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电脑史上的“四个第一”

Author: 叶 平 Date: 1996-01-12

        今年2月14日,是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__埃历阿克(ENIAC)诞生50周年纪念日;而在去年9月份,国产第一台微机__长城0529CH也庆祝了它的10周年生日。有关它们的种种逸闻趣事,已经被传媒“妙”得沸沸扬扬。然而,真正使人类社会大步跨入电脑时代的重大事件,当推微型电脑的诞生。值得庆贺的日子还有今年的11月15日,就在25年前的这一天,英特尔公司对外公布世界上第一枚微处理器芯片4004面世,埃历阿克恰好也走过了25年历程;紧接着数年之后,世界上第一部电脑游戏机、第一台微型电脑和第一个微型电脑“协会”相继诞生,宣告了“计算机解放”运动的蓬勃兴起。这些记录在微电脑史册上的“第一”同样值得大书特书,或许,它们更能引起《电脑报》读者们的兴趣,因为有些故事至今还鲜为人知。
        一、第一枚微处理器芯片
        话说1968年,英特尔公司创始人诺依斯(N.Noyce)离开仙童公司,在硅谷竖起INTEL的大旗,仅有“十几个人来七八条枪”。创业伊始,急需招聘员工,斯坦福大学电机系的教授向他推荐本校毕业的特德·霍夫(T.Hoff)博士。不巧,当推荐信辗转到达诺 依斯手里时,他已经分别联络到了IBM的一位熟人和仙童公司的某某工程师。诺依斯左等右等,望穿秋水,不见人影。挂通长途,才得知IBM的那位老兄割舍不下纽约的舒适生活,临行前打了退堂鼓。不久,仙童公司的那位工程师也不给诺依斯面子,来信婉言谢绝了前任“老总”的盛情。
        诺依斯心里好不焦急,斯坦福这一头可千万不要再生波澜,他赶紧抓起电话筒,直接向霍夫发出最诚挚的邀请,幸好,霍夫博士毫不犹豫,应邀如期来到英特尔。诺依斯站在门口亲自迎候,见到霍夫,他微笑着,忙不迭迎上前去一把抓住来者的手不放,似乎害怕手一松此人也会溜走。就这样,霍夫成为英特尔公司的第12名员工。
        以英特尔公司挑选将才的眼光看,真正能称上“优秀”二字的人,不仅应该学识渊博,更重要的必须具有非凡的创造才能,而这个31岁的青年,浓眉大眼宽额头,宽边眼镜衬托出一副学者模样。无论从哪方面看,霍夫都属于最杰出的人才,是诺依斯“收罗”到的一块价值连城的“瑰宝”。
        讲发明创造吧,中学刚刚毕业,他利用暑假打工机会,挑起大梁,搞出了一项专利。那一年夏天,这个中学生在罗彻斯特市的铁路信号公司找到一份临时工作,为几个工程师打打下手。那些工程师们正在研制一种信号装置,相利用铁轨传导的声音探测火车是否到来,说起原理似乎很简单,不就是装个电子放大器,设法接收到远处火车轮子的隆隆声吗?其实不然,铁路运输最担心的是安全,假如这个放大器出现丁点差错,发出错误的警报,那就可能酿成一场大灾难。
        工程师根据电子学理论,试验过各种电线路,效果均不理想。正当一筹莫展的时候,一旁观看的中学生道出绝妙的点子。他提出的电路一反常规不用放大元件,能大大减少误报的可能性。中学生于是摇身一变成了课题负责人,领导工程师继续试验。试验的成功,让他获得第一个专利。第二年,在大学念书的课余,他又获得另一项避雷器的发明专利。
        就拿学问来说吧,堂堂斯坦福大学的电机工程博士,留校担任助理研究员整整六年,不说是“满腹经纶”,也是“学富五车”。用中国的一句老话,他出身于“书香门第”;更准确地讲,应该叫“工程师世家”。据说,因为伯父是化学工程师,他差一点受到伯父的影响,选择化学作为终身从事的专业。最后还是拗不过电气工程师父亲的意志,转而攻读电子课程,结果,以获得优秀奖的毕业论文《晶体管的电流转换》读完大学本科。他的家乡在纽约州,只因为仰慕“硅谷之父”特曼教授的大名,才从东至西横跨美国落脚硅谷,把斯坦福大学作为学业深造的地点,也才有可能被英特尔公司视为将才选中。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霍夫立即被指派为英特尔公司应用研究部的经理。第一次被委以的重任,是代表英特尔与日本一家名曰“商业通讯公司”合作研制一套用于台式计算器的集成电路。
        日本人远涉重洋带来了他们的图纸。霍夫知道,日本人想要生产台式计算器,是一种能够通过程序来实现加减乘除运算的工具,英特尔只承担芯片材料等方面的辅助任务。诺依斯私下叮嘱地,可以帮助日本人简化设计,当然是在可能的情况下。
