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盘选购、维护与故障实例分析

Author: 曹国钧 Date: 1995-01-06

        硬盘作为计算机系统的一种重要外部存储设备,使用比较频繁。因此,选购合适的硬盘对用户正常使用微机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硬盘的容量
        究竟要使用多大的?据笔者经验,这要根据用户的要求及工作需要来决定。现在硬盘的价格比较便宜,540MB、420MB和340MB的硬盘价格差别不大,因此,原则上选用容量较大的硬盘。因为WINDOWS是发展趋势,WINDOWS本身需要较大的硬盘空间,另外,DOS或WINDOWS应用软件的功能越来越强,其所占用的容量也就越来越大,如BorlandC++3.1软件18张高密软盘全安装占用40MB多,Coredraw5.0软件22张高密软盘全部安装占用50MB多。因此,购买100MB-200MB的容量的硬盘已是十分拥挤不堪了。选购340MB以上的硬盘是必需的。
        (二)硬盘的性能
        硬盘的性能是影响计算机系统速度一个重要的因素。现在WINDOWS、WPS NT等软件都可将硬盘作为虚拟内存以扩展系统使用内存,在硬盘表面上列举了一些硬盘技术参数,如数据传输率、平均寻道时间、硬盘接口类型等,但对于一般电脑用户较难判断。根据笔者的经验,通常认为最能说明硬盘速度的两个参数即数据传输率、平均寻道时间,实际上与硬盘的性能关系不大。例如Quantum硬盘的平均寻道速度和数据传输速率是众多产品中是较低的,但实际上性能却是较好的。因此,真正影响硬盘速度的是硬盘另两个指标,即片内转速和CACHE容量。过去硬盘的转速一般为3600RPM,而现在许多产品已经达到了4500RPM。高的转速意味着高的数据传输率和平均寻道时间,它可较快地读取一个数据磁道,并且磁头可较快地定位于所要求的扇区中。
        真正与硬盘速度关系更密切的是硬盘驱动器板上的CACHE容量。通常硬盘速度越快,则其板上的CACHE容量也就越大。现在有些硬盘还提供了CACHE的预取功能,在将系统需要的数据从硬盘取到CACHE时,把其后的一些数据也预取过来,这样可缩短硬盘读取数据的时间,一般情况下200MB以上容量的CACHE为64KB-256KB。
        据PCWORLD测试,目前硬盘性能较好的有CONNER、Quantum和Seagate。
        (三)硬盘的接口
        目前用得较多的硬盘接口是IDE和SCSI接口,它们之间不兼容。IDE接口要比SCSI接口快一些,但实际使用时用户看不出来。有的在主板上已经配置有IDE接口,如AST微机的主板,一般可连接两个与IDE接口相兼容的硬盘。由于IDE接口不能支持大于530MB的硬盘,因此,WD公司又新研制了一种增强型IDE(EIDE)接口,其性能比IDE好得多。另外,选择多功能卡时,对于486/33机型应注意选用VESA或PCI总线的卡,这样可提高硬盘等外设的工作速度。
        (四)硬盘的诊断与测试
        CORE是美国CORE国际公司研制的一种硬盘性能测试软件,该软件对硬盘的寻道时间(Seek TIMES)、读取字节数(KBytes Read)、数据传输速率(Data Transfer Time)、硬盘表现指数(Performance index)等进行综合测试,同时,可指出硬盘的物理参数,如磁头数(Heads)、磁道数(cyls)、扇区数(sects)、容量(Size)等。利用该软件可给出该硬盘与CORE内部自带硬盘参数的综合指数比较表。
        二、硬盘管理与维护
        (一)硬盘的启动
        在系统自检POST的最后工作就是引导操作系统,即系统自举。硬盘控制板上的ROM中存着BIOS的扩展程序,它的主要内容是硬盘诊断程序、自启动程序和硬盘驱动程序。
