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剑磨十年——BBN公司的发展历程

Author: 吴腾奇 Date: 1999年 第5期 08版

    业界名言:“小公司创造技术,大公司创造标准”。具有创意的科技人才却不一定会得到财富;像杜格·恩格尔巴特发明了鼠标,苹果却大发鼠标财。Visicalc公司发明了电子制表软件,但真正进账数亿的却是莲花(Lotus)公司。Blat Beraned&Nerman(BBN)公司也走过同样艰辛的路。
    BBN的创立人是麻省理工学院的两位教授理查德·玻尔特(Richard Bolt)和丽丝·布克莱里克(Les Bcranek),后来又加入了一位该校的研究生科伯特·纽曼(Kobert Newman)(该公司的名称即为此三人姓氏的缩写)。公司成立于1948年,初期替联合国安理会作隔音设计,其后进行了潜艇侦测系统及其它军事工程,以及战场模拟通讯软件及网络等方面的研究。该公司一度有64%的营业收入来自政府研究机构。但当国防工程不景气时,该公司将其目标转移至商业市场。
    1959年BBN公司买下了Digital Equipment公司生产的第一台PDP-I型电脑进行网络应用方面的研究,并将分时观念(Time Sharing)公诸于世,该项发明使得许多电脑使用者可以坐在终端机前分享同一台昂贵主机的信息。BBN在1964年又推出了第一套以电脑为主的通讯系统。但是在完成这些辉煌成就之后,直到1988年BBN才开始赚了少许利润。之前公司债务高达股东权益的210%。
    如今BBN的三位创始人有的已退休,有的已过世。目前的负责人斯迪芬·勒夫(Stephen Levy),现年51岁,毕业于麻省理工学院财经系,他于1970年开发完成第一个包封交换网络软件(PackerSwitching Netword)——Telenet。这是一个很有希望的产品,但要成为商品尚需投入相当多的资金。由于缺少资金,勒夫于1979年将Telenet以6.5千万美元卖给了通用电话电子公司(General Telephone&Eletronics)。
    此后,BBN的业务重点转移到商业网络上,开始的时候工作进行颇为顺利,但稍后勒夫又犯了一个错误,他把目标市场订在军事直升机制造上,由于冷战结束,BBN公司的国防工程也几乎停顿,诚如勒夫所说,“几乎要使BBN破产”。
    BBN目前将其一部分业务重点转至“储存格交换”技术(Cell Switching),此种交换技术不同于先前的包封交换技术,可在高速度下操作,处理不同种类的资料,包括声音及影像。用现在的方式来传输文本文件尚能勉强应付,但其它的如:影像、电子会议及多媒体应用的传输就难以满足了。例如,不规则的传输会使现场影像看起来很难看。但利用储存格交换技术能克服这个问题,因为它提供自动排序功能(Built in Priorit Setting),使用者可以收到清晰的影像,也能将不急用的资料等待有空时再传送。更特别的是,此种技术能将多个传送者及接收者互联而不需增加线路的数量。
    现在BBN在潜力无穷的科技界已不再孤独,美国电报电话公司正准备将其研制成果用于大型公共网络,以及声音、影像、电报及电脑资料的传送。BBN的最终目标是将这种科技产品销售给通讯用户,当然第一个产品需要先推销给通讯供应商。BBN的副总裁本杰明·贝克尔(Benjamin Barker)说:“我们将把网络的交换过程从中心或电脑机房搬到用户的桌面上!”这能让公司客户在自己的办公室内传送资料、声音及影像,并且省下大笔长途电话费用。无疑,储存格交换这种网络科技前途无量,BBN公司可能真有一天能一飞冲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