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底,还是经济问题——我看Spedia风波

Author: 宁檬 Date: 2000年 第34期

  因为这期准备发Spedia拒付中国网民广告费的事件的稿子,我以中国IT媒体编辑的身份给Spedia站方发了一封信,希望他们能给我国网民一个解释。一个工作日后收到回复的E-mail,用非常公式化的语言作了回答。先介绍现在正好是他们庆祝全世界范围付费工作已有一年历史,Spedia高速成长云云,并声称他们因此将继续开展全球无限制付广告费业务。当然,最关键的话还在后面,回信说:“任何欺骗行为都会给Spedia点数的总值造成负面影响,从而使所有成员的实际收入降低。这就是Spedia为什么不允许任何欺骗行为和不正常的浏览。”
  由此可以看出,Spedia拒付网民广告费的理由是他们认为中国网民在程序上作弊来赢取点数积累。如果单纯从一个广告公司的商业行为来看,这也是可以理解的。Spedia是广告客户与目标顾客群之间的媒介,从赢利模式上来看,它从为厂商推广中获取报酬,从中支出一部分给网民,剩下的就是自己作为中介的利润。广告客户是它的衣食父母,客户在Spedia投放广告,也相应有严密的市场调查机制和反馈数据。如果利用Spedia在技术上的监管不力的漏洞,用户在点数积累上运用作弊程序是可能有效果的。点击数和浏览量都成为被Spedia全部反馈给广告客户的数据,分析后可以得出来自中国的大量浏览数据不正常的偏离值太高,广告客户可能以此投诉Spedia的广告投放效果不佳。在客户的压力下,Spedia不得不对中国会员产生极端不信任。在无法有效区别哪些会员使用了作弊手法时,Spedia对几乎所有中国会员都开始拒付广告费。
  虽然可以认为Spedia的做法不是要存心拖欠中国会员广告费——尽管不排除在事实上这为他们公司节约了一笔不小的费用——但Spedia的做法对中国用户是非常不公平的。
  首先,对那些认认真真按规则办事的中国会员来看,不分青红皂白一律拒付,于情于理都说不通。这件风波的起因一是在于Spedia本身商业行业没有考虑完善,程序监管计算点数有漏洞,二是有会员作弊,而认真积点的中国会员却是这场斗争中无辜受害者。
  其次,Spedia与用户是在网络上达成的类似法律上合同的约定,只是由于条件限制,这种合同只相当于口头约定,没有形成相应的书面文件,这是基于用户对Spedia的信任。Spedia的这种拒付行为,实质上是相当于单方违约。这里,我们只能说一切行为都只能是法律上的“相当于”,因为法律上对网上承诺是否有效的规定并不严密。在没有相关法律保护到的地方,“店大欺客”的拒付现象发生,也没有相应的依据对其进行有力的约束。这也可以看出,网络的飞速发展,相应的立法显得滞后。退一步来说,就算有法律,还得看依哪国法律为准。不过,说到依法行事,其实这种支票支付手段本身就有逃所得税又有逃避外汇管制的嫌疑,那是题外话了,此处不表。
    法律固然是一种约束,其实对于商家来说,信誉更是一种约束。Spedia这种行为,无疑是自毁声誉,虽然它也知道一年来已经获得一定成绩,但作为一个商家,为什么可以单方面提出拒付广告费,原因仅仅是因为自己的程序不完善不能有力地区分和指控那些作弊的用户?是不是也可以这样理解,Spedia现在并不太重视中国用户?它觉得在中国用户中的信誉损失并不要紧,远远不如自己节约一大笔广告费用重要。广告的投放看似是面向所有地区,但我们可以想想,Spedia那些广告客户,是不是更愿意Spedia把工作重点放在那些购买力强的地区?事实上,相对于巨大的中国用户数量,中国购买行为对Spedia广告客户的销售量的提高简直是微乎其微。经济利益是驱动公司行为的最本质的原因。
    不过,作为一家有远大打算的公司,仅仅为了一些利润而斤斤计较,因为自己程序考虑不周,却不惜不守承诺,实在是非常短视的行为。Spedia公司在众多网民心目中的形象打的折扣,是以后花若干倍的费用也补不回来的。而随着我国的经济发展和加入WTO的步伐日益加快,中国网民的购买力实在不是任何一家公司可以忽视和舍得放弃的。在Spedia的回信中,也提到“东亚和东南亚是重要的市场,为了表示重视,我们将在纽约和欧洲之外,在香港开设一个办事处。”
    如果Spedia公司真的重视东亚市场,我们希望他们能目光放长远些,在现在换了更严格的防作弊程序后,能够把以前的不严格程序下引发作弊的负面后果自己勇敢地承担起来,才算是真正赢得了广大中国用户的心——这何尝不是他们的上帝呢?辜负用户信任的商家,无疑是玩火自焚自断生路,而且要相信一点:骗人的把戏,最多只能玩一次。
  同时,我们作为普通网民,上网的时候面对眼花缭乱的赚钱广告,要多一个心眼想想,天上掉馅饼的事是一种不健康的经营模式,虽偶然会有,也是绝不可能长久的。如果发现网上有不少网友能编制出针对Spedia增加点数的作弊程序,而且逐渐蔓延开来,那任何一家公司也不可能这么容易地长期给出大量的费用。如果该公司却佯装不知,并不公开预先警示网民,听任事态发展,那说明它自己很可能已经作好了赖账的准备。特别是在网络承诺尚未规范化的情况下,我们应该在预防的环节上多下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