        “初次见面,请多关照。”日本工程师看似客气,内心并没有将这个青年放在眼里,“敝公司准备用6至8块芯片组装这种计算器,这是我们的设计方案,请先生不吝赐教。”
        霍夫定睛一看,好一个复杂透顶的设计,图纸上画满了集成电路,有的控制键盘、有的控制打印、有的专司运算、还有的用来控制存储。霍夫心想:“这些日本人,简直不是在制造计算器,而是想制作个集成电路家族”。
        既然是合作研究,霍夫将日本客人送进宾馆后,便把图纸带回到实验室。霍夫的实验室小得可怜,房间里还堆着联合碳化物公司没来得及搬走的一盒盒零件。由于他对日本这种计算器的原理还弄得不太明白,只得猫在狭窄的房间里面,静下心来独自琢磨。
        这一琢磨就是三个月。每个白天,人们都看到霍夫实验室大门紧闭着;每个夜晚,人们都看到霍夫实验室窗口的灯光彻夜常明。霍夫面前摆着一台DEC公司生产的PDP-8小型电脑,他不时用电脑算些什么,不时对着图纸陷入沉思。
        星期五周末,夜深沉静谧,霍夫还在苦苦思索。控制计算、控制键盘、控制打印、控制储存……是呵,任何电脑不都是由这些部件组成,日本人的方案无懈可击。可这些东西加在一起,上十块芯片加其他元件,计算器的成本、体积无论如何也降不下来。霍夫揉揉熬红的眼睛,直起身,活动一下麻木的身躯。
        他把目光从图纸上移开,然后,久久停留在对面的墙壁上。墙的上方端正地挂着一幅贝尔的肖像,“电话之父”微笑着,似乎要开口对霍夫说话。他的耳边顿时听到了贝尔的名言:“有时需要离开常走的大道,潜入森林,你就肯定会发现前所未有的东西。”
        一语提醒梦中人,霍夫的心霏豁然开朗。让思维“潜入”无人踏勘的“硅森林”,头脑中闪出一个念头:日本人的方案为何搞得如此之繁琐?为什么不能设想,把类似PDP-8这样的电脑集成到一个芯片上去?
        他猛地打开笔记本,奋笔疾书。他写道:完全可以把日本人设计的计算器压缩成三块集成电路芯片,其中最关键的是中央处理芯片,另外两片分别用作储存程序和数据。
        1969年8月下旬的一天,霍夫兴高采烈来到日本人的办公室室,顺手把笔记本递给日本公司代表,以他的口头禅“我的想法是”开始,对自己的新方案作了一番陈述。
        没想到日本人的反映是那样的冷淡。几位代表听完他的讲话后都默不作声,过了好一会儿,其中一个站起来,对霍夫冷冷说道:“感谢您的好意,先生。我们懂得怎样设计计算器”,言下之意很清楚:你走到一边去吧,别在这里多事。”
        霍夫只好退出来,怏怏不乐找到诺依斯和莫尔。诺依斯还没有等他把话全部讲完,便从座位上跳起来:“太妙了,特德!别去管那些日本人的态度,我十二万分支持你。”
        得到英特尔的头头撑腰,霍夫深感欣慰。只有诺依斯和莫尔能够理解他的设想,并给他派来一位助手斯坦·麦卓尔(S.Mazor)。两人配合默契,又把方案进一步完美。关键时刻,诺依斯亲自出马,他要召见并说服那些顽固的日本商人。
        霍夫清了清喉咙,用坚定的语调说道:“先生们,我的想法是,”他发现自己又冒出习惯的口头禅,欠意地“哦”了声,才又重新开始。
        “请各位仔细看看这个方案,我们设想的东西将比计算器功能强得多。只要给它编程序,它可以成为计算器,可以成为通讯终端,也可以用来控制电梯……”
        这一次,日本人带走了方案,答应给予考虑。第二天清晨,他们敲开霍夫实验室大门,对他说:“我们希望这东西确实有您说的那样奇妙。”
        霍夫和麦卓尔要动真格了,但他俩谁也不太懂如何制造芯片。凑巧得很,仙童公司的芯片设计专家范金(F.Faggin)早不来晚不来,就在他们为难之际,“跳槽”转到英特尔,霍夫不由喜出望外。范金先生立即加入到研制组,为霍夫的芯片设计画出了线路图。芯片图纸让霍夫十分满意,口口声声称赞它是一份“干净利落的蓝图”。
        当日历刚刚翻到1971年元月,以霍夫为首的英特尔研制小组,完成了世界上第一“芯片上的计算机”--微处理器
        霍夫的微处理器究竟把电脑缩微到多大尺寸呢?英特尔的广告介绍说,它只比一枝铅笔尖稍大一点,至于体积嘛,在半只火柴盒大小即25×25毫米见方的硅片上,可以容纳下48个!微处理器的体积如此之微小但是每块小硅片却包含一台大型电脑所具有的运算功能和逻辑电路,比埃历阿克的计算机能力还要强大得多。25年在历史的长河中只是一瞬间,埃历阿克电脑占地170平方米,而微处理器仅仅占地……它还能用“占地”二字吗?
