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美国的电子商务指标看网络购物市场的发展
这份统计报告的公布对于传统零售业有什么象征意义呢?而对我国未来的网络购物市场将朝何种方向发展有何借鉴意义呢?这些都很值得我们深入探讨。
#1 一、应扩大对网络零售业的定义及有效范围
此项报告发表后,各界反应不一。业界普遍认为美国商务部有低估产值之嫌。究其原因在于:官方数据未涵盖经营网络证券下单与票务销售等网站服务收入。以经营机票销售而言,1999年全美网站交易额达数十亿美元,却没有被列入此次调查范围内,这是因为航空票务销售被列入交通运输业范畴,不属于零售业。而根据SRI顾问公司调查,1999年旅游票务商品占整体网络购物市场的27.8%,显示出美国商务部所公布的调查数据严重低估实际市场交易的规模。事实上,美国商务部部长戴利也承认,过去美国政府所使用的零售业销售分类方式已经不符合网络消费的现状了。
可以说网络购物打破了零售业的传统定义,更多商业交易或服务将与网络结合而被纳入零售业的范畴,如传统上将电影票房收入归类为商业服务业中的娱乐业项目,但通过网络技术,在线订票将是未来票务销售的主流。
#1 二、传统零售业受网络购物冲击加大
美国商务部发表这份报告反映出电子商务对传统产业的冲击程度,成为企业界与政府的参考依据。尽管目前网络销售比例不及传统零售方式的1%,但是根据Forrester顾问公司推测,到2004年,全美网络购物市场销售额将达1845亿美元,占传统零售市场规模的8%,平均年增长率(CAGR) 为56%。由此可预见网络购物对于传统零售方式将产生极大的影响。
对于传统零售业者来说,门市方式的销售毛利一般都在10%以下,甚至更低。网络购物若瓜分传统门市营业收入的几个百分点,就会让传统门市营业者面临亏损的命运,因此传统零售业者自然会寻求如何通过网络销售商品的解决方案。
#1 三、我们国内电子商务市场的起步快慢,受制于“资金流”与“物流”体制的发展
反观国内的电子商务市场,根据一些业内公司的估计,1999年国内网络购物市场规模还不足传统零售业市场规模的万分之一,然而目前中国的上网人数已近1000万人 (而且还在爆炸式的增长),其中在网上购物的网民比例不足1%,与北美地区的40%相较,显然还有极大的开拓空间。
目前阻碍国内网络购物市场发展的因素,主要是国内零售业多以中小企业为主,资金与资讯能力均不足,再加上市场规模有限,相关认证与交易安全法规迟迟未定等因素。如何说服业者投入是一大难题;另一方面,一些媒体过度渲染信用卡资料外泄与不法业者利用网站欺诈等案件,让消费者对网站交易的安全性存有疑虑;而物流的效率较差,消费者购退换货不易,均让消费者对网络购物裹足不前。
然而在我国政府大力推动电子商务及信息产业发展的情况下,将逐步开放网络业的股市交易,加上业界普遍看好全球华人市场,2000年将会有多家业者投入,争食这块市场大饼。如果国家能正式开放网络银行业务,能解决网络身份认证与电子签字法等重要法律问题,对国内网络购物市场的发展将有积极的促进意义。一些物质配送公司与大型百货公司正有意通过建立宅配物流机制与网络购物结合实体门市等方式发展电子商务,应该会带动国内网络购物市场进一步发展。
#1 四、金融政策与电子商务
现在大家都已清楚,对于电子商务而言,“金流”、“物流”机制的建立是否完善,将是影响网上销售的关键。尤其是“金流”方面,如何提供符合网络世界的消费模式或机制,相信是许多金融机构积极发展的目标。最近笔者曾和本地的一些银行有过接触,谈及有关针对新兴金融服务的开发,发觉存在的瓶颈并不是银行的“意愿”问题,因为电子商务不论是B2B或是B2C,都被视为金融机构未来发展的重要指标。然而,碍于当今的一些法规,许多值得大力发展的新型金融商品受到了阻碍。
另一方面,消费者对于网络消费的安全疑虑,同样也是银行业者希望突破各种实体交易模式的主因,尤其是目前在先进国家相当盛行的SSL机制信用卡消费尚未在国内建立。在国内,由于消费者都很害怕盗刷的事情发生,因此有一些银行希望可以在较为通行的储蓄卡或是一般银行账户方面进行改善,让在线消费能够更为容易和安全,例如可以采取与ISP合作进行在线银行转账或者采取SSL机制小额转账等方式。
让人高兴的是,在2000年4月8日的第四届中国电子商务大会上,中国建设银行网上银行中心与Et-China.com网站在京正式签定了呼叫中心协议。这是国内首家国有商业银行同时利用网上银行、电话银行两种渠道为一个航空电子商务网站提供在线支持服务。这应该被视为一个良好的开端。但距离真正的网上支付还有相当长的路要走。
因此目前也有业者推出了“信用点”的网上方式,利用网络信用点额度较低、风险也低的方式,希望开出另外一条康庄大道。
如何在现有的政府法令规范中提出更方便、安全的模式,相信不只对银行是当务之急,这对所有有意经营电子商务的厂商都是当务之急。然而政府面对这样的发展势头,如何在稳定金融秩序和安全的同时,以更为开放的心态对待这类金融问题,并重视这样的新兴变化,让国内电子商务的发展不至于受到阻碍,也是责无旁贷的——因为未来必须面对的各类商品(包括金融类)在线交易的趋势,是目前的法规还无法完全涵盖的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