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乐与中国说再见

Author: 刘晓希 Date: 2000年 第45期

  10月22日,对施乐(中国)的1000多名员工来说,真是一个“黑色星期一”。
  施乐全球员工包括中国施乐1000多名员工,收到发自总裁阿莱尔的一封信,称施乐面临困境需要调整,但我们仍有信心云云。但对于大家最关心的中国区业务,施乐公司已作出明确表态:公司正在尝试出售在中国的办公设备业务,包括制造和销售复印机、传真机和打印机等的合资公司。中国区业务去年收入2亿美元,并拥有1000多名员工。
  由于在过去的12个月里,美国施乐公司出现难以遏制的亏损,导致公司负债180亿美元,市值由原来的460亿美元骤跌至80亿美元,股价暴跌至7美元。为摆脱困境,10月22日,美国施乐宣布决定出售公司部分资产。而施乐在中国的所有业务已被公司董事会赫然列入出售的黑名单,并摆在了第一位。
#1    施乐传奇
  1959年,施乐公司把传奇式的914型摄影复印机投放市场。914复印机的竞争对手都需要使用经过特别处理的热敏纸,而914型是第一部使用普通纸的商用复印机,因此立即走红。它很快使“施乐”这一名字家喻户晓并迅速革新了现代办公室处理信息的方式。普通纸复印机的诞生无疑是一座里程碑,它使得施乐利市三倍。在此之前,施乐还是纽约州北部罗切斯特的一个名为“哈罗伊德”的小公司,而现在施乐914型复印机被誉为“最成功的工业品,至少是最成功的工业品之一”。
  60年代是施乐公司的黄金时代。1964年,施乐推出了第一部商用传真机(当时叫电传复写机),1965年施乐获得4亿美元的收入并占到世界复印机市场大概86%的份额。1968年,施乐的销售额达到10亿美元,创造了当时美国公司成长的高纪录,即便是现在,10年成长为销售额10亿美元的企业也是凤毛麟角。
  在英语里,“施乐”常常被用作一个动词,就像现在的你“雅虎”了吗一样,施乐一度当成“复印”动词的同义词。
  世事无常,施乐从辉煌走向没落的路线几乎是一条直线下坠的轨迹。在后起之秀佳能一举赶超之后,施乐越来越像一架老掉牙的复印机,再也印不出绚丽多彩的销售业绩。
  1979年,施乐在美国复印机的市场份额降到40%,1984年,这个数字缩小到17%;传真机市场也一败再败,1989年,施乐在传真机的市场份额缩小到只有7%。
#1    富士接替施乐
  各方信息表明,日本富士极有可能接管施乐在中国的所有业务。据富士方面透露,施乐已提议将其拥有的25%的富士施乐股份售予富士,再由股份结构改变之后的富士施乐出面收购施乐在中国区的全部业务。
  1995年,富士施乐与施乐(中国)公司共同出资,在深圳成立深圳施乐高科技有限公司,投资额达到5900万美元,其中富士施乐占90%股份,施乐(中国)占10%的股份。从目前掌握的资料来看,富士和施乐方面都未给施乐(中国)一个显而易见的安排。富士公司的发言人透露,施乐只给了一个意向性的建议,并未提出具体的细节。尽管如此,联系到富士与施乐多年就建立的密切关系,只要富士乐意,由富士施乐接管施乐(中国)似乎已成定局。如果那样,在稳坐中国胶卷市场老二位置之后,富士又将成为复印机市场的一股新生力量。
#1    施乐 又一个苹果
  如果说苹果开创了一个个人电脑的时代的话,施乐则开创了一个现代办公设备的时代,除了推出第一台复印机和传真机外,施乐还给IT业贡献了诸如鼠标、GUI(图形界面)等多项改写世界IT历史的创造和发明。但技术的成功不能保证施乐在70年代后期市场竞争中不败:由于遥遥领先、迅速发迹,施乐很快成为一个庞大的、拥有10万员工的官僚机构;它投巨资于华而不实的研发项目,把研制开发的重点放在庞大的项目上。要调动数千人研制体积最大、运转速度最快、质量最精致的机器,犯上“蔓延性风雅症”,比如在加利福尼亚硅谷的研究中心搞未来型办公室;这些巨型的、在市场上无法应用的项目成了施乐很大的负担。而就在此时,看准办公市场的日本厂商乘虚而入,日本人充分发挥他们在制造领域的天赋,他们在70年代运用的“及时生产制”、“全面质量管理”等制造业管理方法让施乐束手无策;在价格上,日本厂商也采取低价策略,其产品价格只相当于施乐制造这些机器的成本费。1980年,施乐在美国复印机市场上破天荒地输给了日本的佳能公司,第一次让出了第一的位置。在此之后,施乐虽然几度力图卷土重来,但都未能夺回自己的王者宝座。
  施乐总让人联想起另一个昔日巨人苹果。同样是技术无与伦比,同样是领时代之先,同样是充满贵族气质,同样输给市场型的对手;就连在中国市场,他们的命运也一样的跌宕:在80年代,直到90年代初,苹果机在中国可谓众多电脑爱好者的“宠儿”,也是个人电脑品牌机的代名词;但很遗憾的是,苹果公司没有很好地把握住这一千载难逢的时机。等苹果反应过来,自己却百病缠身,不得不放慢在中国的投入,眼睁睁地错过了大发展的良机。和苹果一样,施乐也在中国取得了不算小的成功,但是由于总公司的困境,不得不提前刹车,大伤元气。
  在跨国企业不断加重对中国投资砝码的同时,跨国公司总裁频繁访华已成为一种趋势。面对此情此景,施乐总裁给中国员工带来的不能不说是痛苦的抉择。施乐(中国)的曲终人散意味着,作为较早介入中国市场的500强企业之一的施乐一只脚已跨出了中国的大门。
  施乐,一路走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