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家琦开明

Author: Date: 1998年 第06期 17版

  在哈工大,有一位学生听说我们要采访主管教学的副校长刘家琦,就滔滔不绝地跟我讲了一番,在他的描述中,刘校长给人的印象是和蔼、善谈、颇具风度。
  刘家琦给我们的第一印象是高高大大,一脸的微笑。落座后的一席长谈留给我们的是一种儒雅和开明。
  刘家琦与计算机的缘分结自1956年,那一年,哈工大研制出第一台会说话的计算机,这一消息极大地鼓舞了刘家琦。1958年,带着一种憧憬与向往, 17岁的刘家琦考入哈工大计算机专业。不过,两年后,刘家琦却成为数学系的一名学生兼教师,原因是当时的哈工大与新中国一样百废待兴,学校决定临时从高年级抽调一批品学兼优的学生充实教师队伍,边学习边工作,表现突出的刘家琦也成为其中的一员。谈起这番经历,刘家琦说的是当时他没有想太多,他想的是,只要努力地工作下去,总会有出头之日。“锥处于囊中,适时而脱颖。”在以后的日子里,刘家琦下过工厂、出国留过学,但最后还是回到他心爱的母校──哈工大,成为哈工大应用数学一般力学学科的博导;1994年,刘家琦当选为哈工大的副校长,主管教学。
  电脑进宿舍那阵子,学校有关方面对此不免有些嘀咕,学生会不会玩“电脑”丧志呢?刘家琦当时的认识是,不能因电脑有可能耽误学习(比如过分玩游戏等)或是有可能影响学生成长这些理由来不让学生碰电脑。因为电脑只是种工具而已,学生可能因电脑耽误学习,但也可以用电脑提高自己的素质。只要我们引导得好,把该规范的都规范了,电脑进学生宿舍只会是件好事。刘家琦说当年在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作访问学者时,看到当时的美国大学校园里电脑很普及,学生用电脑就可以干很多事情。刘校长同时举了自己的例子,他说至少计算机对他自己的科研有很大的帮助。哈工大电脑进宿舍兴起是在1994、1995年,计算机热刚刚兴起,大家对电脑的认识只是停留在一个很浅的层次,开明的刘家琦让哈工大学生的计算机素质走在全国前列。
  刘家琦的开明还突出表现在对1996年那次哈工大的跨国远程教育的支持上。刘家琦事后说他当时也不太清楚这一远程教育到底是怎么一个形式,怎么一个运作方式,会达到一个怎样的效果。但刘家琦还是一口同意并积极促成这一如今仍具有典范意义的远程教育事件,拿刘家琦的话来说,“我怎么能不答应呢?这是件对学生和学校都有益处的好事嘛。”
  其实不只是刘家琦,哈工大的整个领导层都给人一种开明的感觉。由于刘校长与我们的对话一直围绕远程教育展开,我们很自然地谈到了那次远程教育的发起人——哈工大旅美学者李晓明教授,一位年轻的博士生导师;我们也与很多人一样思考一个相同的问题,哈工大何以能有这么大的能耐,对海外学子有巨大的引力。也许答案就在于:哈工大有一批开明的校领导和开放的科研氛围。
  百川归海,有容为大。开明的刘家琦无愧此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