        在硬盘的0道0面第1扇区中存放着硬盘的主引导记录,有512个字节长,它包括有206字节引导部分和64个分区表信息,其余240个字节为零。由该主引导记录完成硬盘的正常启动,并装载激活分区中的操作系统,一般为DOS操作系统,即读取分区中的引导隐含文件IBMBIO.COM,IBMDOS.COM或IO.SYS,MSDOS.SYS,并引导DOS系统。因此,硬盘的主引导记录在整个硬盘引导过程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也因为此,许多引导型病毒千方百计地修改或替换硬盘的主引导记录,使整个系统处于病毒的控制状态。而DOS分区上的文件分配表、目录扇区及文件内容所出现的故障则具有可修复性。
        一般情况下,硬盘的主引导记录是由DOS的分区程序FDISK.COM写在硬盘的0面0道第1扇区中,若硬盘的主引导记录中引导部分出现损坏,可用FDISK/MBR(MSDOS3.10以上版本提供的FDISK.COM程序)修复。
        (二)硬盘的故障分类及一般判定
        硬盘故障诊断的依据是系统加电后的一切现象及信息,观察判断是从机器加电开始的,通常情况下,硬盘的故障分为硬件故障和软故障两大类,而平时用户使用过程中,硬盘的软故障所出现的机率要大一些,对于一般用户来说,处理硬盘的软故障是非常重要的,当确实出现了硬件故障,一般用户是无法处理的,需请专业维修人员进行处理。下面对这两种故障所表现出来的现象作一简单的分析和解释。
        1.硬件故障
        (1)电路故障
        硬盘的主轴电机失速,引起啸叫,并伴随有硬盘指示灯不断闪烁;自检时显示出错信息“1700 hard disk error”。据笔者维修实践来看,电路故障在硬盘故障中所占的比例不是很大,而且现象比较单一,故障主要暴露在自检过程中。
        (2)硬盘腔体故障
        加电后有异物在硬盘的腔体中造成异常的响声,这大多数是属于硬盘磁头步进钢带松动已断裂,故障主要是因为硬盘体受到严重撞击或振动;自检过程中有明显的“嗒嗒嗒”的磁头“撞车”声,且时间较长,引导时显示“170X0 hard disk error”或“Disk boot failure”而后进入ROMBASIC状态。这是由于读0道记录或主引导记录失败引起的,可能是硬盘表面划伤,磁头磁介质和硬盘基质受损。这类故障仅凭这些现象是不足以做出确切判断的,必须与下面要介绍的硬盘软故障综合起来分析。
        2.软故障
        硬盘的软故障主要是指硬盘上一些重要的,有着特殊意义的数据丢失、损坏或被修改(如病毒)而引起的硬盘读写故障等,它是硬盘子系统故障的主要内容。又因为其绝大多数软故障发生在硬盘的0道上,并不使硬盘中文件或数据发生物理消失,因此称为硬盘的软故障。
        目前流行的AMIBIOS、ASTBIOS、COMPAQBIOS都是参照IBMROBIOS修改而成的,因此,其硬盘子系统的检测、引导的过程基本相同或步骤相同。下面表1就是硬盘子系统检测与导过程。
        表1  硬盘子系统检测与引导过程
         流程项目 屏幕信息 含 义 原 因
         执行INT19H引导模块 “BASIC...OK!” 进入ROMBASIC 硬盘复位失败 编辑等状态
         执行硬盘第一引导模块 “Invalid partition table” “Error loading operation system” 无效分区表 硬盘的0道0面1扇区损坏或分区表损坏
         检查硬盘活动分区 “Missing operation system” 无活动分区 DOS分区表已损坏
         执行第二引导模块 “BASIC...OK!” “Disk Boot failure OR Non-system disk” 非系统盘(0磁道第2扇区) 引导失败或DOS引导程序损坏
        从上表可看出,引起软故障的关键在于硬盘0面0道第1个和第2个扇区的内容是否完好。从故障分类上说,是指是否有0道损伤,而就0道损伤,我们又常区分为0道逻辑性损伤和0道物理性损伤。引起逻辑性损伤的直接原因非常复杂,而引起物理性损伤的原因则绝大多数是因为磁头在启停时频繁地在0道上摩擦,或磁头停于0道上时盘体受到嗑碰,这种损伤多发于早期的非智能化硬盘(ST506/412接口)。如今的ESDI和IDE以及SCSI硬盘均有自动(AUTO PARK)功能。由于ROMBIOS的不同,屏幕显示的出错信息就可能不同,可能会有如下情况:
