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话好好说

Author: Date: 1998年 第07期 02版

  降价是近两年国产品牌屡试屡爽的招数。1996年,联想公司正是靠万元奔腾给市场带来强烈冲击,进而孕育出一个市场占有率第一的国产品牌。1997年,众多新品牌(包括一些复苏的老品牌)更是出于种种目的频频以价格说话,这一幕从去年年底到今年年初愈演愈烈。围绕着今年将成为市场主流的PⅡ, 联想 、方正率先将PⅡ的价格降至万元水平线,海信、实达等则以初生之犊不畏虎的勇气把它们的PⅡ全套多媒体价格降到9000 元以内。
  1998年几乎是所有国产品牌至关重要的一年。领先者想继续扩大优势,抢先迈入二十一世纪。新来者想后发先至,证明一下市场机会面前人人平等这一真理。“是死是活1998年见”、“1998年是一个坎”诸如此类的话语也经常能从国产品牌厂商的口中听到。如何跨过1998年这一生死劫,各厂商也许各有各的招数,但最明显最实际的一招还是降价。毕竟,中国的家用市场最敏感的还是价格这根弦,降价成为PC市场乐此不疲的康乐运动一点都不足为奇。
  谁都明白中国的PC市场容不下大大小小近百号的PC品牌,谁都清楚自己可能永远都是小不点,但大家还是千军万马走到一起来。不管出于何种目的,既然他们走进中国PC市场这一考场,那么在1998年,他们面临的考题都是一样:如何把价给降下来。对降价战鼓掌的是用户。稍微留心对照一下,根据我们的消费水平,我们发现中国市场的PC价格远高于欧美日等发达国家,人家在炒1000美元的PC,我们则沉浸在万元主流机的欢欣中。差距是不是太大了些?降些请再降些,咱老百姓不是没有消费力,彩电、手机、还有火遍了1997的VCD都是百分之好几十的普及率啊!只要你降得让我觉得值,我就来者不拒。
  对价格战积极参与的会是国内大部分厂商。PC行业有他的特殊性。一是PC的价格犹如娃娃的脸,说变就变。由于元器件更新速度快,从而导致整机也闻风而动,适时降价。如果你对电脑(业)不太了解,你很难分清某一品牌是季节性降价还是促销性降价。套用一句信息经济学的术语来说,大多数用户与厂商处于一种信息不对称态势。二是市场中各品牌、各厂商相互牵制,提前降价做领头羊可能获得一片喝彩也可能得不到该得的利润,跟在别人屁股后面降价可能赶不上趟,反倒赔上一笔。要想两全其美,难!但再难也得咬住,在这样一个难以双赢的市场下,谁能挺到最后就会笑到最后。愿意的跟着走,不愿意被命运拖着走,各位,自便吧。
  对价格战最沉得住气的是国外品牌。他们曾是中国市场的领导阶层,如今依旧可以定义为高层人士。但他们犯不着与国产品牌较这个劲。国外公司的产品在中国的价格比本国市场高出许多(30~50%以上)。这与实际付出的关税并不相称。一般来说,正常渠道的关税为20%(1997年10月1日调整后为15%),增值税17%,但一般厂商通过非正常渠道进入却只需付出10%~12%的总费用(含关税和增值税两部分)。另留给代理经销商的利润大约有15%(国外一般为10%)。因此比较合理的价格差异当在 20%~30%间。他们有的是腾挪余地,而且到中国的这些大公司是来淘金而不是来挣销量第几这口气的。只要他们的机器好卖,势头看好,利润可观,少卖几台没什么大不了的。价格战,对不起,少陪!
  价格战注定是1998年在中国PC市场上演的一出闹剧,肯定会有人成功,会有人欢喜,但并没有严格意义上的失败者。对人才奇缺的中国IT业,这场非理性的纷争会培育锤炼出一批真正的精英。而唯一的期盼是这场价格战大火并后,大家伙会重新有话好好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