        霍夫在第一块微处理器上,总共集成了2200个晶体管,因而,它也是一种特殊的大规模集成电路。英特尔公司命名它为4004,第一个4代表它是为客户设计的芯片而第二个4代表它是这类芯片的第4种型号,本来没有更深刻的含义。然而,这种数字代号沿用至今,就是现代所谓“386”、“486”等计算机俗称的最早源头。
        英特尔公司造出微处理器的消息不径而走,但这颗“重磅炸弹”并没有激起轩然大波,人们不相信有所谓“一块芯片上的计算机”。一位客户甚至连连摇头,直到麦卓尔给他详细讲解4004的各项指标后,他才算勉勉强强承认这种芯片可能“附着”电脑的幽灵。另一位客户更加邪乎,他找上门来质问道:“这么小的东西,如果坏了的话,你们将如何修理它呢?”
        霍夫坐不住了,他亲自跑出来回答质询:“先生,您的电灯泡烧坏过吗?您会找人修理它吗?绝对不会。你要做的事只是拧下来,扔进垃圾桶,万事大吉。”
        据说,在一次会议上,诺依斯也遇到类似的场面。当他讲到微处理器将具有大型电脑那样的高性能时,一位会议代表故作惊讶地叫道:
        “唉呀,我的计算机掉进了地板缝,太可怕了!”
        “可敬的先生,”诺依斯以攻为守反问道,“掉进地板裂缝的是IBM360吗?如果是您当时有何感觉呢?”
        “360电脑?那么昂贵的设备……”他喃喃地说,不知如何回答才好。
        “可是,假如您买的360电脑只花了几分钱,您还会在乎它掉进阴沟吗?”
        1971年11月15日,英特尔公司经过慎重考虑,决定在《电子新闻》杂志上刊登一则广告,向全世界公布4004型微处理器,并据此声称“一个集成电子新纪元已经来临 ”。
        1972年4月,英特尔宣布另一种型号的微处理器8008制作成功。紧接着,他们又做了少许改进,推出有史以来最成功的8080型微处理器。8080型微处理器是8位机,它集成了约4800个晶体管,运算速度比4004型快20倍。
        8080型微处理器正式投放市场是在1974年,这种芯片及其仿制品后来共卖掉数以百万计。随着销售量的增大,它的价格也从最初每块360美元迅速降低35美元。到了80年代后,甚至只需要花上3美元就可以买回。对此,英特尔公司的销售部经理诙谐地提出了一个“吉尔贝克定律”,作为“莫尔定律”的补充:“每一种芯片的单价最后都要降到只有5美元,除了那些卖不到5美元的芯片之外。”在价格方面,不到5美元的8080,比起埃历阿克的40万美元巨额来,确实让人瞠目结舌。
        英特尔公司带了头,硅谷内外,大小半导体公司纷纷跟进。截止1974年底,美国已经生产出19种不同型号的微处理器。
        1975年1月,总部设在美国北部“硅沙漠”菲尼克斯城的另一家半导体公司---莫托罗拉公司(Motorola),宣布推出它的8位微处理器6800。1976年,曾经为霍夫画出“干净利落芯片图纸”的那位范金先生,在硅谷组建了一家兹洛格公司(ZILOG),同时宣布制作成功8位微处理器Z-80。范金新建公司的名字颇有寓意,后半部分LOG是英文“逻辑”缩写,代表逻辑电路;中间的I字母是“集成”单词的字头;Z的意义最“狂妄”,由于Z在英文字母表中排在末尾,表示“最后的话”。范金想要表达的是“兹洛格公司在集成逻辑芯片领域具有最后的发言权,你不得不听它发号施令。在70年代后期的那些日子,8080、6800和Z-80,流行于世的8位微处理器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
        霍夫博士开创了微处理器的辉煌业绩,由于他的杰出贡献,诺依斯授予他“英特尔研究员”称号。一家著名英国《经济学家》杂志,把他称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最有影响的7位科学家之一”。
        透过微处理器芯片,霍夫博士看到了更加辉煌的前景。他气势恢宏地预测说:我们正处于一场大革命的前夜,天下大势,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这场革命将要持续50至100年…
        二、第一部电脑游戏机
        和煦的春风吹来英特尔公司发明4004微处理器的信息,霍夫博士预测的电脑革命尚未来临,先声夺人抢尽风头的却不是电脑。“春江水暖鸭先知”,谁也没有料到,知暖知寒的“鸭”这个角色,居然会由游戏机来扮演。
