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友梅访谈录

Author: 黎和生 Date: 1997-01-01

#3  邓友梅,当代著名作家,全国政协委员。50年代初发表小说《在悬崖上》,引起轰动。小说《烟壶》、《那五》、《话说陶然亭》等多次获全国小说奖,为读者广泛称道,并被译成英、法、德、意、日等多种文字,在国外出版。
  1997年5月28日,由本报与清华紫光联办的“向著名作家赠送扫描仪”活动的仪式在中国作协举行,利用会议间隙,本报记者就当前电脑换笔及电脑普及中的热点问题采访了著名作家邓友梅先生。
#3  记者:邓先生,您好!感谢您与一大批著名作家一道推动了中国作家的换笔运动。您用电脑写作已经好多年了,对您来说,电脑写作真的提高了写作产量与质量吗?
  邓先生:电脑对作家来说,首先是个写作的工具,因此,理论上说电脑写作与作家作品数量、质量的提高没有必然联系。但电脑写作提高了写作效率,客观上减轻了作家的笔耕之苦,这就为作家花更多时间深入生活写作创造了条件。从这种意义上说,电脑确确实实可以提高作家的写作数量与质量。
#3  记者:前不久,IBM的超级计算机“深蓝”战胜了世界国际象棋冠军卡斯帕罗夫,请问先生有何评价?
  邓先生:我对电脑仍然是外行,但这件事情的确很令人感兴趣。电脑战胜了人脑,说明现代计算机已经具备部分模拟人思维的能力,以前那些被认为只有人才能达到的境界,现在看来计算机终有一天会打破“神话”。好在电脑是个工具,因此这件事是一个人类工具制造史上一大飞跃的标志。
#3  记者:电脑现在几乎无孔不入,即或在艺术领域,也出现了“电脑电影”的说法,很多镜头不再需要真人真物去演。请问您对这种状况怎样看?
  邓先生:在写作中,我崇尚“真、善、美”,不真的东西,也就谈不上“美”。或许,电脑电影是电影发展史上的某种变革,比如《侏罗纪公园》、《未来水世界》这些典型的电脑电影的出现。但是,我坚持认为,为了使观众正确地理解电影艺术的真谛,导演应该将片中电脑制作的部分公诸于众,让人们了解真相,不能让电脑“捉弄”人类。
#3  记者:Internet正以不可阻挡之势冲击人们的生活,您是中国作家中的换笔一族,是否已有上网触电的想法。
  邓先生:现在还没有。部分是电信费太贵的缘故;另外,感觉实用性不高。我是主要写中、长篇小说的作家,小说的素材来自于生活,而Internet网上的资料以新闻居多,于作家写作并没有很实际的意义。所以,上网对于作家写作还不是一件紧迫的事。
#3  记者:频繁的升级换代促进了电脑新产品的研制,但客观上也加重了用户负担,邓先生如何看待这一现象。
  邓先生:作家没有必要频繁地升级换代,电脑作为写作工具,使用寿命是很长的。我身边的一些作家朋友用286、386电脑写作好几年了,看不出电脑有什么功能不够用的地方。
#3  记者:先生对本次赠送活动还有什么话要说?
  邓先生:电脑是个可以大大提高人们工作效率的好工具,值得大力普及,因此,我对不遗余力普及电脑知识的《电脑报》十分赞赏。你们这次主办的赠送活动,对推动电脑普及有十分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