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师的预言

Author: 叶平 Date: 1999年 第51期 08版


    世纪之交,特别是又一个新千年前夜,对过去的眷念和对未来的憧憬,往往激起人们的“预测情结”,走在时代前列的电脑技术自然是预测对象的首选。 
#1    早期预言未兑现
    130年前,英国计算机先驱查尔斯·巴贝奇(C.Babbage)(^510801a^)研制分析机失败,孤独地离开人世。他悲怆地写道:“任何人如果不接受我失败的教训,还仍然下决心去研制一台把数学分析的全部工作都包括在内的机器的话,我不怕把自己的名誉交给他去作出应有的评价。”即便如此,他的儿子亨利·巴贝奇(H.Babbage)少将仍坚持预言说:“总有一天,类似的机器一定会被制造出来,这种机器不仅在纯数学领域中,还将在其他知识领域中成为强有力的工具。”
    果不其然,查尔斯·巴贝奇谢世近半个世纪,在哈佛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的美国青年霍德华·艾肯(H.Aiken)发现了他的分析机论文,并以此为基础,于1944年研制出著名的MarkⅠ机电式计算机。艾肯感慨地说:“假如巴贝奇晚生75年,我就会失业。”紧接着在1946年,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ENIAC诞生在宾夕法尼亚大学,完全实现了亨利·巴贝奇的预言,人类社会从此跨进了电脑世纪。
    瞬息万变的电脑世纪,预测未来却变成一种相当冒险的行为。1946年,“电脑之父”冯·诺依曼(J.Von Neumann)(^510801b^)在ENIAC诞生之际,曾鼓足勇气大胆预言:“有4台像ENIAC这样的计算机就足够全世界使用”。IBM公司创始人老沃森(T.Watson)对此略为留下一点回旋余地:“世界市场对计算机需求大约只有15台。”在大型机一统天下的岁月,连著名科普大师艾萨德·阿西莫夫也这样预言说:“一台电脑最终会有几十亿个电子管,有一个国家那么大。”
    无论是电脑科学家还是企业家,他们作出的前瞻性判断无一例外失准。电脑发展的态势完全出乎大师的预料:1957年,美国DEC公司创始人肯·奥尔森(K.Olson)找风险投资公司寻求贷款,说过一段并非预言的大实话:“在我看来,所有的人都可以与机器相互交流。世界上有许多非常重要的事情,本来是可以用非常简单的方式解决。”奥尔森设想并付诸实现的是小型电脑,“小型机革命”使电脑从专业机房第一次走向了社会。1976年,在美国亚特兰大桃树广场饭店,哈佛商学院电脑迷纳尔逊发表的那次讲演,人们至今记忆犹新:“去掉计算机的神秘色彩,计算机属于全人类!”他和那些从汽车库里走出的青年,以“解放计算机”的行动发动了“微型机革命”,电脑从此逐渐成为普通百姓“个人”的用品。他们以自己的创造和创新,推翻了上述所有预言的结论。
    未来学家由此看到光明的前景。1980年,阿尔温·托夫勒(^510801c^)在《第三次浪潮》里再次预言说:“很快会有一天,每个家庭都有一台计算机,它将会像每个家庭都有的盥洗室那样普遍。”“可把未来的美国比作一台计算机,即像计算机一样的国家。今天我们对计算机还有保留,认为它是用金属和塑料制造的,所以是没有情感的。但这是今天,明天您可同计算机一起上床,您会感到温暖与舒适。”或许,托夫勒感到没有多少人会信他的话,赶紧补充说:“当然,这在今天看来纯属幻想。”托夫勒也许不知道,美国著名“智囊”兰德公司专家戈登和赫尔默,早在70年代初就为他的预言列出过一张时间进程表:
    1974年 家务工作自动化
    1975年 普遍使用电脑教学机
    1976年 自动化图书馆
    1979年 快速机器翻译
    1980年 使用集成电子计算装置
    1985年 电脑自动诊断疾病