        话说美国盐湖城犹他大学,校园风光旖旎。暑假期间,人们常常看见一名大学生,蹲在学校附近马戏团的大门口摆摊,叫卖弹子球、口香糖等等小零碎。你看他,上着一件花里胡梢的T恤衫,下登一条细腿牛仔裤,蓬乱的长发,一脸大胡须,恹恹地站在那里。整个假期,他的“生意”都不太景气。
        眼看天色渐晚,这个名叫布什内尔(N.Bushnell)的工程系学生,无可奈何叹了口气,卷起家什收摊,独自走进学校新建的计算机大楼。
        犹他大学的计算机房,暑假中整晚都对学生开放,布付内尔是每天必到的常客。放假期间,他才不想做什么功课,来机房唯一的目的,就是在大型电脑上偷偷“捣鼓”一种很特殊的程序。
        布什内尔瞅准一台无人使用的终端,从兜里掏出一张磁盘塞将进去,屏幕上顿时呈现出移动的图案,并“嘟嘟”地叫出声来。他下意识地把头一缩,用眼角四下打量,同学们都沉溺在自己的机器上。“哈哈!”布什内尔不由得笑了,他的同学十之八九干的是同样的“勾当”,玩的是同一个程序。
        程序的名称听起来令人为之一倾倒---“太空争霸战”。布什内尔知道,这是麻省理工学院的捣蛋鬼马丁·格利兹1962年首创,据说是第一个能在电脑上运行的电子游戏。在布什内尔读书的年月,电脑还是那样昂贵,每一分钟的机时都十分宝贵。上个学期,就在课堂实验里,他和同学们因偷玩游戏“太空争霸”,霸占了电脑的大半机时,被老师好一顿臭骂。看来,同学们个个都是“贼心不死”,电脑游戏诱惑力实在太大。然而,用400万元的大电脑干这种“营生”,却似“高射炮打苍蝇”,是太不合算的事。
        惬意的校园生活很快过去了。布什内尔已经在硅谷的安派克斯公司当了好几年的工程师,虽然再也不可能用公司的电脑玩游戏,但他始终不能忘却那迷人的“争霸太空”,久而久之,变成他的一块心病。
        1971年,25岁的布什内尔,耳闻目睹惠普、英特尔创业硅谷,着实让他眼谗,该是自己打天下的时候了。当然他不会再去马戏团前“练摊”,脑子里闪现的念头,头一个就是“争霸太空”。
        布什内尔“下海”的胆量不足,暂时不敢脱离安派克斯,只能把晚上作为自己“公司”的营业时间。他已有了一个温馨的家庭和两个可爱的女儿,家境并不宽裕。妻子从箱底翻出仅有的500元储畜交给丈夫,权当布什内尔公司的全部“投资”。公司的地点嘛,眼下只好将就设在圣克拉拉自己的“寒舍”。
        “总经理”下达“指令”,委屈小女儿到楼下与姐姐打上下铺,腾出一间卧室,兼作设计室和办公室。公司的名号他早已想好---阿塔里(Atari),取材于布什内尔钟爱的日本象棋,“阿塔里”就是象棋中那句杀棋的吆喝声---“将军”,也常常被译为“雅达利”。
        “将军”公司的“主任设计师”从此夜以继日通霄达旦工作。在一张张画满图的纸上,他渐渐把“太空争霸”和头脑里新的构思融合起来,并购回一些集成块,试验着组装一种专门玩游戏的机器。布什内尔记得非常清楚,他在1971年一天清晨4点钟,试制成功第一台电子游戏机---“计算机宇宙”。
        计算机的宇宙,光怪离奇,游戏遵守的太空人的规则,它奇妙了,奇妙得让那些只会在台桌上打弹子的家伙不知所指。结果,尽管布什内尔四处游说,游戏机卖出为数不多就再也无人问津。这虽说是一个较好的开端,但他基本上没有赚到钱。
        布什内尔先生已经囊空如洗,他只得找朋友借了一点钱,把“计算机宇宙”三下五除二改头换面,改造成一架最简单的乒乓球游戏机。这次,他不想卖整机,就在机器上开了个投币口,然后扛到路边的小酒吧,临时拜托掌柜照看。
        第二天清晨,布什内尔在被窝里被电话吵醒,眼睛半睁半闭,摸索着拖过听筒。
        “先生,快醒醒,您那个‘乒乓球'不能动弹了”,酒吧间的老板不耐烦地说,“不到一天的功夫就坏了的破烂货,还是早点拆回去吧。”
        布什内尔顿时睡意全无,他急匆匆套上衣裤,跑步赶到酒吧间。
        “哪儿出了毛病?”他一边问掌柜,一边用手拍着游戏机。
        “我搞不清楚,昨天夜里,好象有好多人围着它看,我才没功能注意”。
        布什内尔从兜里摸出一枚硬币,想把它塞进投币口,可就是塞不进去。“怎么回事?可能有人恶作剧,向机器里塞了什么”。没办法,只好拆开检查。
        拧下螺钉,打开后盖,布什内尔口中念叨着:“让我们看看究竟是什么乱七八糟的东西……”话未说完突然打住,他定在那里,大张着嘴惊呆了。
        老板凑上前,低头定睛一看,上帝啊,机器中那只用来装硬币的塑料牛奶杯,被二角五分的硬币塞得满满的。原来把游戏机“挤”得不能动弹的东西是钱币!
