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的企鹅——解读中文Linux

Author: 杨光 林军 Date: 2000年 第34期

  10年前,几乎所有的软件都与两个字有关:中文。
  中文输入法的“万码奔腾”,汉卡市场的空前惨烈,中文平台大战,还有中文文字处理软件WPS的一枝独秀……那一幕幕,造就了当时国内软件市场的繁荣和兴旺。
  但10年前的兴旺今天却衰败了。原因很多,有强敌压境的问题,有国产软件厂商应变不够的问题,但更多的是一个创业环境丧失的问题。10年的兴旺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我们可以在DOS平台下构建我们的中文环境,开发出我们的应用。
  但现在呢,几乎所有应用软件公司都必须跟着微软的Win32API(编程应用界面)走。只有及早得到关于API的新信息,开发才能走在前面,但谁也不可能比微软自己的应用软件部门知道得更多、更早。试问,在应用软件方面,我们的企业和微软的应用软件部门之间能获得领先优势吗?
  每一个中国IT人都很痛惜,10年来我们的教育水平,我们的研发水平,我们的舆论环境都在稳步提高,但我们却迟迟不能出现诸如求伯君、鲍岳桥这样的软件大师,出现不了划时代的产品。
  不是我们不努力,是我们没有掌握标准,没有自己的平台。
  中国Linux运动的积极倡导者、中国工程院院士倪光南认为,Windows在国外毕竟还有多家操作系统在对其起着制约作用,而在中国,它的垄断地位远远高于世界。“软件产业发展至今,已经到了需要改变游戏规则的时候了!”倪光南说。
  中文Linux,是不是我们新的一轮机会呢?
  从这个角度上说,我们关注和解读中文Linux的成长故事,显得很有必要。
  一谈起Linux,就让人想起互联网,但.com的公司却不太喜欢带Linux玩,Linux太实,尽管与互联网沾点边,但和强调B2B、B2C的互联网相比,Linux没有概念,没有模式,只有未来。
  一谈起Linux,就让人想起操作系统,想起源码开放,想起反微软,但软件公司却不认Linux,太虚,没有收入,没法赚钱,只有未来。
  好像没Linux什么事情,除了未来。在听多了白手起家的传奇和近似泛滥的一夜暴富的故事后,大家开始拒绝未来,关心的只是一个概念:落地。
  Linux也不例外,如何落地,如何把未来的远景转换成利润,如何把注意力转换成实实在在的影响力,是一个问题。这里截取和呈现的是关于两个落地的中文Linux文本:蓝点和红旗。
  蓝点是个个人创业的传奇故事,而且成功地在美国上市,它的未来之路选择了进军嵌入式市场。对它的解读似乎要更多的关心业务流程,关心未来的利润,关注未来蓝点在这个产业中的位置。
  红旗的背景让人羡慕,是不折不扣的“国家队”,但如何把这种优势转化为胜势,是红旗必须回答的。对此,红旗选择的是与PC捆绑的策略,占领桌面,拓展市场。
  借助这两个文本某些断层面,我们似乎能更好地理解Linux,理解中文Linux的机会,理解这个世界给我们每一个人的机会。
#1    蓝点 嵌入式先锋
  “互联网泡沫的破灭未必不是一件好事情。”说这话时,蓝点Linux公司的董事长康哲眉头皱都没皱,看不出一点痛惜的样子。
  要知道,康哲和他的蓝点是美国股灾最大的受害者之一,3月份,当蓝点在美国上市时,其市值涨到了4亿美元。4亿美元是什么概念呢?在蓝点上市的同一天,香港方正市值48亿港币,不到6亿美元,香港四通市值32亿港币,不到4亿美元。方正、四通为一代中国IT人的心血,都是几千人的企业,而蓝点Linux只有5个创业者,都不到30岁,上市那天不过10来个人。据说,当时蓝点的承销商准备把蓝点做到每股50美元。
  今天,蓝点的股票已经从巅峰时期的每股23美元降到两三美元,缩水到1/10。尽管是PAPER MONEY,但如此大的降幅放在谁身上都不免心痛。
  但康哲却不这么看,“泡沫破灭了,可以让大家都清醒清醒。我们觉得,对于目前业界存在的浮躁心态,资本市场的调整对于整个行业而言是健康而且有益的。如今光靠概念、只有营业额、没有利润的企业是难以在市场上立足的。我们也期望随着资本市场的尘埃落定,各家Linux企业会冷静应对,调整战略,作风更为务实。”
