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稿打印利弊”之辩

Author: Date: 1994-02-25

        “文稿打印利弊”之辩
        ●裘 强
        打印稿的“三弊”,一一来驳,根本站不住脚,这已有人论证了。在利弊之间,利多于弊;用发展的眼光看,手写的位置终究将被打印稿代替,全球银行业的“无纸”概念就是一个现实的很好的例子。
        打印稿不仅仅是清楚,不仅仅是形式的东西,说到底是思想观念的转变。如果它的好处被大家接受,形成一股潮流,我想那几个“老编”是挡不住的,只有随大流,反之,则将被淹没,此类例子历史上枚不胜举。
        以后计算机业发达,就用不着什么“手写稿”、“打印稿”等“纸上谈兵 ”的东西;通过联网传输,“老编”们只能在屏幕上看稿件,“手写稿”、“打印稿”等将统统扔掉,叫你去争……
        以上仅是一些粗浅的看法,供大家参考。
        
        何愚之有?
        ●李国文
        若是提一个问题,人脑聪明,还是电脑聪明?
        我想,谁都会回答,再智能化的电脑,也是人脑的产物,所以人脑还是要比电脑聪明得多。因为电脑的思维方式,永远是在特定的程序下运行,一旦出现程序以外的变数,便无所适从,不知所云了。人脑的伟大,就在于他有能够迅速应变的能力,智商之高低,经验之多寡,可能有成败得失上的差别,但决不会像电脑被病毒感染那样,不是逻辑混乱,便是一片空白。
        但是,人脑也有其不如电脑的地方,譬如我们在电脑输入了1加1等于2的概念,不论何时何地何种情况,你问电脑的话,这个答案是永远不会改变的。可人就不一样了,或者由于畏惧上司,讨好领导,或者由于有利可图,立功邀赏,或者由于性之所致,胡说八道,或者由于落井下石,歪曲事实;都有可能违心地,瞪着眼睛说瞎话地回答1加1等于1,等于3的。我们若干年来对于这种司空见惯的现象,已经不以为奇了。
        电脑不会干这个,在忠诚记录方面,电脑的信誉比人脑要高。
        而且,人类还有一种根深蒂固的毛病,就是自我设限,自己给自己划定一个框框,然后把自己束缚在这里面,不敢越雷池一步。电脑就没有这种作茧自缚的弱点,它不在乎谁的嘴大,谁的嘴小,谁的官大,谁的嗓门大,谁的嗓门小,谁的话说了算,谁的话说了不算,不像人类总是要把自己的手脚,因为别的比他更强的人的高兴和不高兴的缘故而捆起来。
        话谈到正题上来,中国电脑的普及,很大程度在于解决了汉字输入的难点以后,才有今天这样一个蓬勃发展的局面。但是令人百思不得其解的一问题,不知为什么?一个无比完整的汉语系统,在汉卡里只剩下6763个常用汉字。现在很难说这个简略,对汉字文化来说,是促进呢?还是促退?一般来说,字词的量和文化的进展是成正比的。
        字和词的大发展,大丰富,是人类进步的象征,愈原始愈落后的民族,字和词的数量也愈少,人类老祖宗在上古时期,结绳记事,那符号就少得可怜了。可《康熙字典》收字49030个,《辞海》收字16534个,到了电脑时代,缩至6763个字,我想对我们这样一个拥有五千年文明历史的古国,一个十二亿人口的,进行现代化建设的大国,这数量显然是极不相称的,也是远远不足以表达日新月异,万千气象的现实。
        这6763个字的限制,就有些让人惶惑了。据说,当然也未必可信,是一个什么委员会规定的,如果确是如此,大概是前面说的那种自我设限的毛病作怪了。
        其实,在日常生活中,在报章杂志中,在海内外文化交流中,在古藉广泛流传中,谁也没有按照这个委员会的要求,只使用这6763个汉字。而不许超过6763个汉字以外的字存在,是根本不可能的事。字词只有越用越多,而无越用越少的道理。
        那么,既然不可能,而且永远不可能通过一项法令,强行禁止非常用字,那么,对那些出现频率不高,但又确实并非完全死亡的,而且还有需要,还在使用的汉字,就应该在电脑中存在。即使将《辞海》的16534个字,全部输入电脑,也不会占去太多的空间。我弄不懂,为什么委员会也好,汉卡制作者也好,一定要给自己划地为牢,非这6763个字不可?存心不给人方便,执拗地要求使用电脑的人,自己去一个个地造字?而造字之难,连职业电脑工作者,都望而生畏。
        人们看重电脑,是其便捷,现在却是在造字时麻烦不已,苦恼重重。
        我不禁思索,假如把《辞海》那一万多字放在电脑里,你我方便,大家方便,岂不是一件阿弥陀佛的好事么?为什么死守着6763,多一个字也不敢加呢?而且这样做,绝对是人人称善,决不会有什么负面反应的,不知为什么何乐不为呢?
        想到这里,也只有感叹:人啊人,真是何愚之有啊!
        
        作者简介
        李国文  著名作家,原《小说选刊》主编,代表作有《花园街五号》等?
        
