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银行的磨难

Author: Date: 1999年 第43期 08版


  离乡背井七年,终于回到故乡的怀抱。做好一切心理准备来面对台湾闷热的气候及无法形容的交通,却惊觉真正要适应的是台湾的“手工作业”!
  回到家第一件事除了恢复自己的“身份”外(注册我的户籍),最重要的就是赶紧到银行开户,好让我的美国朋友可以将我的生活费汇进来。从踏进银行的那一天起,就开始了我在台湾的《磨难记之银行开户汇款外传》。
  在美国,开个银行户头是件挺简单的事:银行职员面前有台计算机,你只要拿出驾照(相当于身份证)及社会安全密码卡以证明身份,并告诉他住址电话、服务公司单位及薪资,“咔咔咔咔”,银行职员敲敲计算机键盘,就完成了开户。
  所以,当台湾的银行职员拿给我一叠表格,叫我到旁边填好开户资料时,我还真被吓了一跳!虽然知道台湾的计算机普及率不及美国,但银行也不至于还停留在手工作业的程度吧? 
  虽纳闷,但总得入乡随俗。好不容易填完每张表格,却见银行职员将表格上的资料,一一输入计算机。搞了半天,还是要输入计算机的啊?我刚刚辛苦填完的表格又是干啥用的? 
  在顺利完成开户的手续后,我赶紧打越洋电话将账户资料告诉美国的朋友,请他将我急需的生活费汇来。朋友果然是两肋插刀,第二天一早(美国时间星期二早上,相当于台湾时间星期三凌晨),就到银行给我汇了款,而且用的加急汇款,两天内就能收到款项。所以我在星期五早上,拿着我的提款卡,准备到自动提款机领钱。
  台湾的提款机很可爱,还有声音服务(优美的女声会将进行中的手续内容念出),当我沉浸在这种贴心的服务时,那优美的女声却大声地宣布:“账户余额不足,请取回您的卡片”。我顿时感受到背后一双双闪闪发亮的眼睛及一只只竖起的耳朵,那可真是名符其实的“糗”啊!
  为什么我的账户里会“余额不足”呢?已经过了至少两个工作日,款项应该已经进入我的户头了啊!会不会是寄丢了?想到这,我直冲银行的外汇部门,请银行替我查询查询。银行职员问了我的名字,翻遍了手边的资料,结果钱真的还未汇到。但银行职员也认为款项应该早到了,她接着询问我的账户号码,看到我的账号后,银行职员大叫:“小姐!拜托!你又不是在我们这家分行开的户,钱怎么会汇到我们这边来?”这句话我听得倒是清楚,却又实实在在不知道她在说什么!
  我在美国时,也曾收过父母汇来的学费生活费,还不是他们在台湾办完汇款手续后,我在美国就直接享用,这跟我在哪个分行开户有什么关系呢?
  看到我一脸茫然,银行职员告诉我,我必须带着存折及印章,回到当初开户的那个分行,亲自将汇款领出后再存入户头。我终于艰难地挤出了我的头号问题:“你们是同一家银行,难道不能用计算机查看?”其实那时我的心中已在狂吼:“老天!银行都已经联网了,分行与分行间总该也连上了吧?”银行职员心平气静地告诉我:“很抱歉,我们这儿查不到这样的资料喔!但你可以打电话去开户的分行查询。”
  我瞪大了双眼看着银行职员,像是终于听到了多年来一直不敢听的鬼故事——居然在这个网络时代、这个世界IT设备主要的生产基地之一的台湾,同一个银行之间居然不能互相查账!我只好安慰自己,虽然计算机不联网,但总有电话可打。赶紧拿出我一回台湾就申请的手机,打到那家开户分行去问(台湾手机的普及率还真不是吹的,连我近80岁的祖母都有一个,我当然也得赶紧申请一个)。
  结果是,钱安全地汇到了,就等我拿着存折与印章去领取。问题是,当时我人在台北,开户分行却在台中!
  哇塞!不知为何,那些有关电子商务的问题突然一股脑地冲进我已混沌不清的小脑袋瓜里。我破涕为笑,这一切已不再让我迷惑、生气,因为这活生生就像是一篇我最喜欢的、总会带给人惊奇结局的极短篇啊!
  为了对关心我的读者有个交代,这篇《磨难记之银行开户汇款外传》最后仍以我本人带着存折与印章,回到当初在台中开户的银行领取汇款而完美落幕。从这起事件中我实质的损失是必须承担高额利息,忍痛从信用卡中预借现金,因为我身无分文。(《硅谷时报》专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