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碁关门的启示

Author: Date: 2000年 第41期

  祖国大陆入关的呼声一天比一天高,关于电信、汽车等重点行业外资进入的问题也成为热点。对比台湾的经验我们可以得知,不管开不开放,我们在很多领域其实没有发言权,特别在一些高技术含量的领域,我们更多的是作为一个旁观者。
  跨国公司绝不是慈善家,他们进入他国市场的目标非常明确——赚取利润。“入世”后,全球采购将成为可能,跨国公司将按照自己的全球战略来部署其在中国的投资,一些高附加值的产品将不会在中国生产,一些低附加值的产品又将转移到比中国劳动力更便宜的国家,中国很多工业很可能会成为跨国公司的装配工厂。
  企业要想参与到全球化的竞争中去,除了一流的行销能力和具备有效的把全世界最好的资源整合起来的能力,此外还需要一流的技术开发实力。这是施振荣先生9月在清华大学就华人企业国际化问题所做演讲中的一段话,这段话也许是德碁兴衰最好的注解。
  7月,一条关于宏碁的消息震惊行业,宏碁集团董事长施振荣宣布,宏碁集团己经淡出半导体这个产业,曾经创下一年营业额146亿元新台币(以下货币单位均为新台币),中国台湾最大,也是华人圈内最大的半导体公司德碁公司也宣布转手。
  德碁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89年,此前的一年(1988年)是宏碁上市的时间,也是施振荣先生提出的龙腾十年发展计划的第三年,宏碁当时还提出要在1991年达到营业额400亿元的目标。有目标在前面驱动,上市后手里又有了不少资金,因此,宏碁连出大手笔,其中包括并购康点在内的多家美国公司加速国际化,并在中国台湾的龙潭、汐止等地预购厂房和土地,但最大的一笔也被认为是最有价值的一笔投资是德碁的成立。
  1989年5月,宏碁正式宣布与美国德州仪器公司合资在台湾新竹科学园区成立德碁公司,宏碁占74%的股份,初期资金投入为23亿元。
#1    曾经是宏碁主要利润来源
  由于德碁建厂期间积压宏碁庞大资金,同时制造业又存在一个设备折旧的问题,加上营运初期又陷入亏损,当时很多股东和行业人士批评施振荣好大喜功,自不量力从事这么大的投资,此外,不少人也以美国半导体厂没有竞争力、德州仪器拼不过日本厂商为由,反对宏碁投资半导体厂。
  可施振荣力排众议,在他看来,美国半导体厂商之所以竞争不过日本半导体厂商的原因是:美国厂商运营较为现实,没有长期的规划,一遇到亏损就缩手,结果以往的投资效益不能累积,导致成本居高不下;而日本厂商则在亏损时期也继续投资,结果成本不断下降,终于赢得市场。而以德州仪器的技术和台湾的生产效率,虽对德碁“一开始就赚钱”没有把握,但“至少不会亏损”。
  施振荣坚持投资半导体的另一个重要理由是,德碁所生产的随机存取存储器(DRAM)是整个行业的关键零部件,宏碁吃够了DRAM货源和价格不稳定之苦,“与德州仪器合资生产,德碁可以保证宏碁DRAM的货源,并且帮助降低生产成本。”
  施振荣没有错,德碁自1991年开始生产,1992年开始运营平衡,1993年开始获利,当年的营业额61个亿,盈余17个亿;1994年营业额达到84亿,利润达到27个亿;1995年更是营业额达到146个亿,获利63个亿。当时市场好得工厂都来不及盖,德碁为了迅速掌握扩张时机,曾将造价七亿元的停车场改建为二厂,员工的奖金一发就是两年作一年给。
#1    亏损的三年
