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半导体加工业之父:张忠谋
#1 扬名德州仪器
50年代末,27岁的张忠谋揣着麻省理工的硕士证书,走进了美国德州仪器公司,一干就是20多年。
进入德州仪器公司后,张忠谋一鸣惊人。他领着几位工程师,只用一年多时间,就开发成功一项新产品,超过了研究者IBM原有的设计水准。这一壮举表现了他的超常能力,赢得了总裁海格的器重。但是,张忠谋不久便意识到,他的硕士学历在德州仪器公司已无明显优势。正好,公司老总也有意送他去攻读博士,问他想进哪所学校,他选择了当时代表全美半导体研究水平最高的斯坦福大学。
斯坦福好进不好出,许多人绞尽脑汁也难以获准毕业。3年之后,张忠谋顺利通过博士论文答辩。重回德州仪器公司,他正赶上一个紧要关口,IBM向德州仪器公司订购一种电晶体元件,公司却没有能力供应,前任为之焦头烂额。张忠谋临“危”受命,指定几位工程师,很快就把这个元件开发出来,IBM大量采购。他由此创造了一个纪录,一年内把他分管的集成电路部门营业额提高一倍半,利润也翻了一番。
两年后,张忠谋升任德州仪器公司的副总裁,5年后又升任主管全球半导体业务的资深副总裁,成为第三号人物。他领导着全公司二分之一的员工,业务覆盖全世界50%的市场,创造的营业额占公司的半壁江山,他所推广的半导体制造工艺已成为产业标准。
德州仪器公司给了张忠谋很好的机会,而他更是充分利用这些机会发展自己,最辉煌的业绩是他首先发动的那场动态随机存储器(DRAM)市场大战。那是1972年,当时市场上的存储器主力产品只有1KB,德州的最大竞争者就是英特尔。张忠谋看准了这个机会,超前两个等级,从4KB起步,一跃成为业界霸主,令不可一世的英特尔甘拜下风。更让竞争对手刮目相看的是,张忠谋与客户协定,每季降价10%。这一招很“毒”,所向披靡,对手一个个败下阵来,毫无招架之功。不久,张忠谋的“定期降价策略”便成为电子产业的一项标准,当时一再坚持不降价的英特尔,后来也不得不把这一策略奉为竞争的法宝。
张忠谋因此而扬名全球电子业,有评论说,张忠谋的“定期降价策略”震动了产业界,改写了游戏规则。
#1 决胜台湾新竹
1987年,张忠谋回到中国台湾,正式开始了他的创业生涯。
此时,台湾新竹科学园方兴未艾,张忠谋果断地在此下了一个大赌注:成立世界第一家专业代工公司——台湾集成电路公司。所谓代工,就是不生产自己的产品,只为设计公司制造产品。这一决策极具冒险性,但张忠谋从不打无把握之仗,首先,他已看准了这一行业所蕴藏的无限商机。美国许多设计师纷纷与大公司分道扬镳,开办自己的设计公司,但苦于没有足够的资金建厂,希望有人帮助他们制造产品。其次,台湾的制造技术在全球独领风骚,从操作人员到研发人员各个层次的人才素质都很高,其技术水准比欧美的发达国家还先进一步。把公司建在新竹,可以调动世界上最先进的生产潜力。在市场和技术的交会点上,张忠谋选准了坚实的“起跳板”,他决意在专业代工领域创造出一个世界奇迹。
创业初期,举步维艰。1990年的圣诞节,张忠谋带着两位部属,在冷清清的办公室里草拟下年度计划,三人相对无言,一脸苦相,他们谁也不知道,下一年的客户从何而来。远在美国硅谷的集电办事处只有一位业务代表,他的任务就是向美国客户介绍台湾集成电路公司,一年多没有带进一个客户。他给张忠谋报来的最大“喜讯”,仅仅是竖起大拇指,称赞他“方向正确”。身处困境,张忠谋没有泄气,甚至从失败之中也能体验到一种成就感,他深信,失败是成功之母,也许一年、两年之后,时机一旦成熟,就会成功。
曙光终于降临,幸运之神就来自于他当年的竞争对手英特尔。90年代初的电子业,英特尔的认证就是“国际通行证”,他们在积极寻找海外代工。经过反复筛选后发现,他们的老对手张忠谋是最佳合作伙伴。对集电来说,为英特尔代工是一次难得的自我发展机遇,张忠谋牢牢把握住这一机遇,率领公司上下员工,接受英特尔的百般挑剔,咬着牙齿做赔本生意。利用一年多时间,将对方挑出的200多个问题一一化解,最终通过了200多道制造工艺的检查。更重要的是,增强了员工的品质观念。
