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谷简史

Author: 雷军、黎和生 Date: 1998年 第12期 08版

#1    我们可以这样描述硅谷的发展历程:一月间北加利福尼亚地区下了一场雨,起初,雨水浸湿了大地,但不久,一滴滴从树叶上落下来的水珠与其它水珠汇合起来,形成了一条条涓涓细流,这些细流又汇成小溪。就这样积聚汇合,最后,又汇成奔流不息的大江……
    雷军:今天“时空话题”的主题是什么?
  黎和生:硅谷。
  雷军:那是个迷人的地方。对全世界的IT从业者来说,硅谷就像穆斯林心中的“麦加”。对了,你不是去过硅谷两次吗?
  黎和生:是的。第一次我是和陈宗周总编一起去的,那心情、那执着,绝对不亚于“朝圣”。当我去年11月份又一次踏上硅谷的土地时,雨后,傍晚,加州,有些温湿的斜阳暖洋洋洒在身上,一种圣洁的感触忽然涌遍全身。
  硅谷的确是一个好地方。
  雷军:加州的硅谷和麻省波士顿128号公路地区是美国电子工业的两个中心,这几年,硅谷的老牌明星HP(惠普)、Intel(英特尔)如日中天,新兴的Netscape(网景)、Yahoo!(雅虎)一夜暴富,使硅谷在全世界越发神圣,地位也日益稳固。
  黎和生:《电脑报》最近发了很多有关硅谷的文章,我们的读者想来对硅谷已不陌生。
  雷军:但我们这一代对硅谷的历史了解的人仍然不多,且大多数报刊杂志介绍硅谷的文章零零星星,读者未必有深刻印象。
  所以,我建议,本期我们把重点放在介绍硅谷的人文地理和历史上。我们都看过不少写硅谷的书,又都去过硅谷,应该可以简明地勾勒出硅谷的风貌来。
#1一块田园牧歌式的土地
  黎和生:硅谷到底有多大?连硅谷人自己也说不准。其实,美国地图上压根儿就找不到硅谷。
  硅谷一词是由一位名叫Don Hoeffler(唐·霍夫勒)的编辑,于1971年在《微电子新闻》周刊上首次提出来的。霍夫勒笔下的硅谷,仅是指以斯坦福大学为中心,向北伸展到Red Wood City(红杉城),向南到Sunnyvale(森尼威尔),东北傍旧金山湾的狭窄地区。而25年后的硅谷,已经完全涵盖了从旧金山(SanFrancisco)到圣荷塞(San Jose),包括Son Mateo(圣马弟尔)、Menlo Park(门罗公园)、Palo Alto(帕洛阿尔托)、Los Altos(洛斯阿尔托斯)、Mountain View(了望山)、Sunnyvale(森尼威尔)、Santa Clara(圣克拉拉)、Cupertino(库柏蒂诺),围绕在101及280两条国道的整个地区(^120801a^)。
  历史上,硅谷一带以盛产各类水果闻名,干梅子、樱桃和杏子是硅谷的主要特产。50年代,该地区每年的农业总产值约为6500万美元。每到春暖花开的季节,漫山遍野的白色和粉红色的花朵预示着又一个丰年的到来。
  硅谷一年四季阳光普照,冬天多雨夏天干燥,气温与我国的广东、海南差不多。不过,日间跟晚间的温差较大。
  雷军:硅谷的华人多不多?
  黎和生:记得有一天我们从圣马弟尔站乘火车去圣荷塞,6个上车的人中有5个是华人,另外一个看起来像墨西哥人。
  雷军:你举的这个例子不具代表性。硅谷中住的大多是有钱人,他们几乎家家有自备汽车,坐公共交通工具的,一般是外来访客或在本地打工的亚裔人(尤以韩国人、日本人、越南人、中国人居多)。
  顺便问一下,硅谷的治安状况如何?