        (1)某些PC/XT微机出错显示“1701”的意义除了意味着硬盘控制器故障,还包含执行INT19H引导模块出错即硬盘初始化失败;
        (2)在某些286、386微机中使用IDE多功能软硬盘控制卡在硬盘控制卡错、硬盘复位失败、硬盘转速失控、硬盘参数错时均提示:“HDD CONTROLLER ERROR”;
        (3)绝大多数兼容机的ROM中没有ROMBASIC,在硬盘复位失败或硬盘无活动分区往往提示“Hard disk error”或“C:drive error”,并要求用户用软盘启动。
        因此,当硬盘出现故障的时候,用户不要急于认定是硬盘的硬件出现了故障,首先用解决软故障的方法试一试。若不成功,对硬盘重新分区和进行高级格式化是解决软故障的基本方法,但此时硬盘的大量数据将被清除,因此,此法要慎重。其使用原则是,能用高级格式化解决的不要用重新分区,能用重新分区解决的或改变分区解决的就不要用低级格式化,若不成功,可用DIAG或QAPLUS诊断工具进行详细地诊断,确定其具体故障。
        3.硬盘的维护
        使用硬盘前需要保证硬盘系统配置正确,才能正常地工作。因此,对于硬盘的故障处理首先要检查硬盘的配置参数是否正确,这可由ROM CMOS SETUP设置与硬盘相同或相近容量的参数,第二步要排除计算机病毒的干扰。
        由于硬盘是使用比较频繁的微机部件,对于硬盘的维护也就显得比较重要。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硬盘维护方法,这对于排除硬盘出现故障有很大的帮助。
        (1)备份硬盘的主引导记录
        由上面分析可看到,硬盘的主引导记录对硬盘正常启动具有关键性的作用,因此,应把它备份出来,下面介绍几种常用备份方法。
        ①用CPAV(CentralPointAnt-Virus)软件包中实用程序BOOTSAFE.EXE直接将硬盘的主引导记录备份到软盘?BOOT.CPS(?=C,D,E)文件中去,其使用格式为:
        BOOTSAFEC:D:E:/M
        在形成三个共1024个字节的文件,同时还在软盘形成CMOS信息文件CMOS.CPS;恢复时,只需加上参数/R即可。
        ②用PCSHELL6.0版本软件包中的实用程序MIRROR.COM(MSDOS5.0、6.0均提供了MIRROR.COM),使用格式为:MIRROR/PARTN(注:参数PARTN应大写)
        则将硬盘的主引导记录存到文件PARTNSAV.FIL中。恢复时,用PCSHELL的另一个实用程序REBUILD.COM,其使用格式为:
        REBUILD/PARTN
        若用户要显示或打印该文件中的内容,则可带上参数/L或/P即可。REBUILD程序在恢复主引导记录时,会检查存储在PARTNSAV.FIL文件中的驱动器参数是否匹配实际的驱动器参数,两者必须完全匹配才行,否则REBUILD程序将拒绝恢复这些信息,因此,这种方法安全、可靠,不会将不同类型的主引导记录恢复到该硬盘上去。
        ③NORTON的DISKTOOL.EXE工具,其中的<CREATEAresucedisk>菜单可建立系统应急盘,它可将当前系统的分区表、引导记录以及CMOS参数保存于软盘上,以备用户在硬盘遭到破坏后进行恢复。
        ④用MS_DOS的实用程序DEBUG.COM也能备份硬盘的主引导记录,具体方法如下:
        a.用字编辑软件EDLIN,PE2等建立一个文本文件PART.DAT,其内容为:
        NA:PART120.386
        A
        MOVAX,0201
        MOVBX,0200
        MOVCX,0001
        MOVDX,0080
        INT13H  &&读取硬盘的主引导记录
        INT20H
        <CR>
        G=100
        RCX
        0200
        RBX
        0000
        W200
        Q
        b.利用MS-DOS的重定向命令就能在软盘中建立硬盘的主引导记录PART120.386。
