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网站的洋编辑

Author: 范军 Date: 1999年 第39期 41版


#1    初次相逢
    7月中旬,记者获悉专门刊登和存放网友原创文学作品的个人网站“榕树下”(http://www.rongshu.com.cn)要成立编辑部了,于是,特地去拜访“榕树下”的创办人——美籍华人朱威廉先生。
    正在紧张筹备中的“榕树下”编辑部建立在一座刚刚落成的大厦里,建筑四周还零星散落着几件建筑施工用具,空落落的大厅里残留着一股装修时特有的味道。推开一扇木门走进“榕树下”编辑部,首先跃入眼帘的是一个巨大的花篮,四周摆放着茶几、沙发、壁炉、落地台灯,墙上高低有致地挂着一些欧美电影海报画框……整个布局充满异国情调。左拐进入了一个100多平方的大厅,屋子中间是偌大一棵榕树,枝繁叶茂的树下8台电脑围成一圈,室内设计的风格体现出一种不同一般的艺术感,这个绿色的工作室是朱威廉自己设计的。
    电脑桌也是威廉自己设计的,古色古香的原木,简洁明快的造型,置身其中,人们会感受到原野的气息,屋中间“榕树下”年轻的编辑们正在忙碌着。
    在大厅的一角背对大家坐着一个黄头发的小伙子,正在紧张地忙碌,不用说,那肯定是位“新潮一族”。然而走近以后却看见他长着一双蓝眼珠,里面飘荡着大海的气息,原来他的金发不是染出来的,他是位长相英俊,身材魁梧的外国小伙子。
    在中文网站,一个洋小伙来做什么呢?……威廉介绍说,他叫Jonathan Houston,是“榕树下”的一位英文编辑,负责“英语故事(English Story)”栏目,为海外华人和其他用英文到“榕树下”投稿的网友服务。这个立志要当全球最大的中文网站里居然有一个洋编辑!这个黄头发的小伙子愿意来中文网站工作,的确让人“另眼相看”。 
#1    第二次握手
    第二次遇到Jonathan是在7月24日的“榕树下”编辑部成立酒会上,我们恰好是邻座,当时《上海日报》(Shanghai Daily)一位年轻的女记者正在用英语采访他,在他们的谈话中隐约可以听到Jonathan时而说出些普通话,甚至上海话。接下来用餐时,Jonathan非常熟练地用筷子津津有味地吃着炒饭。记者对这位看来熟悉中国的外国小伙子更感兴趣了,与他的话题就从夸他筷子用得有模有样开始了。(^394101a^)
    Jonathan的家在美国路易斯安那州的新奥尔良。他今年21周岁,是加利福尼亚州派普顿大学(Pepperdine University)国际商务及亚洲研究 (International Business & Asian Studies) 专业的三年级学生,现在上海外贸学院留学。他原本想在暑假期间到威廉的广告公司找份零工,结果威廉带着他分别参观了广告公司和“榕树下”编辑部,并让他在两者之间作出选择,最终Jonathan改变了初衷,放弃广告公司而选择了编辑部的工作。
    Jonathan告诉记者,他觉得找到编辑部的工作是个意外的惊喜,因为那里首先具备了让他迅速提高中文的良好条件,同时他认为,在“榕树下”这个中文网站工作对他来说是十分有趣和受益匪浅的。他说,从现实的观点来看,Internet在中国和在世界其他地方一样,都非常具有发展潜力,像他这样一个熟悉Internet的美国青年的到来,会给包括“榕树下”在内的正在成长中的中文网站的发展带来一些有益的东西;另外,从情感的角度来讲,为“榕树下”工作实现了他的一些梦想,他非常高兴能有机会与其他人,主要是中国人,在网上深入地交流思想和情感,同时在他编辑和发表别人文章的过程中,让他人有了表达自己情感的机会和场所,这让他很有成就感。
    说起中国和中国菜,Jonathan喜笑颜开,他说中国菜好吃,中国人友好。记者打趣地说道,当他把他的大学校名分开成胡椒粉(Pepper)和吃饭(Dine)时,会不会让他联想到中国的川菜?Jonathan开心地大笑起来。他说他真的喜欢吃川菜,喜欢四川和重庆,特别是在那里的三峡是个Mysterious Place(神秘的地方)。记者邀请他到重庆,到电脑报社作客,他兴奋地说他有机会一定会去的。
    他欣喜地告诉记者,他为来了中国而高兴。中国有那么多普通美国人不了解的历史让他深深地着迷。他说自己越是深入地学习中文和接触中国,就越是意识到对中国的了解不够,并从中激发起更多的学习中国的兴趣。中国人的友好、上进和热心肠给他留下了深深的印象。他在中国朋友的帮助下,还为自己起了一个很雅的中国名字叫郝思仁。
#1    同事眼里的Jonathan
    为了更深入地了解Jonathan,记者8月底又专程前去“榕树下”编辑部,这时获悉Jonathan已经回国完成他最后一年在美国的学业,在美国期间,他继续担任“榕树下”的编辑,继续为广大网友服务。通过Internet和E-mail,他把自己继续和这个中文网站联在一起。