  黎和生:去年我们住在Palo Alto,感觉这里治安极好,几乎看不到警察。我们去参观了一处免费摄影展,除了楼下有一位工作人员外,也看不到什么保安。有一种“路不拾遗”的感觉。
  雷军:Palo Alto市是硅谷上流人士居住的地方,单居室(面积在25~30平方米)的房间,每月的租金都在1000美元左右,治安当然好了。我1993年在硅谷呆了三个月,发现圣荷塞的治安就不太好。
  黎和生:圣荷塞居住人员以黑人、墨西哥人、越南人居多,是硅谷人心中的“差”区,治安相对差一些也在情理中。
  尽管如此,四季如画的硅谷仍然是全世界IT人士心目中田园牧歌式的土地。
#1一所大学与一位教授
  雷军:硅谷能成为今天的IT圣地,绝对仰仗斯坦福大学的支持。1920年,斯坦福大学还只是个小社团和农村俱乐部式的学校,如今,它已跃升到全美前10名著名学府的行列。斯坦福大学的迅速崛起,极大地推动了硅谷电子工业的发展。
  黎和生:许多对硅谷作出重要贡献的人士都是斯坦福大学的毕业生。20年代,校方为了提高斯坦福大学的声望,四处聘请一些最有名望的科学家到斯坦福任教。其中一个重要的收获,就是从麻省理工学院请来了著名的电子工程师弗雷德·特曼(Fred Terman)教授。与学校里其他教师不同的是,特曼教授鼓励学生们将自己的新技术应用推向市场。通过提供资金和设备的帮助,特曼教授的两个学生威廉·休利特(William Hewlett)和戴维·帕卡德(David Packard)在30年代末成功地发明了音频振荡器。两人将其出售给了迪斯尼公司,并将获得的收入用于进行新产品开发。到1950年,在两人创办的HP公司成立12年后,公司已经拥有员工200余人,销售70种不同的产品,年销售额超过2000万美元。
  在50年代,当地要求建立一个工业园区的呼声越来越高。斯坦福大学拥有大约8000英亩以上的土地,但由于“二战”后的迅速发展,学校资金极度匮乏。学校创始人利兰·斯坦福(Leland Stanford)的遗嘱却明确规定禁止将学校的土地进行出售,这时当了副校长的特曼教授与校长华莱士·斯特林不谋而合想到了出租土地建立斯坦福工业园,租期最长可达99年。1951年,斯坦福物理学家瓦里安第一个将自己的公司Varion联合公司迁入园区,带动许多公司相继与斯坦福大学签约。1953年,斯坦福工业园区的第一座建筑修好(^120801b^),开始有公司入住园区,其中比较著名的有Kodak(柯达公司)和通用电气公司。1954年,HP公司也搬进了园区。
  渐渐地,许多公司搬进了斯坦福工业园区,工业园成了许多大公司总部所在地。斯坦福工业园区也因此成为早期硅谷的发祥地。
  雷军:极力主张建立斯坦福工业园区的弗雷德·特曼教授被尊称为“硅谷之父”,他的两个学生帕卡德与休利特在Palo Alto市艾迪生大街(Addison St)367号创业的汽车房,被加利福尼亚政府定为“硅谷诞生地”。
  黎和生:近50年前,斯坦福校园更多地被那里的人们称为斯坦福牧场,低矮的山檐下修着一排排老式的大砖木房(^120801c^),不到半个世纪,利兰·斯坦福夫妇捐赠的这件“礼品”就被IT英雄们雕琢成了谜一般的工业中心。
#1一个博士与三家公司
  雷军:在硅谷的发展史上,除了特曼之外,还有一个人堪当“硅谷之父”。
  黎和生:谁?