  但天算不如人算,到了1996年,整个DRAM行业开始崩盘,一向被视为半导体业景气指标的动态随机存储内存(DRAM),三年来价格如滑梯般往下探底。在日韩厂商宣布减产之际,中国台湾的专业DRAM制造商更是流血不止。1998年世界科技亏损45亿;力晶亏损32亿;南亚科技直到1997年11月才出现两年半来的首次获利;连最早“止血”的茂德,1997年上半年也亏损了12亿。与此同时,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初步认定中国台湾对美DRAM的倾销案成立,这不啻雪上加霜。
  而最惨的莫过于德碁,自1996年以来,每年都亏上50亿,当初大手笔改建的二厂,自1996年完工后市场便不景气,闲置了起来。
  为了挽救德碁,施振荣亲自出马,力主德碁转型,把以往德碁只做DRAM的策略改成DRAM生产和代加工并重的策略。
  当时台湾已有厂商顺利转产0.25微米技术的64MB容量的DRAM,而德碁还停留在0.28微米的技术。由于德州仪器未能继续提供领先技术,使产品失去竞争力,影响销路,可是德碁还要为过时的技术付当时是台湾最贵的专利许可费,徒有生产制造本领,却未能掌握产品上下游的德碁吃尽了苦头。
  种种情形终于促使握有德碁过半股权,却无决策主导权的宏碁向德州仪器摊牌,在1998年3月正式宣布和德州仪器分手。
  一旦决定转型,首先面临的便是组织重整,产品上游的研发,下游的营销都必须重新建立。为此,施振荣找来宏碁欧洲总经理吕理达打造营销服务群,曾在宏碁投资的IC设计公司扬智科技副总李晓均负责产品及设计服务,又挖来合泰半导体总经理陈领,带领产品技术研发部。一位产业分析家指出,这些从宏碁集团找来的人都是将才,只有施振荣才搬得动他们,这也是他亲自下海的原因。
  为了抢时间,在与德州仪器分手后,德碁不惜花大价钱向IBM买技术,顺利获得0.25微米逻辑IC制造技术。为了上规模,在价格上有优势,宏碁将30%的股份卖给台湾另一家著名的晶片加工业厂商——台积电,以此结成联盟,来分担持续增加的定单要求。为了增强竞争力,德碁也充当客户的“虚拟整合元件制造厂”,从设计(扬智)、制造(德碁)、封装(台宏)、测试(宏碁),宏碁半导体集团下完整的IC上下游公司可以一手包办。
  不过,这些努力最后没能挽救德碁,德碁还是不可避免地走向失败。
#1    壮士断腕
  其实,就在施振荣宣布要再造德碁的时候,行业中也是一片哗然,认为施振荣在冒险。DRAM行业自1996年后大走下坡路,从短期来看,在美、日、韩等大厂商伺机增产的情况下,台湾DRAM厂商要想赚钱,十分辛苦。长远来看,个人电脑市场成长率日益衰退,要靠它带动IC需求也并非易事。
  在很多人看来,与德州仪器那个受制于人的合同是失败的原因所在,对此,施振荣9月在北京接受记者采访时也表示认同。按照双方的约定,由德州仪器提供上游技术和下游销售,德碁负责生产制造。这段“姻缘”由于德州仪器的先进技术,加上德碁数一数二的制造能力,在DRAM景气大好时赚了不少钱。但这种合作模式一开始就埋下祸根,那就是缺乏自主权,合作最后演变成德州仪器生产什么,德碁就做什么的模式;在德州仪器技术保持领先的情况下,这本不是问题,但德州仪器一旦在技术上落后,给德碁带来的无疑是灭顶之灾。而正是德州仪器在0.25微米技术上的滞后,导致了宏碁与德州仪器的关系从蜜月到分手。
  不过这种解释多少有点表面化,为什么没有掌握核心技术呢?特别在自己占股权多数的情况下。多年来,台湾一直遵循以市场换技术的策略,牢牢占据了整个世界产业链的一环——电脑产业专业的加工和制造业,这个策略使台湾成为世界的加工制造中心。但这种策略背后是一种无奈,在很多情况下,国外厂商对技术的转让近似保守的态度让人吃尽了苦头,即便是强大如宏碁这样的规模,在十倍速的技术变化面前,也只有选择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