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平淡中看到希望

Author: 马凌 Date: 2000年 第22期

#1  没有阳光的星期六
  张黎刚一直认为自己是传统教育的受害者。
  中学的时候,张黎刚所在的学校是当地的一所重点中学,理科实力雄厚,几乎每年都出几个奥赛的金银牌。所以张尽管在300人的高中年级里面排前6名,但还是觉得有些抬不起头,因为他“只在江苏省拿过一个奖,就再也没有了”。
  “后来到了复旦,也是一心想出国,考托福、GRE,也没有机会充实自己”。张黎刚觉得自己真正得到全面的发展,将自己的潜力发掘出来的地方是哈佛。
  1988年张黎刚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复旦读微生物专业的时候,踌躇满志的他给自己定的目标就是美国著名学府哈佛大学,因为在他看来事情似乎很简单:“哈佛的生物学是美国最顶尖的,学自然科学就要到哈佛”。
  80年代末,正值赴美留学热潮。张的计划是先在国内读完本科再到哈佛去读博士,不料1991年的时候国家的一些政策开始限制赴美留学,这条路行不通了。但张黎刚属于那种定下目标就一定要去实现的人。念完大三,他没等到毕业就通过申请转学到了美国明尼苏达州,在一个叫Concordia的名不见经传的地方大学,张黎刚念完了他的生物学本科。
  由于是转学,张黎刚在Concordia没有拿到奖学金,当时学费要8000多美金,而学校的补助只够解决一半,家境并不宽裕的他只能一边打工挣钱一边念书。他每个星期六在学校的餐厅洗碗,从早上8点干到晚上10点,用同学的说法是“从来没见过星期六的阳光”。
  在看不到希望的日子里,为了鼓励自己,张黎刚给自己琢磨了一句类似于座右铭的话:“要在平淡中看到希望,在没有希望的时候看到希望”。这句话至今他也不能忘却。
#1  在哈佛找到自己
  张黎刚申请了三次才最终被哈佛录取。
  第一次是在Concordia,因为学校名气太小,申请很自然就被拒绝了。第二次是在纽约Rockefeller 研究所,由于没能得到老板很好的推荐,申请再度失败。最后张来到哥伦比亚大学实验室做助理研究。在这里,张得到了老板的赏识,两年后他第三次申请去哈佛的时候,老板给予了强力推荐。“我三次申请,成绩其实都没有什么太大的差别,主要区别在推荐上”。张黎刚一直很庆幸自己没有放弃,尽管之前哥伦比亚大学、康乃尔大学都打算录取他,但他始终坚持自己的梦想,而梦想最终成真。
  张黎刚觉得到了哈佛以后才真正找到了自己。“可以学自己想学的东西,做想做的事”。到哈佛后老师第一节课就对他们讲:我们班50个人,80%的人都拿B,10%拿A,10%拿C。希望你们更加注重自己能力的培养,而不要在乎成绩的好坏。“从那时候开始,我就第一次开始不在乎成绩”,张说。
  1996年,哈佛的一些学生出了一本叫《哈佛亚太评论》的杂志,杂志的内容范围是亚洲,但其实以中国为主。所以当时张黎刚就想,为什么不直截了当出一本关于中国的杂志呢?1997年夏天,张黎刚开始酝酿做一本给美国人看的中国杂志。当时中国留学生在海外创办的刊物也比较多,但很多都是办给中国人自己看的。张认为,在哈佛的中国留学生完全可以去做一些影响美国的主流文化的事情。“哈佛在美国是一块牌子,如果我们不利用这块牌子做一些有影响力、有意义的事就太可惜了”。
  不久,《Harvard China Review》(《哈佛中国论丛》)创刊。杂志的宗旨定为:客观反映中国发生的巨大变化,增进中美交流,给决策人士提供相应的参考和指导。
  作为杂志的创始人,张黎刚负责的并不是具体的内容编辑,他更感兴趣的是募资、组织策划和出版发行。在张黎刚的组织下,杂志影响越做越大,每年都要开展一次中美交流会议,出席者包括美国助理国务卿、美国高盛银行的董事长、中国驻美大使等等。
  张说,当初做这份杂志的时候抱的是理想主义的想法,但这也是他在哈佛3年所做的最有意义的一件事情。张黎刚很感激这份杂志给他带来的锻炼,“如果没有这份杂志,我不会对媒体有兴趣,也就不会做互联网”。
#1  你怎么回来了?
