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大校长潘云鹤的两个谜

Author: Date: 1998年 第05期 08版

#1    他原来是学建筑的,为什么现在却成了计算机专家?他忙于搞计算机研究,还能当好一所著名大学的校长?
^050801a^
#1  编者按:不久前,我们偶然发现了这样一个现象:在全国的很多所大学里,越来越多的计算机专家在担任着校长职务。这个现象是不是偶然的呢?本报为此特别派出记者,奔赴杭州、北京、南京等地,对他们中的几位进行了采访。这其中有德高望重的老学者,也有年富力强的中青年专家。今天向大家介绍的是浙江大学校长潘云鹤。
  一位研究现代文学的教授曾说过一段关于天才的话。他说,世界上的天才有两种,一种是直线型的天才,他在自己所从事的领域能达到一个令人仰止的高峰,譬如巴金。另一种是球型的天才,他的能量可以向四面八方辐射,在很多学科里纵横驰骋 ,譬如郭沫若。
  在采访潘云鹤的过程中,这位浙江大学校长、博士生导师给记者留下了一个强烈的印象:不管他本人是不是那位教授所说的那种球型的天才,至少他会在信息领域造就一大批这样的天才。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印象?解开了他的两个谜,答案就自然出来了。
#1第一个谜:学建筑的成了计算机专家
  从同济大学建筑系毕业后,潘云鹤被分配到湖北襄樊钢铁厂,搞了一段时间的机械设计工作。两年后又调到市科委,由于工厂需要干部,他又受命到工厂蹲点。在这里他开始了电子技术的系统学习。工厂搞数控缺乏专业的技术人员,他这个学历最高的大学生便被迫带起了头,一步一步从二极管、三极管学起。数控信息技术搞成功了,这个年轻人引起了市领导的注意,在科委干了一段电子技术的推广工作以后,年仅27岁的他被任命为市自动化研究所所长。
  《论语》有句话叫“君子不器”,意思是说有成就的人不应当像一件器皿一样只有一种用途。而年轻的潘云鹤所做的正好印证了一千多年前的古人所言不菲。他对自己是怎样在工厂、机关、科研所做出这些成绩的,并没有多说,但我们可以想象得到这背后的艰辛。也许正是过去的成功经验,让他感觉到了拥有广泛的知识对科学工作有多么重要。
  1978年,研究生恢复招生。这时,29岁的潘云鹤已是襄樊市科委主管业务的副主任了。“我的兴趣不在当官,主要是不习惯开会。”他笑着说。因此,这时他走出了对自己一生具有决定性影响的一步:报考浙江大学计算机专业的研究生。至于为什么在建筑和计算机中选择了后者,还有一个简单的原因:浙江大学当时没有建筑学的硕士点。而对于他的母校所在的上海,他觉得那里“环境不太好”,也许是更喜欢家乡杭城美丽的自然风光吧。
  潘校长现在的主要研究方向是计算机图形学、智能CAD。对于学过建筑设计,搞过机械设计,初中毕业后又学过美术的他来说,真是驾轻就熟。
#1第二个谜:想做学问却当了校长
  他是一个思想活跃,勇于开拓的计算机专家;也是一个勤勤恳恳,业有所成的一校之长。他的时间表上,一周至少有五天在处理校长这边的工作,科研时间只好从剩余的时间中挤了。
  对于越来越多的计算机专家担任大学校长的现象,潘校长认为这正体现了信息科学地位的日益提升。信息技术作为处于各学科中心位置的一门学科,与其它学科交叉的趋势越来越强,结合面也越来越广泛。计算机专家当校长,对学校的整个信息化建设无疑能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而且更重要的是有利于进一步加强信息学科与其它学科的相互渗透。科研工作和行政工作的关系来看,也算是“失之桑榆,收之东隅”,更何况,对一个勤奋的人来说,只要肯挤,时间永远是没有穷尽的呢。
  接下来,潘校长向记者介绍了浙江大学计算机教育的一些情况。
  从信息学专业的角度看,浙江大学已经有了很强的力量,在九个国家重点实验室中,有五个可以说与信息学有关:CAD与CG、工业控制、生物医学工程、光学仪器、电力电子(通过电子技术控制能源,比如UPS)。各实验室中除了有优秀的教授和学术带头人外,都还有一个很强的集体科研攻关能力。
  在计算机应用方面,浙江大学也有一系列的动作:INTERNET将继续向学生宿舍和家属区进军;同杭州大学、浙江农业大学、浙江医科大学合并后组建十多平方公里的大校园网;INTRANET也初步形成,各个实验室、系的主页都向外发布;校图书馆和浙江省图书馆连通,对公众开放……
  而浙大的计算机普及教育同样也搞得有声有色。学校对非专业的计算机教育抓得很紧,潘校长自己也曾搞过BASIC语言、数据结构等基础学科的教学;INTERNET已连到了学生宿舍;学生中自己买计算机的比例也很高……
  有意思的是,潘校长在业余时间里很少碰计算机,家里的一台电脑也主要是夫人用来搞AUTOCAD,偶尔让初中的女儿搞一搞文字处理。他自己平时也就顶多收一下E-mail。对于搜集资料,他仍然以各种报纸、杂志等纸介质为主,对目前正当红的Internet反而用得很少。“一种东西搞得太多有时感到是一种负担,希望换一种方式,用另外一种手段。”他如是说。

#3潘云鹤:男,汉族,1946年11月出生,浙江杭州人。
#31970年于同济大学建筑系本科毕业
#31981年于浙江大学计算机应用专业研究生毕业,获硕士学位
#31990年被国家教委授予做出突出贡献的中国硕士学位获得者称号
#31991年被国家科委表彰为在“七五”期间对国家“863”高技术研究作出重大贡献的先进个人
#31992年起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31993年被授予浙江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科技人员称号
#31994年被授予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