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换LQ-1600K打印头的断针和线圈
#1 1.打印头的结构
打印头由散热器(也起固定打印头的作用)、紧固簧、上层针机构、下层针机构等几大部分组成。取下散热器和紧固簧后,就可以清楚地看到由上到下结构顺序是上层针护盖板、垫片、上层线圈依托架、下层针护盖板、垫片、下层线圈依托架等。
#1 2.初步检查故障
一旦发现打印机输出文件缺点阵或缺笔划(排除打印机主板故障),说明打印头断针或某线圈出现故障。如果是断针,从打印针出针面能明显的看出来:针短或孔内无针;如果出针面不缺针而且也没有短针,排列整齐,那就是打印针的驱动线圈断了。
#1 3.打印针的对应关系和修理
打印头共有24根打印针,分上下两层各12根,^423601a^为打印头24根针的出针面,上下层各12根针交错排列;^423601b^为从打印头后部往下看上下层针的排列关系,实线S1~S12为上层针,虚线X1~X12为下层针。换针时,^423601a^和^423601b^的上层12根针(S1~S12)和下层12根针(X1~X12)应一一对应。例如,将打印头出针面正对自己,出针面有一个小圆凹坑在下方,如果左侧的第一根针S1(上层第一根针)断了,这时可以打开上层护盖板,按照^423601b^的位置找到上层第一根针,拔下旧针换上新针即可。更换下层针的方法相同,只是要麻烦得多,要首先将上层针全部拔下来放置好,然后取下上层护盖板,才可以进行换针操作。换针时尤其要注意打印针不要插错位,复位弹簧很小,稍不留神丢了就很难找到。
#1 4.打印针驱动线圈的对应关系和修理
打印针的动作完全依靠驱动线圈来驱动,当有脉冲信号通过线圈时产生电磁感应,对针座产生吸力,针头击出,打印出一个点,释放时靠复位弹簧恢复原位。如果线圈断线就不能驱动打印针动作,也就打不出点阵来。当发现打印出的文件缺少笔划或点阵,检查没有断针时,就可以判定是驱动线圈断了。可以用万用表的欧姆档分别测量打印头的上下层焊点(上下层线圈的对应关系如^423601c^、^423601d^),不用拆开打印头,分别测量上层12根线圈(S1~S12)对地(0)和下层12根线圈(X1~X12)对地(0)的阻值,正常值应为22Ω左右。比如当测量出上层第二根线圈(图3中S2)对地(0)的电阻为∞,说明上层第二根线圈已断,应更换此线圈。由于线圈很小,换线圈时要特别小心,以免损伤相邻线圈或造成焊点不实。维修上层线圈要将上层针全部取出,维修下层线圈几乎将打印头全部拆开,修好后按相反的顺序安装好。图3、图4中的S1~S12与S1~S12、X1~X12与X1~X12分别是一一对应的关系,S1、S2……、X1、X2……它们两端的两个焊点均为线圈的两个引脚,S1、S2……、X1、X2……均为线圈与信号线的接口焊点。
打印头修理好后,将打印头出针面的一端约10毫米的高度浸泡在纯度为95%以上的乙醇(工业酒精)中一小时左右,以便让打印针上的污垢被溶解挥发,然后再用摄子蘸酒精棉擦拭干净,晒干后方可安装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