        C:CT(GJ>DEBUG<PART.DAT>NUL
        c.恢复时,只需在第二行前插入L200命令,第三行应改为MOVAX,0301,再将第11行到第15行删去,运行DOS重定向命令即可。
        注意:若用户增加或修改任何格式化信息的时侯,如使用FDISK.COM;或改变了逻辑驱动器的时侯(如删去D盘),则需重新备份硬盘的主引导记录。
        (2)硬盘保护及防病毒的硬盘管理技术
        有些硬盘故障就是因为病毒侵占或破坏了硬盘的分区表或硬盘主引导部分,使其不能启动。因此,为了给硬盘带一个防毒的罩子,可为硬盘实现保护,并建立一套防毒技术。下面分别叙述。
        ①利用ADM对存放系统的分区实现写屏蔽
        使用ADM硬盘管理软件,将硬盘分为一个DOS分区和多个ADM分区,对装有DOS操作系统的DOS分区和装有重要软件的ADM1分区实现写保护,这样可避免病毒对这些分区的侵蚀。具方法如下:
        ●运行ADM.EXE文件,将硬盘分为一个DOS分区及数个ADM分区;
        ●格式化DOS分区,并将系统命令装入该区;
        ●在DOS分区中装入ADM.SYS文件,并在该区CONFIG.SYS文件中加入DEVICE=ADM.SYS命令行;
        ●在第一个ADM分区中装入使用的全部软件,微机启动时,将提示ID号及相应口令。
        其它ADM分区不要设置口令,直接进入DOS分区,而后就在公用ADM分区中进行操作。
        ②利用PCSHELL7.0新增加的VDEFEND功能,它可常驻内存,可对分区表、引导区和中断向量等加以保护,防止病毒进入硬盘系统。
        ③利用CPAV或MS_DOS6.0提供的VSAFE.EXE防病毒软件常驻内存,可对硬盘主引导记录、写软盘、非法修改文件等实现保护,一旦发现有此行为,则VSAFE将实现警告。
        ④为了防止文件型病毒对文件的感染,可利用PCTOOLS工具将所有以COM、EXE为后缀的文件改为CCM、EEX,(即进入PCTOOLS工具选择COMMAND.COM文件,然后,键入(Find)查找功能,输入COM.EEX.BAT,查找后,按E键进入文件修改,此时,将COM.EXE改为CCM.EEX,按F5确认存盘后,按ESC两次退出PCTOOLS。然后,利用REN*.COM*.CCM和REN*.EXE*.EEX命令将所有以COM和EXE的文件后缀改为CCM和EEX),这样可抵抗文件病毒感染硬盘中的文件。
        ⑤收集一些杀毒软件,如CentralPoint公司的CPAV,NORTON的NAV,公安部的KILL,美国的MCAFEE公司的SCAN,四川蓝剑的DEVIR,西安达克的DUCKV,华能的HNKILL,遇到硬盘操作有异常现象时,应用这几种清毒软件清除,以保证硬盘处于无毒状态。
        (3)将DOS中的一些内部命令作些修改
        将DOS中的REN、COPY、ERASE、RENAME、DEL等内部命令改为外部命令,可防止非法用户随便修改或删除硬盘中的文件,方法就是利用PCTOOLS工具查找COMMAND.COM中这些字符串,将它改为其它名字,再用QUICKBASIC等重新编制一个新的外部命令COPY.EXE,并在COMMAND.COM将COPY改为NOAC命令。
        三、硬盘常见故障实例分析
        【故障现象1】硬盘不能启动,用软盘启动后,调用C盘,系统提示不能识别硬盘,屏幕提示:Invaliddrivespecification。
        引起故障的原因可能是:
        (1)由于某种原因丢失硬盘分区信息,此时可用FDISK命令(注意:分区的大小应与原来完全一样,这样可保证不丢失数据)或DM命令重新分区,(但此时硬盘中的数据将全部丢失)。最好的方法就是平时用CPAV软件包中的BOOTSAFE或PCTOOLS或MSDOS5.0版本中提供的MIRROR命令备份硬盘分区表,即使未备份时,可用NORTON的磁盘医生NDD/UNDELETE或NDD/REBUILD来查找丢失的分区表。