    1988年 智能机器人进入家庭
    2000年 向大脑直接灌输电脑信息
    2000年 人与电脑共生
    现在来看,这张进度表预言的时间,大都没有按期兑现,只有一个例外,那就是集成电子计算装置的使用:1980年,IBM公司就在用集成电路研制IBM PC机;1982年,这种“集成电子计算装置”成了《时代》周刊的“年度风云人物”。 
#1    摩尔预言成定律
    电脑界对集成电路的预测成功可谓登峰造极。1964年,英特尔公司创始人戈登·摩尔(G.Moore)(^510801d^)以三页纸的短小篇幅,发表了一个天才的预言:集成电路上能被集成的晶体管数目,将会以每18个月翻一番的速度稳定增长,并在今后数十年内保持这种势头(1975年,他把翻一番的时间修改为2年)。摩尔所作的这个预言,因IC的发展得到证明被誉为“IT业第一定律”,即“摩尔定律”。
    1971年,英特尔公司马西安·霍夫(M.Hoff)发明了“开启集成电路新纪元”的微处理器4004。透过微处理器芯片,霍夫看到更辉煌的前景,他气势恢宏地预测说:“我们正处于一场大革命的前夜,天下大势,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这场革命将要持续50至100年。”
    仅有不到30年生命的微处理器,当它们沿着指数曲线运行到世纪末,其数量、质量和性能的发展态势,用“大革命”来比喻丝毫也不为过。据不同的资料统计,仅1995年,用作电脑CPU的微处理器产量已达2亿4千万枚,用作控制器或单片机的产量则超过30亿枚。另外有资料说,全球芯片的总量已经跃至3500亿枚,其中150亿个是微处理器,意味着世界上平均每个人拥有2个以上的“硅脑”。英特尔公司安迪·葛洛夫(A.Grove)(^510801e^)推测,摩尔定律至少还能够有效发挥15年至20年的作用。他认为到2011年,一个硅芯片上能够集成的晶体管数将是10亿个,运行速度为100000 MIPS(注:MIPS为每秒百万条指令),速度是最初4004芯片的43.5万倍。 
#1    PC预言得印证
    另一成功的预言是个人电脑。1963年,美国学者道格拉斯·恩格巴特(D.Engelbart)在他的论文《一个为扩增人类智能的概念框架》首次提出,计算机不应该是一种冷漠、枯燥的计算工具,它是可以与人进行交流,具有某种“表情”的机器。他天才地预言,将来有可能用计算机和显示屏幕模拟人的整个写作过程;同时,它将是一种媒体,一种可以作用于人的多种感知能力的媒体,虽然当时的人谁也没有听说过什么“多媒体”。1974年,传奇式IT新闻记者斯图尔特·布兰德(S.Brand)在《两块控制论的前缘地带》一文中,首次使用“个人电脑”(Personal Computer)的概念;1975年底他又把这一名词当成专栏的名称,在《共进化季刊》上发表文章。那时候,个人电脑尚未出世。
    20世纪最后十年里,有几个重要的统计数字雄辩地证实了他们的预言:1993年,全世界PC电脑的数量达到了4000万台,第一次超过了汽车的销量。1994年,个人电脑的数量又激增至5000万台,把电视机和录像机的销量也甩到身后。1995年,全球各种电子光盘读物大约有10000种。其中,多媒体百科全书的销售量,第一次超过了用纸张印刷的百科全书。1996年,全世界运行着约4亿台电脑,每年新增的数量更达到了1亿台;个人电脑进入家庭的数量已有7000万台,而且每年还以百分之二十几的速度上升。
    统计数字是枯燥的,但它们却昭示着人类获取知识信息的途径和方式,已经悄然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曾经有记者问苹果公司创始人史蒂夫·乔布斯(S.Jobs)(^510801f^):“你认为电脑业下一个伟大的产品将会是什么?”乔布斯回答道:“至于什么是电脑业下一个伟大的产品,坦率地说,我不清楚。你所能看到的是板块结构上的一些变化趋势。趋势是计算机将由一个计算设备变成通讯设备。我相信存在许多突变的可能性,但很难说清到底会有怎样的不同。” 