    他出人意料的安排,让我有点失望,剩下的时间里,我采访了他的几位同事,谈到Jonathan,个个称赞有加,他们讲起了一段又一段和Jonathan在一起的有趣往事。
    记得榕树下编辑部成立初始,经常有人来参观我们这风格迥异,设计奇特的办公室。那天,朱威廉带来了一位黄头发高鼻梁蓝眼珠子的大个子老外,他看起来风尘仆仆的样子,背着一个旅行包,左看看,右瞧瞧。
    当我们正猜测着这老外来此何干时,威廉笑咪咪向我们宣布了一个消息,他就是我们的新同事——来自美国的Jonathan。接着,威廉用英语向他逐一介绍了编辑部的成员,他也亲切地向大家握手问好,用纯正地道的普通话说:“你好!”。噢!原来是个会讲中文的外国朋友,这下编辑们可放心了,大家可以切磋切磋了。
    第二天上午九时,老外准时到了办公室,三十几度的天气,他却西装领带样样俱全,像模像样的一个高级白领打扮。我们一看都忍不住笑了起来,要知道编辑部的工作环境一直很轻松,大家习惯便装,习惯自然,在这样的环境中,同事之间的关系也更融洽。因此他踏进办公室时,就特别显眼,一种公式化的整齐配备让我们大笑不已。另外,那时大厦的中央空调没有调试完,空调经常不开,我们轻装上阵尚且热得还要用冰水降温,何况他这样的着装。见我们大笑,他也只好跟着我们一起笑。微笑是世上最好的沟通工具,一时三刻,我们便熟悉得像认识已久的老朋友了。我们用半生不熟的英文告诉他,上班穿T恤就可以。果然第二天,他便和我们一样打扮了,毕竟在没空调的房间里穿西装不中暑至少也会捂一身痱子了。
    Jonathan负责的栏目是“英语故事(English Story)”,这个栏目的来稿全是用英语写的。以英语为母语的他负责此栏是得心应手。在工作上他兢兢业业,每篇文章均认真审稿,并把原文和他修改后的例文放在一起,让作者不仅得到一次写作上锻炼的机会,也有机会领略一番专业化的评价。
    我们也时常跟他学说英文,特别是在吃饭的时候,面对那些品种繁多的食品,我们总是告诉他中文,由他翻译成英语。当然也闹出过不少笑话,有一回,他说他最爱吃一种Hot的面条,我们都不明白,问他,汤面都是热的,你到底喜欢哪一种?他又是打手势,又是打比方,我们还是百思不得其解,最后直到他指着样品给我们看了,大家才明白过来,原来他说的是“辣酱面”。原来,英语中Hot也指辣。当然,并不是每样食品他都说得上来,例如小笼、生煎馒头,还有锅贴什么的,无论我们怎么解释他总是不懂,遇到这样的情况,最好的办法当然是“实地考察”啦,而每次他总是津津有味地将我们介绍给他的东西吃完,抹了抹嘴后说一句“Good!”。
    两个多月的同事相处,我们已形同一家人。Jonathan经常会在中午吃饭后去楼下买冷饮给大家吃,只是从不买带巧克力的。知道了他的习惯后,我们在为他买冷饮时也就专门留一份不含巧克力的。
    8月底,Jonathan要回国去完成最后一年的学业了。临走前的一天,威廉请所有的编辑为Jonathan饯行。于是全体编辑一行18人浩浩荡荡地从编辑部分别乘Taxi前往饭店。当五部出租车陆续停在饭店门口时,我们点来点去人数却总是少了一个,正左右纳闷是哪位编辑掉了队时,威廉冒出一句,“Jonathan人在哪?”在场的人开始面面相觑,然后笑得前俯后仰,天哪!咱们竟把今天的主角给丢了……于是,连连打他手机,这时才知道他还在编辑部门口找我们呢!
    这一富有戏剧性的场面给他的上海之行又添上一份难忘的回忆。在饭店,每位编辑都向Jonathan敬了酒。好酒量的他,来者不拒,席间,大伙谈笑风生,回忆起Jonathan在上海发生的笑话,做着极富创意的游戏,夜深却丝毫没有归意。
    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在饭店门口,编辑们向Jonathan送上最真挚的祝福,祝他不要因为喝酒太多误了明早的飞机,企盼来年再相会…… (^394101b^)
#1    心在中国
    记者曾经问到Jonathan毕业后的就业方向,他不假思索地说自己将会来中国上海“榕树下”工作。回国就学的他,还继续充当着“榕树下”的兼职编辑。
    他上次来中国时,正值以美国为首的北约轰炸了我国驻南大使馆。当时他的父母不放心他到中国来,他却一脸认真地说,“那是政府的事,与我们无关。”就这样,他还是来了中国。他告诉记者,他热爱上海,热爱中国,热爱中国人。
    这次他回国完成学业,暂时离开了我们,然而Internet给我们带来了机会和便利,托Internet的福,我们还能继续一起工作,更何况我们我们依据千年传诵的名句互勉:“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让我们大家一起来为这位热爱中国的美国人祝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