        (2)0磁道出现软故障,可能破坏了写在磁道上的文件,则开机以后,C盘就无法引导操作系统,甚至于会发生磁头根本无法寻道而不能进行文件正常读写的现象,这时的硬盘好象没有经过初级格式化似的。排除此故障的方法就是重新对硬盘进行低级格式化,同时建议将使用频率高的COMMAND.COM文件放在COMSPEC所指定的子目录中,这样既不影响系统的正常启动,又使COMMAND.COM远离0磁道,具体做法是:
        在AUTOEXEC.BAT文件设置COMSPEC参数:SET COMSPEC=C:DSO SCT COMMAND.COM,然后在CONFIG.SYS中使用SHELL语句:SHELL=C:DOS COMMAND.COM。
        (3)0磁道物理故障,此时,对硬盘分区时,系统引导扇区不一定在0-10磁道,可能在其它磁道。可用DM进行低级格式化硬盘,再进入主菜单,选I再键入D,进入缺陷磁道管理,此时发现0磁道及后面许多不连续的磁道都遭到了破坏,到了200柱面后才出现正常,返回主菜单,进入分区菜单,抛开0磁道,从200磁道开始为DOS分区,再为DOS分区进行高级格式化,装入DOS系统及应用软件,此时,启动比原来慢一些,但毕竟可正常启动硬盘DOS系统了。
        【故障现象2】硬盘在使用过一段时间后,突然不能调用某些文件了,屏幕上显示:
        DATA error reading drive C
        Abort,Retry,Ignore?
        造成这种故障的原因可能有两个:一是硬盘的盘体磨损或用户使用硬盘不当,造成了硬盘内信息的丢失;二是磁盘反复读写,文件链接出现了混乱,分配的零碎空间太多。对于上故障的排除方法是:
        (1)调用磁盘维护工具中对磁盘的分析整理功能,如带参数/F的CHKDISK(DOS6.20替换为SCANDISK工具),MS_DOS6.0的DEFRAG,PCSHELL的COMPRESS工具以及NORTON中的Diagnos DISK功能可对磁盘空间进行分析处理,收回丢失的簇链。
        (2)若还有问题,应重新对硬盘进行高级格式化,然后再把软盘已备份的文件复制到硬盘上。
        【故障现象3】硬盘不能启动,只有光标在屏幕左上角闪烁,当用软盘启动以后,可显示硬盘中的目录项。出现这种故障一般是由于硬盘的系统引导文件受损,用SYS命令传送DOS系统文件,对于DOS3.X版本,需为系统留有空闲空间,否则,将提示“No room for system on destination disk”信息。此时,应用PCTOOLS将这些空间腾出来。另外,用PCSHELL6.0以上版本的DISK-Make a disk bootable菜单直接传送DOS系统文件比较方便。
        【故障现象4】硬盘不能启动,用软盘启动进入C盘,但用DIR显示目录时,当显示后面部分目录时,要等一会儿,此时,出现这样的信息:
        DATA error reading drive C
        Abort,Retry,Ignore?
        当用CHKDISK C:/F检查硬盘时,出现“FAT1 error,FAT2 error”错误而停止检查。
        从以上故障可看出,硬盘的文件分配表(FAT)已遭到严重的破坏,而且FAT备份(FAT2)也损坏了,另外,硬盘的引导文件也已经损坏了,无法引导DOS系统。笔者尝试用NORTON的磁盘医生NDD4.5版本检测硬盘,开始NDD无法检测而退出。后来,再键入NDD强行检测硬盘,根据屏幕上的提示信息,依次回答,退出后发现硬盘中只有前面的DOS子目录未发现问题,后面的WPS子目录,TOOLS子目录全部损坏,现经NDD处理变为许多文件,将它们删除后,再用DIR显示目录和CHKDISK/F,则故障消除。再用SYSC:方法为硬盘传送DOS系统,重新热启动,则硬盘能正确引导DOS系统。
        【故障现象5】硬盘不能启动,屏幕上显示“Missing Operating System”信息后而死机。
        出现这种故障的原因可能有如下几种:
        (1)硬盘类型设置不正确或未设置硬盘,此时,可重新启动进入ROM CMOS SETUP中重新设置与硬盘相同的类型即可。