        乒乓球游戏机是一种由电脑程序控制的小小玩具,两道竖杠代表球拍,一个小光点代表球在屏幕上蹦蹦跳跳,由两个人操纵按纽控制反弹,打不中就失去一分。布什内尔无意之中让他的“乒乓球”大获成功,电子游戏机的时代就这样糊里糊涂地拉开序幕。
        1972年,布什内尔索兴辞退掉安派克斯的工作,把阿塔里公司的牌子高高悬挂出来。在不到两年的时间内,阿塔里公司以每台1200元的售价,批发带零售卖出乒乓游戏机10000台。第二年,公司的销售额达到350万元,第三年又猛增至1500万。
        70年代中期,呼拉拉刮起一阵电子乒乓球旋风,美国几乎每间酒吧、每所娱乐场和每所大学俱乐部,终日响着“乒乒乓乓”的声音。1975年,布什内尔的阿塔里公司又下出一着“将军”的妙棋,他们把投币式的“街机”改造成家庭游戏机,显示屏幕用电视替代,程序录在盒式磁带里,第一次销售数里就有10万之巨。基尔比和诺斯发明的集成电路,霍夫首创的微处理器,甚至还没有来得及改变电脑的模样,首先把“乒乓球”游戏机抬举得大红大紫,实在是蹊跷的一桩怪事。
        1978年,东方来的“宇宙大盗”烧起战火,日本制造的“太空入侵者”游戏机登陆美国,一排又一排“外星怪兽”从天而降,地球抵抗者只能用一挺机枪还击,直打得硝烟弥漫,雷声轰鸣。在日本人的“攻打”下,布什内尔的大型街机领地几乎丧失殆尽。
        阿塔里公司奋起反击。它买断另一家日本公司开发的新节目“大嘴巴”,制作成家庭游戏机磁带销售。“大嘴巴”又叫“贪吃的人”,名字出自日本语。贪吃的人长着一张大嘴巴,在迷宫里游弋着吃掉各种小食品;另有四头怪物四处追寻大嘴巴,伺机咬死贪吃的人。这种游戏不用枪炮,更受小女孩欢迎。由于它是一种需要高超技巧的游戏,众玩家都爱不释手,于是乎,“大嘴先生”大行其道,为阿塔里公司占领家庭游戏机“制高点”立下汗马功劳。这一时期阿塔里的电视游戏机,有专用的微处理器控制游戏规则,储存在集成电路卡里的节目越来越丰富,可随意拔插更换,并且添加了色彩和简单的音乐,几乎成了美国所有家庭在圣诞节送给孩子的最佳礼品……
        电子游戏,或者更准确地称为电脑游戏,人们至今仍对它毁誉参半。它对青少年的影响,有人拍手称快赞为“开发智力”,有人咬牙切齿骂作“洪水猛兽”。更有趣的有,90年代爆发的海湾战争,美国空军飞行员无一不是玩游戏机长大的青年小伙,他们惊叹道:“在飞机上操纵导弹发射,从监视屏幕里看到的图像,就好象正在电脑游戏机上玩一场战争游戏。然而,还在布什内尔创业初期,曾有个15岁的学生为争夺“冠军”,在屏幕前坚持了16小时后昏倒在地。医生们抱怨说:游戏机才是凶恶的“太空入侵者”,他们纷纷指责阿塔里用“贪吃的人”,把健康儿童变成了“痴呆的人”。
        有关电脑游戏的论战,一直延续至今,见仁见智,争论不停,这恐怕是布什内尔先生始料不及的。
        三、第一台微型电脑
        游戏机只能跑跑龙套,一阵密锣紧鼓敲击后,大腕主角粉墨登台。
        1974年12月,《大众电子》杂志一反常态,把翌年一月号的刊物提前投放在各书报摊点,用最引人注目的大字标题发布消息:“世界第一套微型电脑组件问世,向所有种类的商业电脑挑战!”读者们翻到正文,方得知这台所谓微型电脑名叫“阿尔泰”(Altair),意指“牛郎星”,即银河系里那颗明亮的星座“河鼓二”,据说是发明人罗伯茨看了科幻电影《星际旅行》后得到的灵感。“牛郎星”的逸闻,在电脑界之外还鲜为人知。
        那还是在1968年年初,美国新墨西哥州阿尔伯克基市开张了一家小小公司,创办人爱德华·罗柏茨(E.Roberts)为它起了个很长的字号名,叫作“微型仪器与自动测量系统公司”,英文缩写MITS公司。MITS公司座落在偏僻小巷的一间破旧平房里,与众多的洗衣店理发馆比邻。