买来英特尔的认证,亏本也很划算。熬过了两年多的“创业贫弱期”,张忠谋终于步入成长期。到了1997年,集电的销售额连续3年高速增长,获利率从35%、40%、50%直线上升,年盈利已达5.35亿美元。
#1 稳操霸业胜券
从创建集电的那一天开始,张忠谋就定了一个高目标,超越本土,做世界第一。
张忠谋做专业代工,创造出一个产业,10年之间年营业额达到13亿美元,超过了明星科技公司英特尔和康柏的成长率,首创台湾企业最高速成长的先河。他的创业奇迹在全球产生了巨大影响,一时间,新加坡、韩国、泰国、以色列等国家以及我国台湾地区的其它企业纷纷效仿,争做“张忠谋第二”,更有野心者欲取而代之。
面对竞争者从四面八方而来的大举进攻,张忠谋新招迭出。
第一招:锁定客户 代工领域的成长空间很大,平均约两年半增长一倍,张忠谋善于挑选客户,一直锁定全美前十大设计公司。这几家公司在全球处于领先地位,营业额都超过10亿美元,而且每年增长20%。集电与客户共生共荣,一是把自己未来5年发展什么技术提供给客户,二是一再缩短交货时间,从平均8周降到6周再降到4周,等于把客户的产品上市时间缩短了一半。
第二招:坚守阵地 自90年代中期以来,半导体市场炙手可热,一再升温。张忠谋很清楚,如果生产自己的产品,将会获得更大利润,但他拒绝高利润的诱惑,坚守集电的原有阵地,只为客户代工,不与客户竞争。这是他对客户的承诺,也是集电持续发展的原则,无论公司的业务是景气还是疲软,他都坚定不移地执行这一策略。
第三招:设置障碍 张忠谋在与英特尔的竞争与合作过程中,发现了对方最成功的秘诀是建立技术障碍。他由此产生了灵感,服务也是竞争障碍。于是,他把集电发展成一个虚拟晶园厂,公司的工厂就是客户的工厂,客户坐在自己的办公室里,通过互联网可以完成一切业务往来。如果竞争对手做不到这一点,那么,远程服务就成了对手的竞争障碍。
第四招:不断创新 张忠谋的坐右铭是:“今天成功,不代表5年、10年后会成功,也不代表今年会成功。”他时时以此警示自己和全体部属。没有创新,就等于死亡,这就是张忠谋的哲学。在这一“哲学”的指导下,集电奉行这样一个准则:先开发客户,再开发产品,不但与国际同步,更得领先国际。
今年8月8日,台集电已成功开发出0.18微米混合信号及射频金氧半导体(mixed signal RFCMOS)制造工艺,初期测试芯片嵌入了频率高达2.4GHz电压控制振荡器及低噪声放大器,第一个商品化产品预计于今年9月上市。这项成果突破了既有的技术瓶颈,也是该公司投向通讯产品市场中的一件重型武器。将是硅晶圆制造工艺步入通讯嵌入式芯片(SOC)的重要一步,可广泛应用于路由器、转换器、信号处理器、宽频CDMA系统与储存网络设备产品之中。
律己极严的张忠谋,总是以严厉的形象出现在公司员工面前,其实他是一个温柔敦厚的人。在40多年的职业生涯中,他从一名美国的高级打工仔到拥有半导体王国的业界霸主,不仅获得了满足感和成就感,同时也实现了他的最大人生价值:希望社会更美好。他说:我工作,所以我存在,我将工作到死为止。
编者按:从本期开始,本版将按国家分类,隔期连载IT人物。
#1 张忠谋与台集电简明档案
张忠谋已届古稀之年,50年代初由台湾赴美留学。先后就读于哈佛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获硕士学位。43岁时再入斯坦福大学,获电子专业博士学位。1987年回台湾创建集成电路公司,眼下已发展到拥有4家高科技公司,台湾集成电路、世界先进、慧智、美国晶元科技,共有16座晶圆厂。近年来一直保持10%以上的增长率。2000年上半年营业收入达649.34亿台币,投资总额达47亿美元,距Intel公司的50亿美元只有一步之遥。(^33010102a^)
1997年,张忠谋被美国《商业周刊》评为全球最佳管理者之一。目前,台集电是台湾最赚钱的企业,张忠谋是亚洲薪水最高的经理人之一,年薪加红利超过100万美元。在2000年8月推出的台湾“天下科技100强”排行榜上,台集电名列第10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