        (2)系统引导标志被修改了。硬盘正确引导的标志是55AA(在主引导记录中的最后两个字节上),可调用PCTOOLS中的E功能修改或用NORTON中的Diagnosedisk功能恢复引导标志。另外,可用DEBUG工具恢复,其方法如下:
        C:》DEBUG
        -A100
        100MOVAX,0201  ;读引导记录操作
        103MOVBX,0200
        106MOVCX,0001
        109MOVDX,0080
        10CINT13
        10EINT20
        110<CR>
        -G=100
        -E3FE55AA  ;修改引导标志为55AA
        -A100
        100MOVAX,0301  ;写操作
        103<CR>
        -G=100
        -Q
        (3)若分区信息存在,用上述方法不能解决的要对硬盘进行高级格式化处理。
        (4)若分区信息丢失,可用NDD或FDISK恢复分区信息。
        【故障现象6】硬盘不能启动,屏幕提示:
        Non-SYSTEM disk or disk error或Disk boot failure
        出现此故障的原因就是缺少系统隐含文件IBMBIO.COM,IBMDOS.COM或IO.SYS或MSDOS.SYS或这些隐含文件已经损坏。可用SYSC:方法传送DOS系统到硬盘中即可消除故障。
        【故障现象7】在AST286微机启动时,出现“C:drive error”或“CMOS configuration check error”。此故障是由于CMOS中硬盘类型设置有误引起的,在兼容机上大硬盘(如超过40MB以上的硬盘)有很多不是标准类型,一般为47或98,99自定义类型,若自定义类型中的有关参数,如磁道数、磁头数、扇区数等有错,则均会出现以上错误提示。现在CMOS SETUP中均有自动检测硬盘参数功能,选择此菜单,一般可获得硬盘正确参数。修改硬盘类型后,故障消除。
        【故障现象8】硬盘不能启动,屏幕显示:
        Bad or missing command interpreter
        故障的发生原因是丢失了命令解释器COMMAND.COM或该文件已经损坏了,此时,可用系统盘启动系统,再将COMMAND.COM拷贝到C盘根目录中或由COMSPEC所指定的子目录中。
        【故障现象9】某微机的硬盘分区表因误用DM软件受到损坏,主分区C盘不能启动,显示为“Can't not load file”信息,而转D盘时则出现“Not ready drive D: Abort,Retry,Fail?”,又转E盘则出现“Invalid Drive Speciation”。此硬盘分区表没有备份,若用Fdisk重新分区,则硬盘中的数据可能将全部丢失。怎么办?
        从上面的现象看,显然是硬盘的分区表信息丢失。在无备份的情况下,一般做法就是对硬盘重新分区,再对每个分区进行FORMAT,但这样做将完全失去硬盘的数据,而且,这样做的工作量是很大,十分麻烦。我试做用Norton工具包中的磁盘医生NDD恢复硬盘的分区表,却意外地发现NDD能将所有硬盘分区恢复过来。在启动系统后,键入NDD/undelete,此时,屏幕上将出现系列提示,最好全部回答Y,则NDD将自动寻找硬盘中所有分区C、D、E。重新启动后,发现一切恢复正常。
        【故障现象10】一台386DX/40兼容机,使用半年后,突然发现机器启动不灵,即有时能启动,有时不能,有时启动顺利,有时启动缓慢。其现象为:开机自检完毕后,有时一直在“Wait......”(等待)状态中,过一段时间后才能启动到C>状态。但有时不能到C>状态,并出现:
        HDD controller failure
        Press <F1> to RESUME
        按F1后,有时可启动。在启动成功的情况下进入WPS或数据库系统FOXBASE+工作状态后,往往会自然死机。但有时过了一段时间自行恢复,有时不能恢复,并出现:
        No ready error writing drive C
        Abort,Retry,Fail?