  原本张黎刚的理想一直是做一个医学界的科学家,直到他遇到了搜狐的创始人张朝阳。
  1998年8月,在国内名气越来越大的张朝阳到波士顿搜寻人才,而当时像张黎刚这样有哈佛3年社会工作经验的中国留学生不多。张朝阳找到张黎刚,前后谈了三次,用张黎刚的话来说就是:“改变了我许多看法,我觉得自己再也不想读下去了”。
  张黎刚这样解释他放弃已经念了一半的遗传学博士学位的做法:“因为我觉得科学研究是个比较漫长的过程,一个科学技术的突破往往需要几代人的积累。对于我个人来讲,做社会工作价值体现会更快一点”。
  他选择回国的另一个原因也与人生价值有关:“留在美国的确有很好的生活和工作条件,哈佛毕业可以在美国找到一个不错的工作,但如果你想将来真的能有一番成就的话,在中国和美国其实是一样的,一样需要去努力。尽管我很受美国学生的欢迎,但仍然有很多难以言表的隔阂,如果我要真正的融入到美国文化,进入主流社会,就意味着我必须要放弃我很多自己文化的东西,我不愿意”。
  对于现在国内很流行的大学生退学创业现象,张黎刚是这么看的:每做一件事情之前都一定要注重经验和基础的积累,如果你已经做好了准备,试一试也未尝不可;否则就是比较浮躁的行为。“哈佛退学创业的人很多,但并不是每一个都成功,他们的失败都被那些大名鼎鼎的成功者的风头盖过了”。
  决定到搜狐去做互联网的时候,张黎刚其实对互联网行业并不熟悉,但他觉得这个险值得冒。首先他认为做杂志和做互联网有“接口”,因为那时候国内的互联网还刚刚开始,主要需要的是内容,而不是电子商务。其次是1998年国内无论从经济方面还是市场方面都已经具备了做互联网的基础,“我回来可以真正推动一些东西”。而且,比起独立创建网络公司,先到搜狐打打工,“风险还可以承受”。张黎刚觉得,自己还是一个比较现实的人。
  1999年6月,上海易趣网创始人邵一波从哈佛读完MBA回国创业的时候,他父母的反应是“根本不理解”。但张黎刚1998年9月回国到搜狐正式工作的时候,张的父母并没有其他的意见,他们只是有点惊奇:你怎么回来了?
#1  美国失败的模式
  张黎刚在搜狐只呆了9个月,走的时候他的职务是产品发展部总监,负责整个搜狐的内容发展。这9个月张黎刚把搜狐最开始的三个频道扩充到了十几个频道。他认为自己在搜狐做到了一个职业化经理的榜样。
  几乎每一个采访张黎刚的记者都会问同样一个问题:为什么离开搜狐?所以张黎刚的回答也显得很熟练:“就像张朝阳当初离开他最初的公司一样(张朝阳最初回国任一家美国公司的首席代表——笔者注),我觉得对于每一个希望成功的人,他都会不断寻找更好的机会。我在搜狐毕竟是给人家打工,我希望自己独立去做一件事。不管成功失败都想去试一试”。
  所以,搜狐少了一个产品总监,中国多了一个城市生活网站e龙。
  对于现在国内许多网站模仿、甚至照搬国外网站模式的现象,张黎刚认为,关键是一定要结合中国的国情。“e龙这种模式在美国是不成功的,Citysearch.com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但我们敢在中国做,是国情使然。中国网民集中于大城市:北京占22%,上海广东各占12%。我们现在已在8个主要城市建立了本地化的网站,能够在中国覆盖到55%的网民,而这55%的购买力又是另外45%的好几倍。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我们可以覆盖中国80%的网上消费力”。
  张黎刚一直很强调网络的地域性,“网民很认同本地的网站,身边发生的事是他最关心的。成都人喜欢天府热线,上海人关心上海热线,所以本地化服务就尤为重要”。美国的Citysearch.com之所以不成功,张黎刚觉得原因是美国的网民相对分散,“如果要覆盖全国80%市场的话,他早就破产了,因为他得在几百个城市开通当地网站才能够达到这种效果。所以我们模仿了Citysearch.com,但我们不会照搬”。
  过去的9个多月的时间里,e龙员工人数由最初的3个人发展到了180余人,张黎刚觉得自己这几年的人生目标是希望能在商业上获得成功。但他一个更长远的打算:将来退休了,去做一些公益事业,比如类似基金会一样的工作。“我觉得不管在美国还是在中国,有些东西是共同的:帮助穷人,帮人学习。人与人之间应该有爱。所以将来我不从商了,会去做一些这样的事。”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