  雷军:与人合作发明晶体管的威廉·肖克利(William Shockly)博士。肖克利原在著名的AT&T贝尔实验室工作,由于Palo Alto是肖克利的故乡,加之肖克利也梦想像HP的休利特与帕卡德一样成为百万富翁,所以肖克利从新泽西州(贝尔实验室的一个基地)来到了斯坦福工业园区,在Palo Alto市附近创办了肖克利晶体管实验室。肖克利的实验室人才辈出,以至于成了为硅谷培养工程师的重要场所。
  从肖克利晶体管实验室出来的罗伯特·诺伊斯(Robert Noyce),在纽约的仙童(Fairchild)照相机与设备公司支持下,于1958年创办了仙童半导体公司。在诺伊斯的领导下,仙童公司在半导体发展史上写下了最浓重的第一笔,通过将集成了大量电子“开关”切换功能的微型存储器蚀刻到硅片上,成功地制成了今天被称为“集成电路”(IC,Intergrated Circuit)的产品。
  10年以后,戈登·摩尔(Gordon Moore)和诺伊斯离开了仙童公司,在一个有远见卓识的投机商Arthur Rock的帮助下,开创了Intel公司。Intel是“Intergrated electronics(集成电子)”的缩写。早期,公司将精力主要集中于如何在一块硅芯片上不断地增加各种电路。伴随着存储密度的不断增加,Intel公司生产的集成电路半导体芯片很快就成了业界事实上的工业标准。到了1970年,业界已经有大约15家公司,“计算机革命”已经拉开序幕。
  黎和生:也就是说,没有肖克利,就没有仙童公司;没有仙童公司,就没有Intel公司;没有Intel公司,就没有微处理器革命;没有微处理器革命,硅谷也就不能成为硅谷了。
  雷军:可以这样说吧。关于肖克利实验室工程师叛逃的说法有很多种版本,有说“肖克利太专横,手下人负气而走”的;有说“人各有志,儿女大了要分家”的,对此我们没有必要深究。但肖克利手下出走的这些人,衍生出了几十家硅谷公司。除英特尔外,著名的还有国民半导体公司、AMD公司。
  我认为,即使不能让肖克利独尊“硅谷之父”,至少也应该让他与特曼教授共享殊荣。
#1砂山路
  黎和生:硅谷是IT人士创造财富和神话的地方,这里的每一家公司、每一个员工,几乎每天都在做着同样一个梦:出人头地。
  但是,随着密密麻麻的公司在硅谷一茬茬地生长,在硅谷创业也日见艰难。高昂的房租、高强度的竞争,常常使初到的创业者四顾茫然。
  雷军:但是,如果你手中有赚钱的技术,硅谷将是你一夜成名的最好去处。有人开玩笑说,硅谷人什么都不怕缺,最怕缺idea(创意)。只要有好idea,什么都不要带,拿着你的Case(方案)到砂山路(Sand Hill Road)去(最好是邻近公园的地方),大声叫“Internet”、“3D”、“Voodoo”、“AGP”……之类最时髦的名词 (或者大家都听不懂的术语),立刻就有风险资本家从天上掉下来,将大把大把的银子奉上。当然你必须让他成为创业伙伴。
  黎和生:砂山路是硅谷风险资本家聚居的地方。我在较早出版的一本有关硅谷的书中读到,砂山路3000号的一幢楼里,住着15个风险资本家,每天都有三三两两的年轻人徘徊在楼下,等着大老板们把大捆大捆的钱从楼上扔下来。
  雷军:我们都夸张了。如今的硅谷风险资本家比过去谨慎多了,轻易不肯下注。他们在选择投资对象时,既要看你的idea,更要看你手里有没有人才(一群高素质的人才),人才的比例是否适度(不只是技术人才,也要有管理人才)。当这几方面条件都具备后,钱才会一点点地投过来(象挤牙膏似的)。
  黎和生:根据我们的描述,硅谷的成长过程可以概括为:30年代,两个年轻人跟着斯坦福大学的一位教授埋下了硅谷的种子;50年代,三家公司背着一个博士,偷偷地来到砂山路,往那种子上浇了一桶水;60年代,那种子发芽了;70年代,“硅谷”长成了树,它的外号叫IT。
  雷军:的确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