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大选”开始了
上周二,一位名叫玛丽·威尔考克斯的美国妇女掀开了历史新的一页,美国当地时间上午12:01分,这位Maricopa 县监督委员通过互联网投下了亚利桑那州民主党总统候选人选举的第一票,也拉开了人类有史以来通过网络进行选举的序幕。
到周三中午,亚利桑那州登记过的8万民主党员中已有17947名通过网络选出了他们自己满意的总统候选人,而他们进行选举时所用的网站:www.election.com也实现了众多站点一夜成名的梦想。它已经成了网络时代新型选举方式的象征,虽然这家站点的发言人在事后的新闻发布会上称那几个小时简直是一场噩梦。
事实上由于一时拥上服务器的人太多,造成了堵塞,选民们纷纷抱怨投票时总是得到“超时”的答复,而向系统请求帮助则只能得到“系统忙”的信号。不过到第二天,election.com修好了系统,人类的第一次网络选举总算没出什么大麻烦。亚利桑那州民主党主席马克则说:“这是美国有史以来最快、最容易的投票方法。”
如果你是该州注册的民主党人,你只要访问election.com,该公司将把你带到选民能投票的网页,键入个人密码和出生日期及地点,得到确认后,你只需要用鼠标点击屏幕上那枚电子选票就行了,这比到投票点投票方便多了,你甚至可以在床上投票。(^10010501a^)
#1 现实与理想
有关调查表明,选民们希望竞选网站具备较强的交互功能以及能够提供多媒体信息,能够通过网站与候选人交流,例如有在线聊天、问答或观看录像片断等方式,还有就是这个网站要有权威性,能够符合选举所要求的严肃气氛。但由于目前互联网的情况并不令人满意,加之参与网上选举的公司也还刚刚起步,往往并不能使选民们感到满意。只不过由于网络的覆盖范围几乎是无所不包,这使得网络选举从诞生之日起就注定前途无量。
在参选者们眼中,网络选举可以说是使他们又爱又怕,这种新方式对他们来说是一把双刃剑,挥舞得当不但可以拉到大笔的政治捐款,还可以博得选民的垂青,而且用网络竞选还有花钱少,办事好的优点;但如果不懂其中奥妙,也有可能在本来形势大好的情况下坐失良机,或是被别人从网上打败。美国大选在即,驴象之战又在上演,美国的政坛精英们当然不会置网络于不顾,这周的党内候选人选举就是一场“实弹演习”。
民主党的戈尔是当初美国国家信息基础设施议案的提出者,自然深谙网络重要性。他早早地建立了自己的竞选网站——www.algore2000.com,并首创了利用Internet来筹措总统竞选基金的方法,他甚至提出申请专利权,只不过后来没有成功;而事实上,他的发明还真给他带来了50多万美元的捐款。与此同时他还不时到iVillage.com等网站参加聊天活动,加深自己与选民的感情。
就在戈尔为他的“用Internet筹集总统竞选基金”的发明申请专利权时,他的民主党总统提名竞争对手比尔·布莱得利(Bill·Bradley)不但马上学会了利用这一招,还做到了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这位前新泽西州参议员已通过他的Web网站筹集到118万美元以上的竞选资金。周二夜晚,他还通过Yahoo!聊天室举行了现场直播视频、音频和文本聊天方式的“网上市政厅(cyber town hall)”聚会。
而共和党内竞争者约翰·迈克恩和小布什也把战火烧到了网上。特别是迈克恩,政治观察家认为他是以网络作为其竞选主轴,他的选民动员和经费筹措,均大幅依赖网络,这不仅使他筹到了75万美元的经费,也使他得以追上开始风头很劲的得克萨斯州州长小布什。
无独有偶,台湾的“总统大选”也在网上开展得如火如荼,较之大洋彼岸一点也不逊色,只不过增添了不少闹剧色彩。
台湾著名的蕃薯藤搜索引擎在首页上就以“公开贿选”为噱头,吸引网民参与投票,并诱以大奖。而网民们也不时拿“候选人”开开玩笑,使得“2000年台湾大选”变成了一部笑料不断的肥皂剧。
#1 新的开端
政治观察家们认为,电子政治(E-politics)似乎支持处于劣势的人。新罕布什尔州大学政治科学教授安迪·史密斯说:“当你是获胜可能性极小的竞选者时,你可尝试任何事情。”而网络似乎给了人们这样一个选择。
未来学家阿尔温·托夫勒在他的新著《创造一个新文明》中认为:随着网络和其它技术的发展,我们在政治领域有可能创造出前人的梦想,将民主政治推到新的高度,民主的方式将变得更为合理,也更为方便。而这种理论现在似乎正在变为现实,虽然这些尝试还不够成熟,也还不能断定它们完全有利于民主的实施;但至少,它在技术上已经成为趋势,而且也是有利于民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