#1    网络就是计算机
    电脑由计算设备向通讯设备转变,早在本世纪60年代初,首次提出所谓“地球村”概念的加拿大学者麦克卢汉(M.MeLuhan)就准确地预测到了这种趋势。他说:“电子时代的主要特征是建立一个与我们的中枢神经系统相类似的全球网络。”1985年,SUN公司斯科特·麦克尼里(S.McNealy)喊出了“网络就是计算机”的口号,人们只当他说了一句玩笑话,然而,这口号对未来的预测可谓奇准无比,尽管麦克尼里一再声称,他不是什么“先知”:“让圣人同科学家去预知吧,我只是把人们认为是正确的答案清楚地陈述出来而已。”
    仿佛为了验证这些预言,因特网上电脑的数量每天都在疯狂地扩张。1987年12月,全世界联网主机不过2.8万台。发展到1995年7月,联网主机增加为664万台,然后在一年内增长到1280万台,两年后突破2000万台,全球186个国家几乎全部进入了这个巨大的网络。据美国电脑工业年鉴公司统计:到1999年底,全球因特网用户将达到2.59亿,连中国的用户数也预计将达到630万之多,跻身于全球用户最多的10个国家之列。该公司进一步预测说,迅猛发展的全球因特网,其用户数在2002年将达到4.9亿,2005年将达到7.65亿。因特网以惊人的速度突进到它的全盛期,就像电话、电视和报纸一样,成为人们工作、生活的必需。 
#1    AI预言受嘲弄
    与IC、PC和Internet形成鲜明对比的是AI(人工智能),AI的先驱和学者的预言倍受嘲弄。1950年,“人工智能之父”、英国科学家阿兰·图林(A.Turing)(^510801g^)预测说,2000年前可能制造出一种电脑,它“待人和气、聪明、美丽、友好,具有主动性和幽默感,能分辨是非,会谈恋爱,会思考,行为举止像人一样多种多样,会做没有做过的事情。”1970年,“图林奖”获得者马文·明斯基(M.Minsky)更雄心勃勃地预言:“在三到五年时间里,我们将研制出具有普通人一般智力的计算机。这样的机器能读懂莎士比亚的著作、会给汽车上润滑油、会玩弄政治权术、能讲笑话、会争吵。到了这个程度后,计算机将以惊人的速度进行自我教育。几个月后,它将具有天才的智力。再过几个月,它的智力将无与伦比。”
    且不说这样的智能电脑目前还似痴人说梦,就连那个著名的“图林试验”直到今天也没有一台电脑真正通过试验。1993年11月,美国波士顿电脑博物馆组织过一次比赛,试图再次冲击“图林试验”。3小时人机对话,居然有4个软件骗过了至少1位裁判,但它们都只是围绕特定话题,事先存入了问题和答案。科学家一致认为,若完全不规定话题,智能电脑还要走一段漫长的路程。
    人工智能唯一兑现的预言是电脑下棋。1957年,荣膺诺贝尔经济奖和图林奖的人工智能先驱人物赫伯特·西蒙(H.Simon)欢欣鼓舞地预测说:“计算机在10年内将成为国际象棋冠军!”10年时间很快过去,不要说世界冠军,就连与最“臭”的专业象棋选手对阵,电脑也都战战兢兢。整整40年过去,一台名叫“深蓝”的超级电脑终于战胜卡斯帕洛夫(^510801h^),才使西蒙预言的实现没有拖到下一世纪。 
#1    近代预言成新宠
    人们现在越来越相信预言。90年代,麻省理工学院媒体实验室主任尼葛洛庞帝(N.Negroponte)(^510801i^)发表比托夫勒更激进的言论,不仅没有人嗤之以鼻,反而把他奉为“数字化传教士”。尼葛洛庞帝说了一大堆“天方夜谭”般的预言:什么“信息DNA正在迅速取代原子成为人类生活的基本交换物”,什么“电视和电脑的差异最终将只限于它们在家中摆放在哪一个房间”,还有什么“大众传媒正演变成个人化的双向交流”等等。他甚至说:“信息技术的革命将把受制于键盘和显示器的计算机解放出来,使之成为我们能够与之交谈,与之一道旅行,能够抚摸甚至能够穿戴的对象。”总而言之:“计算不再只和计算机有关,它决定我们的生存。” 