        罗伯茨当时约莫40来岁,他开办公司的本意是制造台式计算器,与日本那家商业通讯公司的想法差不多。不料到了1974年,拥有集成电路发明权的德州仪器公司(TI公司),以雄厚的实力大举“进犯”计算器市场。MITS哪是TI的对手,削价竞争不几天就败下阵来,稀里哗啦地滑到宣告破产的边缘。
        面对即将临头的灭顶之灾,罗伯茨郁郁不乐,毫无目的的漫步街头。几家兜售游戏机的商号门庭若市,熙熙攘攘,喧哗声让他格外烦心。突然,他眼睛一亮,瞅见柜台里面的一堆芯片,正是英特尔寄售的8080微处理器。
        “计算器被人挤垮,再搞游戏机也肯定没戏,”他搜肠刮肚地寻思,“但也许可以把8080装成供业余实验的简单电脑,对那些工程师或者准工程师来说,不也是一种新兴的游戏?”
        罗伯茨用MITS公司最后剩余的资金,倾囊购买微处理器和其他元件,一面突击组装,一面派员与新闻媒介联络。恰好《大众电子》在过去数月里一直在寻找独家新闻,特别“恩准”提前半月在封面上大作广告。
        反应出人意外的好,定货单立即像雪片般纷飞而来,随之而至的,当然还有罗伯茨日夜盼望的转帐支票。MITS公司得救了,救星正是“牛郎星”阿尔泰---世界上第一套用微处理器装配的微型计算机。
        根据杂志介绍,阿尔泰勉勉强强算是一台电脑。在金属制成的小盒内,罗伯茨装进两块集成电路,一块即英特尔的8080微处理器芯片,另一块是容量仅256“比特”的存储器芯片。既没有可输入数据的键盘,也没有显示计算结果的“面孔”。插上电源后,使用者可以用手拨动几个开关,以开开关关的动作,把二进制数“0”或“1”输进机器。计算完成后,面板上的几个小灯泡忽明忽灭,就像军舰用灯光发信号那样表示输出的结果。
        “牛郎”诞生时的模样实在不敢恭维,它完全无法与当时的IBM360、PDP-8等大中小各种电脑相比,更像是阿塔里的游戏玩物。然而,它有上述所有机器不可比拟的优点---体积小,小到只能以“微型”相称;价格低,低到罗伯茨只标价每台397美元。
        别看《大众电子》吹得天花乱坠,那时几乎所有的计算机企业都不屑一顾,这种简易的机器,充其量供大学生当玩具。如果你的公司想用电脑处理业务,捧回一台阿尔泰,便会发现它确实没有多大用途。奇怪的是,仅在1975年,阿尔泰公司就卖出了它所能生产的全部“牛郎星”,共计2000台机器,比罗伯茨最乐观估计的800台翻了一番还要多。
        1975年2月,罗伯茨的阿尔泰获得了意外的惊喜---两个来自西雅图的学生比尔·盖茨和保罗·艾伦为它配上了BASIC程序(有关这段佳话,请读者参阅1994年的《电脑报》,武楼先生的《软件辉煌》一文有详细的交待)。罗伯茨开着他那辆蓝色货车巡回美国各大城市,为阿尔泰电脑摇旗呐喊。在他的手里,如今有了一件最能吸引观众的法宝---买一部“牛郎星”电脑,可配上一位“织女”BASIC软件,引来各界人士驻足观看,纷纷解囊。当罗伯茨的“MITS大蓬车”莅临硅谷时,数百名微电脑“玩家”浩浩荡荡集合前往,阿尔泰配上的BASIC简直令他们倾倒。
        四、第一个微型电脑“协会”
        那一日,大学生弗伦奇捧回一台阿尔泰微电脑,猫在车库里弄了整整一天,仍不得要领。傍晚时分,他的同学穆尔推开车库大门闯了进来。
        “来得正好,快看看这个,我怎么也不能让它算出100加100。”弗伦奇嚷道。
        穆尔摇摇头,说:“我也弄了一台,半个月都没玩转,真难侍候。”
        弗伦奇着急地说:“要是能有高人指点就好了,最好能到别人车库去拜个师。”穆尔眼珠一转计上心来:“弗伦奇,我倒有个好主意。与其我们上门,不如干脆发个通告,把各家车库的‘库主'请来聚会。”
        弗伦奇一听拍手叫好,俩人立即动手写了一打“布告”,分头四处张贴,聚会的地点就选在弗伦奇家的车库。
