己!总的来说是比坐班累,不过时间可以自由支配,太累了就休息一段时间。虽然累,但是自由更好!”冯志宏对于自己的生活这么概括。同时就在他的SOHO生活中,他完成了一项规模非常大的工程──整理IP地址!写出了现在在网络上非常流行的软件──追捕。
  #1    “连自己都不愿意为了十块钱的注册费而跑邮局去取,就别指望其他人了”
      1999年下半年,冯志宏因为包月制而疯狂泡网,同时也染上了聊天的习惯。在聊天室的时候经常为了查找一些IP地址而费了很大的力气。有时候在网上经常看到别人讨论这个IP哪里来,那个IP哪里去的问题,高兴的时候就参与一下,慢慢地发现这也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碰到自己经常重复做,而又没有现成工具的时候,会考虑做一个工具。于是就有了做这样一个软件的想法:输入对方的IP地址,可以知道对方的来龙去脉。单纯报告对方的IP地址,并不足以促成要做成这样的一个软件。在网上我更想知道对方的机器情况──当然是可以希望发现一些有趣的东西。”所以最终形成了现在的追捕:可以查询对方所在地,可以查到对方的域名,可以查询对方机器的服务功能。
      对于更新IP数据的经费,冯志宏就这个问题征询了网友们的意见,50%的人都提出网上合作,这是“网上大富翁计划”的开始!就是在网上找一些志愿者参加IP地址整理,如果能产生经济效益可以按贡献分享,但反响不大,后来就停止了。冯志宏开始单枪匹马整理庞大的IP地址资源!
      “呵呵,极累,因为这个工作是空前的,没有相关的软件框架可以参考,搜集的方式也是逐步改进,有时为了核实一个IP地址需要用1个多小时。这么苦这么累我也希望有回报,所以就注册费用的问题再一次对网友进行了调查,但是调查结果是很让人失望的,按那个结果推算,收费的结果是吃力不讨好,所以追捕仍然是免费软件。连我自己都不愿意为了十块钱的注册费而跑邮局去取,就别指望其他人了。”冯志宏一脸无奈的苦笑。
      经过断断续续一两个月的开发,在1999年的9月追捕的测试版出现了。追捕的出现引起了网民们的疯狂下载,同时冯志宏和他的追捕被越来越多的网友们知道!越来越多的工具中加入了追捕的IP数据包!
  #1    “我希望以后能从事管理工作”
      对于中国的软件,冯志宏想得很少,话也不多。“在现在条件下,还不能指望共享软件作者只依靠发行共享软件来养家糊口,只有投身商业软件的开发才行。根本不需要去计较印度怎么样,按照国内的现实情况走就可以了。程序员的工作本来就没那么神秘,当放下身价严格按照管理工程模式,就可以把很多事情做得很好。”这些话虽然有点跟不上时代的声音,但是细想过后也有一番道理。
      他认为程序员吃的也是青春饭,不可能做一辈子的程序员,“等我认为我到了该不当程序员的时候,我会找一个较大的公司做管理工作。毕竟现在管理也是一种发展的趋势,是件非常考验自身能力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