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 程序员先富起来的国家

Author: 赵勇 Date: 1999年 第22期 01版

    在亚洲南部300万平方公里炎热潮湿的次大陆上,生息繁衍着9亿多面孔黝黑的勤劳的人们,这里的人们喜爱曲棍球,经济却不发达。但近年来这里却成为美国IT业大公司频频光顾的地方;这里的能源、公路、通信、住房、交通诸方面问题成堆,但近十年来却在软件领域独树一帜,声名远扬。这就是印度——一个程序员先富起来的国家。(^220101a^)
    印度去年的软件出口额约30亿美元,其中有关“千年虫”问题的软件约占7亿美元。比尔·盖茨在瑞士国际经济论坛上讲话时曾提到,印度有向软件超级大国的发展趋势。另据印度软件协会公布的数字表明:1993~1994年印度出口软件3.3亿美元,1996~1997年增至11.5亿美元,其中美国占57%,欧洲22%,日本占4%。软件业在印度的崛起很有几分安徒生的童话般的色彩,那么,一个贫穷的小女孩儿是如何得到一块大蛋糕的呢?
    印度软件业能经过十年的发展终成气候,这与政府的关照分不开。1984年上台的拉吉夫·甘地有“电脑总理”之称;1990年执政的拉奥总理兼具务实风范,相继通过了多款鼓励软件业发展外向型经济的条文,如软件出口商可自由选择关税交纳方式,百分之百出口的软件商可免缴营业税,并大幅度降低电脑类设备的进口关税。软件商在使用厂房、能源、通信设施方面也多有优惠;接过政权的瓦杰帕依总理在施政纲领中特别关注到软件业的发展大计。随即成立的国家信息技术和软件开发行动小组,起草了信息技术的发展国策,旨在使印度未来10年内跻身软件强国。1997年印度政府投资304亿美元用于全国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并取消了Internet的国营垄断经营,政府的专门机构负责软件开发中的管理和协调工作,电子部下属的国家软件技术中心,十分注重软件技术的国际发展动态。
    印度的软件开发园区主要分布在班加罗尔、海德拉巴德、孟买等几个地区。这里的软件技术园拥有一流的综合设施,建有卫星地面接收站和微波通讯站。软件人员通过人造卫星随时与海外客户谈项目、修改和调试程序代码。印度的软件公司普遍采用最前沿技术,像第4代语言4GL、图形用户界面GUI、面向对象编程OOP技术,并且在客户机/服务器、Java、Web设计上也有建树。软件公司还将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软件工程研究所著名的SEI最高等级(5级)作为质量目标。良好的投资环境吸引了许多大牌公司揣着支票簿频频而来。班加罗尔设有Novell以及印英宇航局软件开发中心,这里还诞生了Oracle的NC。另外,像微软、IBM、TI、Unisys、DEC、荷兰Baan软件(开发ERP系统)公司在印度都设有软件开发基地。
    据统计,印度软件公司中有14家出口额逾2500万美元,有40家超千万美元。其中的CITIL、Losl、印度Honeywell、Wipro等公司均通过了SEI4级认证。1997~1998财年软件出口额达2.38亿美元的TCS公司在全球共设有57个办事处,麾下有上万名软件工程师;Wipro公司在同时期出口额为9720万美元,曾为通用电气、Sequent、希捷、BNE开发过系统;在海德拉巴德市的上百家软件公司,去年出口了价值数千万美元的程序代码。
    印度公司的软件人员以技术精湛、英语流利著称,但他们要价并不高:初级程序员月薪为400美元(美国国内是6000美元),软件技术人员月薪为2000美元~3500美元,项目经理5000美元。美国公司通常的作法是:先邀请印度技术人员赴美工作1~3年,让他们积累开发经验,学成返印后再委以重任,并经常有美国专家到现场作技术辅导。
    墙里开花墙外香,印度国内的信息现状要逊色得多,这个9.3亿人口的大国PC拥有量尚不到200万台,国内对软件市场需求冷淡。从某种意义上讲,印度的20万软件人员只不过是海外公司的紧急雇佣军,由印度公司独立开发的产品和成套软件并不多见。放眼这个整体经济发展并不算高的发展中国家,程序员是先富起来的一部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