    连比尔·盖茨(B.Gates)也赶过来凑一凑预测的热闹,一本《未来之路》写完不过瘾,又炮制一部《未来时速》,两本著作讲的都是“未来”,从信息高速公路开始直到数字神经系统。他预言道:“我们又要开始另一次伟大的旅程,这场革命将触动更多人的生活,并将我们引导到更远的地方。即将来临的重大变化将与人们的通信方式相关。这场未来通信革命带来的好处和难题将比上次个人计算机革命造成的好处和难题大得多。”
    那位发明“以太网”的鲍伯·梅特卡尔夫(B.Metcalfe)就不如尼葛洛庞帝这般幸运,他在1995年贸然预言说:如果互联网明年还未因过分拥挤而崩溃的话,他将“吃掉”自己提出的“梅特卡尔夫定律”。1996年早已成为历史,因特网并没有任何崩溃的迹象,全世界的“网民”依然生活得有滋有味。就在这一年,曾有好事者把“10年内PC电脑将出现什么新功能”的问题,向电脑业界精英征求回答。英特尔公司葛洛夫以他习惯的“偏执”态度断言:“任何人的任何回答都在杜撰科学。”另一位科学家则幽默地回答:“这种问题很像在1896年问1996年办公室的打字机是什么样子。”尽管如此,本着“凡事预则立”的精神,仍有专家对此作出自己的推测。例如网景公司马克·安德森(M.Andressen)就认为:个人电脑在未来10年内,性能更强大而储存能力将再提高10倍,使用佩戴式的电脑和沉浸式的用户界面,带来全球性、实时性和多媒体化的联网信息。
    预测21世纪的电脑科技,人们首先关注的是它的心脏CPU芯片。许多科学家预言:下一代芯片可能是某种量子器件和光子器件,量子计算机或光计算机将替代电子计算机的地位。不过,一种更现实的技术发明已经浮出水面:1994年,美国南加州大学教授阿德勒蒙(L.Adleman)在《Science American》(《科学美国人》)杂志上发表论文,首次提出分子计算机,即用DNA分子构建电脑芯片的设想,并且用自己发明的这种分子计算机,解决了数学中著名的汉密尔顿路径问题。他认为,具有生命特征的这种电脑,运算次数甚至可以达到每秒10的20次方或更高,消耗的能量却微不足道。它还能够提供巨大的信息储存容量,1立方米的DNA溶液,即可存储1万亿亿比特数据,实现真正的大规模并行处理。 
#1    未来预言进程表
    至于迅猛发展的互联网络,则更难以把握它的未来脉搏。美国著名的《连线》杂志,曾就一系列事物的发展前景向一批各个领域的专家征询。这些专家的看法可能有些武断,但都直奔主题,下面是他们对互联网络预言的另一张时间进程表:
    2001年 远程手术将十分普及,最好的医学专家可以为全世界的人诊断治疗疾病。
    2001年 《财富500家》上榜者中将出现一批“虚拟企业”。
    2003年 全球可视电话将支持更普遍的“远程会议”,企业家将通过网络来管理公司。
    2003年 “远程工作”将是更多人主要的上班方式。
    2007年 光纤电缆广泛通向社区和家庭,“无限带宽”不再停留在梦想中。
    2016年 出现第一个虚拟大型公共图书馆,虚拟书架上堆满了虚拟书籍和资料。
    这些预言中,还包括了所谓“食品药片”、“冷冻复活”等匪益所思的言论。仅从与网络相关的预言看,人类全方位的“数字化生存”—─包括工作、生活和学习等相当广泛的领域,都不是那么遥远。
    这一张时间进度表究竟能不能如期兑现?阿伦·凯(A.Kay)首先提出,又被尼葛洛庞帝引用过的著名论断说得好:“预测未来的最好办法就是把它创造出来。”当今的社会,预测再也不是消极地等待某个事实的出现,而是积极地促成这个事实。从这个意义上讲,创造和创新才是我们对21世纪电脑发展趋势最准确的预测,远胜过一切天才的预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