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晚报当编辑

Author: 范军 Date: 1999年 第10期 33版

    上午7:30,上海《新民晚报》的编辑张坚明一如既往地早早赶到了晚报大楼18层的文化新闻编辑部。作为晚报的文化新闻编辑,他必须很早就到报社准备当天的稿件,在上午下班以前将版面付印。比他到得更早的是当班部主任。因为记者们的稿件已在前一晚或当日凌晨通过拨号入网方式传到了晚报的服务器中,这使得他们不必像以前那样清早赶到报社送稿,所以此刻的编辑部里空空荡荡,只有部主任和他两个人。(^103301a^)
    到达办公室后,张坚明首先到部主任那儿领取已从电脑网络里调出,经过筛选、当天要上版面的打印稿。一天繁忙的编辑工作就此拉开了序幕。
    删改稿件、做标题等前期工作大同小异,接下来进行拼版,其方式则各人有各人的习惯。晚报有不少编辑是直接到排版电脑上设计版样,做到“无纸化办公”的,他们称之为“拼活版”。而张坚明的做法更“传统”一些,他一般先在版样纸上用墨水笔勾出个大致的布局框架,再据此上机调整。他觉得这样做可以减少盲目性,从而大大提高工作效率;最重要的还在于,这样做可以尽量避免由于电脑操作上的问题给记者稿件造成损失。事实上,编辑们用电脑排版的时间都不算长,而且他们大多非电脑专业出身,在紧张的排版时间内碰到无法马上解决的操作问题时有发生,有的编辑因为时间来不及就按版样对记者的文章进行删除,将其塞入划好的版样中,这样有时对稿件的处理就显得不够细致。张坚明觉得,在对电脑故障还不够了解的时候,配合传统方法更好一些。当然,随着编辑们对电脑应用的日益熟练,这样的问题也就慢慢地不存在了。
    在传稿员来到之前,张坚明还在编辑部的电脑终端上查看了一下当天新华社提供给晚报的新闻图片目录,选择与文化有关的新闻照片标题(编辑部的电脑终端上暂时还看不到照片的内容),请机房的工作人员将这些图片从网络服务器送到文化部专用排版电脑的硬盘上,以备快速调用。张坚明告诉记者,《新民晚报》各编辑部从1995年底陆续实现电脑网络化发稿后,减少了文稿录入这一环节,同时由于记者的网络来稿错别字非常少,减少了校对的时间,所以仅网络发稿这一举措就使出报效率得到大幅提高。
    大约8:00,传稿员来到编辑部收取经过编辑的稿件及照片,送至机房。机房的操作人员录入编辑手写的标题、扫描照片,然后再根据编辑在打印稿件上所做的修改到网络中“依样画葫芦”地改一遍。
    8:20-8:30之间,张坚明拿着划好的纸上版样到4楼机房用北大方正集团的“维思(WITS)”桌面出版系统进行电脑排版操作。文化新闻部的排版电脑一共两台,相对固定,显示器均为20英寸。由于机房工作人员已做了不少前期准备工作,所以此时当张坚明打开电脑时,已有三、四篇处理过的稿件和图片在硬盘中了。有备而来的张坚明在电脑前果然极少做“无用功”,记者看他的手法相当熟练,选字体、选字号、分栏、加头花、加阴影、加边框……一招一式有板有眼,相当具有专业水准。
    记者不禁问张坚明,《新民晚报》的编辑们全部采用电脑完成排版工作吗?回答是肯定的。大约从1997年夏天开始,报社要求所有编辑必须用电脑完成版面编辑工作,达不到此要求者自动“下岗”。试点工作在文化新闻部和体育新闻部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以后就陆续在全社展开。
    操作排版电脑,对于本报读者这样的电脑迷或专家来说也许算不了什么,但对搞了几十年传统案头工作的老编辑来说,的确是个极大的挑战。为了尽快学习掌握这门新兴技术,报社专门组织了学习班。用电脑排版,与其说是采用新技术,不如说是对传统习惯的一种背叛,据说有些老编辑起初一坐到电脑屏幕前,连感觉都找不到了,甚至病倒……在编辑使用电脑排版的初期,为保险起见,报社为每人配备了专业技术人员“保驾护航”。渐渐地,编辑们能够甩开“拐杖”了。
    不知不觉中,当天的《新民晚报》文化新闻版面已经出现在电脑屏幕上了,一看时钟:9:45。
    接下来是打印第一样给校对组,10:15校对完成。
    10:30-11:05:各新闻编辑部领导看样,可能还会提出一些修改意见。
    11:05:编辑将最后过关的“领导签字样”付印。(^103301b^)
    张坚明今天的工作差不多已经结束了。他告诉记者,报社采用电脑排版以后效率确有很大提高,《新民晚报》现在每天出32版,可人员并没有比先前16版时增加多少。只是他觉得电脑对视力有影响,一天工作下来眼睛总感觉不太舒服。他的希望是以后的电脑显示器会比白纸黑字更让眼睛舒服。(^103301c^)
    据说文汇新民联合报业集团联合办公以后将采用一套新的叫“飞腾(FIT)”的出版系统,届时将完全脱离纸张,全部在电脑屏幕前完成所有的工作。那时候,张坚明和其它《新民晚报》的编辑们工作可能会更加轻松快捷。(^103301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