        此时,按什么键也难起作用了。
        开始以为病毒所致,经用KILL70、CPAV等检查后,一切正常。后怀疑是硬盘文件太零乱,用CHKDISK、NDD、SCANDISK等软件检查,也没有发现什么问题。最后,用PCTOOLS中的M(Map)功能检查仍未发现有“X”块(坏块标记)。
        采用软件的方法检查没有结果,又从硬件入手。经仔细听硬盘运行的声音,发现硬盘转速不稳定,特别是在将要出现故障之前,好象转速一下子急速下降。但用稳压电源后,故障仍然如此。是不是微机的电源有故障呢?用三用表测量,输出也是正常的。后来,又怀疑是多功能卡有问题,但用同型号的代替后,故障依然如此。经过上面操作后,笔者断定故障出在硬盘本身。为弄清具体问题,用QAPLUS对硬盘进行全面的检测,发现如下错误信息:
        Random cylinder accesstest failed
        Linear Cylinder accesstest failed
        即随机和线性存取信息故障,并指出故障的具体柱面和磁头数。说明硬盘上有物理性损坏区域,使硬盘在存取数据过程中出现故障现象。
        笔者用PCTOOLS8.0的DISKFIX.EXE工具修复该硬盘的故障。具体操作如下:
        A>DISKFIX
        出现以下几个菜单选择:
        1.Repairadisk
        2.Surfacescan
        3.Revitalizeadisk
        4.Undoadiskfixrepair
        5.Configureoptions
        6.Advice
        首先运行1,然后运行2,此时发现硬盘有两处“U”标记(故障处),再运行3,退出DISKFIX后,发现故障消除,硬盘的转速正常了。另外,用QAPLUS检测硬盘也通过了。
        【故障现象11】有一台装有一个硬盘的微机,最近又买了一个大容量的硬盘,想加到原来的微机中去,可怎么也安装不上。
        安装双硬盘应注意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正确设置CMOS存储器上有关硬盘配置的信息;
        二是要保证硬盘上跳线的正确性。若把这两个问题解决了,双硬盘就安装完了,重新引导系统就能进入物理盘C和D了。
        首先在CMOS中配置物理盘C和D的类型。在AMIBIOS中选择自定义类型47,再采用主菜单中的AUTODETECTharddisk,由BIOS填入硬盘的有关参数。CMOS中设置好之后,存盘退出,关电源。其次,检查硬盘的电源线和信号联结无误后开始设置跳线。硬盘在出厂时,一般都处理在单硬盘的位置,即C盘。要连接双硬盘,则要修改跳线位置。一般说来,不同厂家生产的硬盘,跳线方法不太一样,所以在安装双硬盘时,一定要注意这个问题,最好两个硬盘是同一厂家的产品,另外还应有一份硬盘说明书。下面以Seagate的ST3290系列为例,说明安装双硬盘的方法。该系列硬盘的线路板有一个双排的8针跳线块(见下图1),不同跳线位置的工作方式如图2。从图2可看出,Seagate的ST3290系列的硬盘在连接成双硬盘时,主、从硬盘均跳线,这一点要注意。  CONNERCP3200在装成双硬盘时也有类似要求,但跳线不太一样。
        1 3 5 7. . . .2 4 6 8. . . .
        __→硬盘指示灯的前方位置看
        图1
        .. .. .. .. 驱动器为主驱动器,没有从驱动器
        .. .. .. .. 驱动器为有从驱动器时的主驱动器位置
        .. .. .. .. 驱动器为有从驱动器时的主驱动器位置
        .. .. .. .. 保留位置
        .. .. .. .. 厂家测试用(用户不要使用)
        图2
        【故障现象12】一块486SLC/40主板,配Quantum硬盘(容量270MB),装配完成后开机检测,发现屏幕显示硬盘驱动器错误,机器不能从硬盘启动。
        因为硬盘在安装前测试过,没有问题,所以拆去IDE多功能卡,另换一块好卡,安装好后再测,显示还是硬盘驱动器错误,这时怀疑硬盘在安装时碰伤,但是拆下硬盘在另一台计算机(机型为386DX/40)一试,硬盘启动正常,用另一个型号为CONNER,容量为170MB的硬盘接上,启动正常,没有问题。当时认为486主板兼容性差,准备另换一块主板。后来,在一次偶然开机时觉得硬盘启动时,声音有点异常,这时突然意识到可能是电源问题,更换另一台电源,联机测试一切正常,原因是这种机箱所配置的电源功率太小,装486主板大容量硬盘不行,因此,碰到这样问题,用户不妨换一个机箱试一试。