        两个好朋友焦急地等待着聚会的日子,心想能来上十个八个人就满不错。周末的上午,真的有人陆陆续续走进弗伦奇的车库,故友新交,好不亲热。到了10点来钟,车库已经爆满,只得临时决定搬到库外小院。穆奇数了数,好家伙,各路“库主”竟然到了一百多。
        “库主”们果然技艺超群,一些人还带来了他们自己装配的电脑。原来,有的电脑“玩家”并不向MITS公司购买整机,而专买一些“散件”,自己动手组装“牛郎星”。有众多高手指点,弗伦奇的问题还不是小菜一碟。
        “先生们,请静一静。”有人站在椅子上高声嚷道。“我现在来给诸位表演一个节目,劳驾哪位借我一台阿尔泰。”
        弗伦奇马上把自己的电脑递过去。
        “谢谢,”那人接过电脑,把它与收音机连在一起,迅速拨动开关,然后继续说道,“我现在给阿尔泰输入一个程序,好了,各位请欣赏吧。”
        场上安静下来,只听见收音机里发出“沙沙”的声响,突然,变成了含糊不清的歌曲。弗伦奇喊出声来:“这是《山上的傻子》,摇滚乐!真了不起!”全场的“库主”都躁动了,有人打着唿哨,有人断断续续鼓起掌来。
        车库内气氛十分活跃,参加者群性激昂。最后,“库主”们一致决定,今后继续在车库聚会并形成惯例,以此推动即将来到的计算机“解放”和“革命”。
        经常聚会总得有个章程。召集者穆尔没想到他们提议的聚会,会发生如此戏剧性转折,于是当仁不让地宣布,他们将在这次聚会的基础上建立一个俱乐部,名字嘛,就叫它“自家酿造电脑”。穆尔解释说:“西部牛仔有自家酿造葡萄酒的传统,我们硅谷新一代牛仔,酿造的将是微电脑,是解放了的微型计算机!”
        1975年3月,在硅谷弗伦奇家车库里,“自家酿造电脑俱乐部”,一个自发的松散组织组建,宣告了世界上第一个微型电脑“协会”成立,这是一桩对微型电脑发展具有深远影响的事。不久,俱乐部人满为患,无法继续栖身车库,就把会址迁到斯坦福大学的一个礼堂里。
        后来所有从车库里创业的硅谷企业家,都深深眷念在俱乐部那些美好的日子。各路“库主”自由自在地畅谈,展示各自的成果,交换程序和线路设计方法,间或也做点儿小买卖。正如仙童公司孕育了硅谷的电子行业那样,车库里的“自家酿造俱乐部”,酿造出硅谷里大批微电脑行业的先行者,后来发展为著名的企业就有20多个。
        首先,俱乐部“酿造”出了硅谷最早的电脑商业。例如,创建世界上第一家全日营业的微电脑商行的威尔逊和特雷尔是俱乐部第一批成员,他们把商行取名叫“拜特”,意指电脑存储器。1975年12月正式开张的“拜特商店”专营阿尔泰微电脑,也兼卖些电脑杂志书刊。这家商行不久发展为硅谷的连锁店,为苹果电脑的诞生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其次,俱乐部“酿造”出一批有影响的电脑作家,发起人穆尔后来成了一家刊物的主笔,用电脑写稿是家常便饭;而那位发表讲演的纳尔逊先生,当时就出版了一部有影响的著作,书名就叫《计算机解放》。
        俱乐部“酿造”的最醇的“美酒”,还数制造微电脑的先驱企业家,是他们用“革命的电脑”启动了“解放运动”
        斯坦福大学的两位电器工程博士加兰和梅伦,大学期间同住的宿舍大楼名曰“克罗门科”,加兰曾指着宿舍楼对梅伦说:“我们今后的公司就挂这块牌子”,梅伦笑笑不质可否,权当好友的一句玩笑。不料,一次偶然的机会这句玩笑话竟也成真。1975年下半年,两人各凑1千元钱作为开办费,相约两人都暂不领工资,把克罗门科公司的牌子挂在汽车库的大门口。克罗门科公司刚开始的业务就是为阿尔泰电脑研制一种外围设备---“眩目”联接装置,这种小设备能把阿尔泰与家庭电视机对接,将电脑的运算显示于电视屏幕。这样一来,“牛郎星”不用增加多少费用就“睁开了眼睛”。于是,阿尔泰变成了实用的微型计算机。
