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乐院士素描

Author: Date: 1998年 第24期 01版

  当电脑报副总编张为群教授陪同杨乐院士走进报社办公室的时候,我发现同事们脸上都写满了惊喜与兴奋,我自己当然也是如此。能在电脑报与景仰已久的大科学家见面并与之倾谈,实在是一件难得的幸事。
  杨乐是与陈景润、张广厚齐名的数学家,曾任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所长。他在复变函数领域内的研究工作,一直在世界数学界保持领先水平,为中国带来了世界级的声誉。可他一点也没有名人的架子,十分平易近人。他身材魁伟,声音浑厚,笑声爽朗,不像是江南水乡走出的书生才子,倒像位燕赵侠士。科学家不一定都是文弱书生啊。
  听杨乐谈话,立刻被他语言的严密性、哲理性所折服,大科学家思想和眼光十分敏锐,穿透历史与未来。
  他谈起计算机技术与数学的渊源。他说第一台计算机的诞生,与一位数学家有密不可分的关系。50多年前,匈牙利裔数学家冯·诺依曼奠定了现代数字计算机技术的理论基础,从而促成了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的诞生。以此为起点,轰轰烈烈的科技革命开始了。^240101a^
  杨乐十分赞同谭浩强教授的观点,认为计算机已经成为和数学、自然语言一样重要的第三种人类必须掌握的工具。他还补充说,计算机技术是本世纪和下世纪最主要和最核心的技术,不但每个大学生要掌握,每个中学生也应该掌握。“计算机的普及要从娃娃抓起”,政治家与科学家有同样的见解。
  杨乐十分关注计算机的普及工作。他说,过去,纯数学家和理论物理学家都不太喜欢用计算机,他们习惯于一张纸加一支笔的那种工作方式。但是,近年来,这种情况有了很大改观,大批的数学家和理论物理学家纷纷用PC机武装自己,这已成为一种潮流。杨乐院士的一席谈让我想起了与他齐名的另一位著名数学家陈景润。英年早逝的陈景润为攻克哥德巴赫猜想这颗数学研究上的明珠,留下的演算手稿数以麻袋计。我不知道陈景润先生如早日用上电脑会不会对他的研究工作有益,但有着海量存储和高速计算等基本特征的计算机与科研结合,势必会使科学家的工作如虎添翼。
  至于他自己,杨乐院士也向我们透露,他家有两台PC机,他和夫人黄且圆(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研究员)各有一台。平时,两位高级知识分子除用电脑在家工作外,还通过Internet查询有关数据和获取自己感兴趣的信息。^240101b^
  杨乐院士了解了《电脑报》的一些相关情况,他认为本报“通俗、实用”的办报特色很好,对中国计算机事业的应用与普及功莫大焉。当他得知《电脑报》自1992年创刊以来,每年都保持高速增长,尤其得知《电脑报》自1995年以来,一直是全国发行量第一的计算机报时,杨乐院士连声赞叹。最后杨乐院士请我们转达他对本报百万读者的问候,并欣然题词:普及与推广计算机,是迎接新世纪的重要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