        【故障现象13】CIC386兼容机开机后,硬盘发出刺耳的“咝咝”声。
        该故障的原因主要是硬盘主轴电机缺油。将硬盘卸下,即可看到硬盘驱动器主轴电机上有一个刹车片,轻轻将刹车片抬起,并在主轴电机上滴几点机油即可排除此故障。
        【故障现象14】一台Super AT 286微机(硬盘40MB)从甲地搬迁到乙地,安装完好开机一试,显示器有反应,且有白光闪烁一下(正常启动时的现象),随即漆黑一片,无任何显示(以后每次开机均是同样的现象,说明显示器无问题),主机此时发出有规律的尖叫声,然后就寂静无声。
        从上面的现象看,似乎是显示适配器卡有问题,重新拔下来再插一下,开机一试,显示器显示正常,但自检一过,就出现如下提示:
        Hdd controller failure
        press <F1> to RESUME
        依照提示的要求,按下F1键,过几秒钟,显示器上部出现该机各种参数配置的长框图(这是每次开机都有的,经查各种参数的设置符合用机的规定),框图左下角紧接着出现如下提示:
        drive not ready error
        Insert boot diskette in A:
        Press any key when ready
        当按照上述的提示,在A驱动器中插入DOS引导盘后,按下任意键,则软盘被引导成功,可进入A>或B>状态,一旦转换到C>状态,则又出现如下提示信息:
        Invalid drive specification(无效的驱动器说明符)
        至此,不管使用何种软件,都无法找到C盘(即硬盘),根据上述情况,试着用NDD、QAPLUS等各种工具对C盘进行检测,均无法访问到C盘,进而怀疑是软、硬驱适配器卡有问题(该机软、硬驱适配器卡是做在一块板上的),接着采用替换法,用另以一台同类型的SuperAT286微机的软、硬驱适配器卡,替换原机上的软、硬驱适配器卡,重新冷启动后,故障依旧。
        以上情况表明,原机的软、硬驱适配器卡没有问题,这就进一步说明:问题的焦点可能已集中在硬盘和电源电缆联结线上(四根线一组),于是,可采用以下步骤来排除故障。
        首先,确定原机硬盘是否有问题(因为机器是被搬过的,所以,怀疑硬盘有可能被划伤),卸下硬盘,将它换到其它同类型微机上,开机后一切正常,证实原机的硬盘是没有问题的。
        其次,检查硬盘电源电缆联结线,结果发现硬驱电源电缆联接线是由两段组合的,问题恰恰就出现在该接合部的联结器插头和插座上,联接器插头有三根线(共四根线)从后尾部脱开,但没有完全脱落,不过用肉眼能看得非常清楚。将联接器插头脱落的三根线重新固定插牢,然后再插在插座上,重新开机,故障已被排除。
        【故障现象15】某一台微机配40MB(CP3100型)硬盘,能启动DOS,但读写文件相当困难,频繁出现如下提示信息:
        Sector not found error reading drive C
        Sector not found error writing drive C
        此故障是由于硬盘存在许多坏扇区,使系统无法正常读写。笔者首先用以下测试软件诊断该硬盘:
        (1)使用DM软件进行低级格式化;
        (2)用DOS3.30的FDISK重做分区,将C盘主分区只分配数百KB(仅存放引导DOS和系统文件等),其余空间扩展分区按3.3MB分为10个逻辑盘(D-O);
        (3)对每个逻辑盘进行高级格式化,并进行读写测试;
        (4)用PCTOOLS6.0以上版本的DISKFIX工具中的Surface scan表面扫描硬盘每个逻辑盘;
        (5)反复执行(3)、(4),并使用PCTOOLS中的磁盘映象MAP查看坏区分布情况。经过以上诊断,发现在硬盘扩展分区D、E两逻辑盘中,已经发生大面积区域表面损坏,导致磁头无法正确读写,但从F盘开始到最后一个逻辑盘O均未发现物理损坏,经反复读写测试均正常。从上面诊断中可知,硬盘的绝对空间1M-8M处已经物理损坏,而0M-1M和8M-40M之间的物理空间正常,这样就为修复此硬盘提供了可能性。下面就是修复此硬盘的方法。
        (1)重新用DM对该硬盘分区,将硬盘主分区只分配数百KB给C,以存放DOS和系统文件;
        (2)将9M-40M空间分配给D盘,并分别对C盘和D盘作高级格式化工作。
        (3)使用C盘启动DOS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