        克罗门科这家新的“汽车库”公司翻着跟头膨胀,短短5年连续搬了5次家,公司员工数随即达到1千余,销售额剧增到3千万元,增长80倍,平均每年增长200%。克罗门魔幻般的变化,真像它的“眩目”装置那样,令人感到头晕目眩。
        紧跟着“眩目”,梅伦和加兰推出的克罗门科微型电脑Z-80,在早期微电脑市场上出尽风头。人们对80年代初期,许多中国大学生第一次接触到的微电脑正是克罗门科Z-80还记忆犹新。后来得知,克罗门科微电脑能够率先进入中国大陆事出有因,椐说有位中国工程师到帕洛阿托访问,十分推崇这种机器,就把加兰介绍给他在北京的亲戚。
        1976年,硅谷一家生产打字机和计算器的柯摩多尔公司,老板特拉米尔感受到盎然春意,毅然斥资买下了MOS技术公司。MOS技术公司拥有生产硅芯片的专长,拥有与霍夫齐名的天才人物佩博士(C.Peddle),此人曾为莫托罗拉公司研制出6800微处理器,仅比英特尔的8080晚了9个月。其后在MOS公司里,佩德又发明新的微处理器6502,这种芯片在苹果微电脑里大放异彩。
        1977年,柯摩多尔研制的名曰“柯摩多尔--佩特”的微型电脑首次在美国西部展览会表演,它的价格是1千美无,购买者当即趋之若骛。只是“柯摩多尔--佩特”的雅号令购买者哑然失笑,“柯摩多尔”是“海军准将”,“佩特”是“宠物”,或许是波斯猫,或许是卷毛狗,人们笑着把“将军的宝贝儿”抱回家。
        第三种小有名气的微电脑是TRS-80,据说出自于一位商店推销员之手。推销员任职的商店是美国坦迪公司所属的一家电子连锁店,专卖电子元件。他看到兹洛格公司制造的微处理器销路尚未打开,便怀揣一块Z-80芯片回到家里,一头扎进他家的汽车库,也干起“自家酿造”的活计,用Z-80芯片“酿”出一台微型电脑模型机。
        该商店的销售主任看到模型机的美妙前景,下令抽调15万美元支持推销员的创举。TRS-80投放市场的反应出奇热烈,一连生产1万台都供不应求。
        纵观70年代中期美国硅谷,电脑业界旌旗林立,狼烟四起。两大阵营,“楚河汉界”,泾渭分明。
        一方营垒,大多是些衣冠楚楚、绅士风度的“大款”,动辄调动成千上万的资金,研制销售的产品从大型电脑直到小型电脑,目光主要瞄准着科学机构、政府部门和大型企业。这些公司的代表是惠普HP,是国际商业机器公司IBM、数字设备公司DEC和德州仪器公司TI等设在硅谷的销售分部和制造工厂。他们对所谓“微型电脑”不屑一顾,那种装在铁盒里的破烂玩意,根本不能算作计算机,不过是穷学生的一种小玩具。
        另一方营垒,是那些穿着T恤衫和牛仔裤,连领带都不系的家伙,有刚出校门的学生,有打工仔,甚至还有推销员,一群乳臭未干的毛头小伙。他们的公司,尽是些在汽车库里的“酿造作坊”,手里拽着三五百元打天下,还大言不惭地奢谈着“计算机解放”。他们格外钟情于微型电脑,阿尔泰、克罗门科、海军准将佩特和TRS-80等机器就是他们的创业期望。微电脑先驱企业的高速成长,让他们看到了未来,看到了电脑革命的曙光。
        令微电脑阵营欣慰的是,“自家酿造俱乐部”的风云人物已经粉墨登场,真正领导潮流的是两个连大学都没有读完的“孩子王”,当他们“酿造”的公司走出库的时候,不仅是惠普,也不仅是DEC,甚至连IBM都感到格外意外和心慌。
        一位“孩子王”比尔·盖茨和他的小伙伴,从为阿尔泰电脑编写BASIC开始,“酿造”出一家电脑软件公司,至今仍在软件行业独占鳌头,这家公司的大名叫MICROSOFT--美国微软公司。另一位“孩子王”乔布斯和他的小伙伴,领衔“酿造”出一家电脑硬件公司,至今仍在世界电脑业界呼风唤雨,这家公司的名称APPLE--苹果电脑公司。两家公司,一软一硬,叱咤风云,终于逼出了蓝色巨人的IBM PC机,微型电脑的时代至此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