  蓝点落地的策略是在嵌入式服务上有所作为。康哲给记者展示了蓝点最新的智能家居项目,这是个触摸屏项目,每个用户通过点击几个键就可以完成购物、交水电费等行为,不出小区,就能把一切搞定。说起家居项目,业界还流传着一个以讹传讹的说法:蓝点在从事房地产项目。
  据说,蓝点公司8月最新发布的解决方案重点用于WebTV和Set-Top Box设备,可以使普通用户通过电视机就可以轻松上网,宽带用户还可以点播交互式节目。与此同时,蓝点还推出一个Linux下的开发平台——miniGUI。
  蓝点把嵌入式服务看作蓝点落地的策略和手段,一点也不奇怪。中国有近10亿电视观众,每年的电视机销量也超过2000万台。同时互联网也发展迅速,但许多普通消费者还是因为不熟悉PC而无法上网,如果能够提供低价且易于使用的设备给他们上网,这个市场可想而知。
  康哲不忘幽微软一默:“维纳斯是个好东西,但去年提出来太早了,而且它根本不开放。但现在不一样了。Linux生逢其时。”
#1    红旗 活着 扛着
  8月4日,中科红旗的第二代Linux产品——红旗Linux桌面版2.0呱呱落地,并与TCL电脑“喜结良缘”。在当日的产品发布会上,中科红旗软件技术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刘博先生和TCL公司副总经理朱学锋先生签署了OEM协议,并郑重宣布:TCL公司在第一个财年(今年8月到明年6月)预装红旗Linux桌面版2.0操作系统10万套!
  对于此次软硬厂商的合作,刘博非常看好:“知名PC硬件厂商捆绑知名操作系统,而且数量之大,这是一次‘划时代’的握手!”
  10万不是个小数字,但说不上大。对于这次合作,我们似乎应该更多地把它解读成红旗在市场策略方面的转变。
  让我们把时间倒推到今年的阳春3月,回忆一下那个月发生的故事。
  3月20日,中国大饭店大宴会厅,微软的“世纪婴儿”Windows 2000中文版按期面市,让去年以来处境颇为尴尬的微软终于松了一口气——1月,南方某报刊出消息,称有关部门出于安全的考虑,要求国家重要政府部门的计算机不允许使用Windows 2000。此说虽迅即被微软和有关部门予以否认,但一时还是掀起轩然大波。
  几乎在同时,一支Linux“国家队”——中科红旗在中国科学院软件所静悄悄地降生。“中科红旗”成立便被业界视为管理层欲在操作系统这一信息产业的关键领域打造出一支“国家队”的标志:孙玉芳是操作系统的行家里手,也是国内UNIX研究的权威,在国家立项的科研项目中,孙一直是中文操作系统的带头人,软件所为此已集中了六十多人的研究骨干。这种背景使得红旗Linux很容易得到中科院的强力支持。
  在市场上,红旗不是先行者,但红旗Linux在与本土竞争对手厮杀时占了得天独厚的优势:在涉及到“信息安全”这一重大问题上,管理层自然不可能让国外厂商掌握主导权,去年开始,规模庞大的“政府上网工程”已决定以Linux作为平台,在这一自主的操作系统之上开发应用系统。面对国内众厂商,庞大的政府采购系统也更倾向于把订单抛给“根正苗红”的中科红旗。
  在政府市场上占据先机,并不意味着能够在终端用户市场能稳固地位,低成本切入是一回事,但怎么稳固用户是另一回事。公认市场做得最好的拓林思(TurboLinux)当年可谓领潮流之先,但现在呢?在OEM市场的单子被蓝点不断鲸吞,在服务器端的市场也遇到红旗的挑战,加上7月人员的变动和骨干的流失,已今不如昔了。拓林思的故事完全可以给红旗敲一个警钟。另外面对巨大的市场,不能保证没有其他的国家队从斜刺里杀出,从这个角度上考虑,红旗在桌面上的动作更多的是一种策略,着眼未来的策略。
  蓝点和红旗好像不存在一个现在活得怎么样的问题,蓝点每个月有10万的OEM,上市后有资本在后面撑腰,红旗则因为有政府支持的关系,在服务器端上优势也很明显。但如何面对未来,如何抢占未来的市场,蓝点和红旗都用自己的方式进行着努力,一个突入嵌入,一个着眼桌面,迈出的虽然是战略步伐,给大家的启示却远不止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