        文稿打印利多于弊
        ●李湘湘
        读了贵报94年第一期《玩家沙龙》所刊“‘老编'不喜打印稿”一文,觉得那位“老编”的看法有失偏颇。笔者亦从事编辑工作,平时阅稿常为某些人龙飞凤舞的“手写体”所困扰,小则误工,大则误事。随着电脑的普及,来稿中开始出现漂亮的打印稿,无论从观感上或处理效率上来看,都令“手写体”相形见绌。本人业余也爬爬格子,亦深知抄稿之累,目前则正在“啃”五笔字型,指望着早日“换笔”。无论作为编者还是作者,本人都赞成文稿打印,利人利已,何乐不为?
        至于那位“老编”所虑的打印稿之“三弊”,笔者细想之下,另有看法。
        若说“一稿多投”,并非是电脑出现后才有的现象,此及个人品行问题而非技术问题。有心“多投”者,凭手写照样可以“遍地开花”;不屑此举者,电脑和打印机不会使他改变品性。
        再谈“手写体”体现“人性才华”一说。“手写体”固然有亲切感,电脑固然冷冰冰,但从整体工作效率来看,如前所述,两种书写方式的长短是一目了然的。有一得必有一失,得失尽在各人取舍之间。爱展示“人性才华”者尽可照旧挥洒,甘由电脑“俗物”代庖者亦可自得其乐,反正报刊上最终出来的都是“没商量“的印刷体。
        最后讲到文责,确不可忽视。国人历来看重“真迹”,动辄以“白纸黑字”为凭。可是君不见如今大千世界,多少公文、契约往来都是电脑和打印机的产物?单就经济领域而言,贸易往来、金融业务的哪一纸单据上不是压着人们的金钱、信誉、法律责任……其份量比之“文责”有过之而无不及,但仍是以打印稿居多。出于对文责的重视,大可要求作者仿效经济文书,在打印稿的后面亲笔“签字划押”,举手之劳便可解决文责问题。
        说到底,技术进步的潮流是大势所趋。相信文稿打印会被越来越多的作者和编者接受?
        
        向李国文、朱永锴先生介绍些情况
        ●北京中易电子公司总经理  蓝德康
        看了贵报3月18日第一版刊登的著名作家李国文先生的“何愚之有”的文章。又看了4月22日的第一版刊登的朱永锴教授的文章。我觉得李先生的文章有些道理,也有些误会。朱先生的文章,颇具大气,论据也失确切。
        首先,现在的6763个汉字的电脑字库不够用。这是用电脑作汉字文章的人所共知的。用造字软件临时造字,既费事,又不规范。所以我国专家受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和国际电工组织IEC委托,成立了通用中文代码国际联合会(简称ACCC)。从1988年起,联合日本、韩国、台湾、香港、新加坡等中文信息处理和文字专家,共同制定ISO 10646C.J.K的国际汉字标准。在各国专家的积极努力下,92年元月,提出了标准文本共20902个汉字(包括日本和韩国汉字)及对应内码(建议本)。此标准文本,92年5月被ISO评审会通过。正式做为国际标准在世界通用。可是,才通过不久,台湾和国内的专家又提出,20902个汉字还不够用,建议再增加8000字作为副本。现在,这8000字建议稿也确定下来了。这说明朱先生说的6763电脑字库足够了,差的是多么远。
        国家技术监督局和国家语委早在80年代初为了日益上升的电脑输入汉字的需要,匆忙制定了GB2312_80国际6763个常用汉字和内码。只是为有个标准,大家统一使用。避免由于不统一而带来的许多麻烦。但是,并不是说禁止使用6763以外的字。也并不是划地为牢。这是李先生的误会。国家技术官员们并不那么愚。从80年代后期,国家语委和国家技术监督局的官员就在酝酿建立中国电脑大汉字库。后来把研制任务下达给了中国标准技术开发公司。92年4月14日,国家技术监督局召开新闻发布会,向国内外宣告,我国世界最大的汉字字符集__6万电脑汉字汉字库建成!将为中文信息事业的发展,产生重要的深远影响!同时宣布,6万汉字用我国著名文字学家郑易里教授的《郑码》编码。在新闻发布会上《郑码》操作员只用4键就从6万汉字中迅速、准确地检索出任一汉字,与会专家皆称“奇迹”!这些情况,当时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央电视台等都做了报导。
        现实生活中,也的确觉得6763个汉字不够用,作家不必说,现在的户籍管理,就常有6763字以外的姓名、地名要用,银行电脑储蓄也为这苦恼,科研单位更不必说,古籍整理几乎因字不够而一筹莫展。电脑业界的有识之士,早就注意到这一点,现在符合ISO 10646C.J.K国际标准的20902个汉字的产品,6月份就可上市。而且全部是用曲线描绘汉字轮郭的PostScript字型,并配以强大图形、图像、电子表格、数据库、网络等功能,操作系统国际通用。6万汉字的产品何时推出?由于投资大,有一定难度,用户较少,推出的时间还要靠后些,但国家语委已经委托有关单位在做这项工作了。
        
        小庸的陋见
        ●泰安  小庸
        愚哥:
        新年好吗?我非常好玩,也很喜欢您主持的“玩家沙龙”。现就一月七日的“老编”不喜欢打印稿发表一下自己的陋见:
        电脑打印文稿确实如“愚哥”所说清且爽。它受某些报的“老编”报以“白眼”也不是没有道理。但我觉得大函复印件的要点一、二、三,说得是否有些严重点了。我认为电脑打印文稿的主要缺点就是减少了“老编”与“小作”之间的沟通,中国有句俗语叫见字如面,手写稿是“小作”的情感流露,是用心和血写成的,是沟通编者与读者的重要桥梁。通过稿上的字字句句可以了解到作者很多东西,这是打印稿所无法比拟的。另外,在字体上,有写得漂亮的也可以相互借鉴,取长补短。
        以上,不知是否妥当,请“愚哥”及全体《电脑报》的热心读者给予批评指正。
        此致
        敬礼!
        泰安  小愚
        和李国文先生商榷一个观点
        ●朱永锴
        编者按:李国文先生从一个作家的角度谈谈自己对电脑汉字库的看法以后,本报陆续收到一些不同意见的来稿,今本着“百家争呜”的原则,予以选编发表,以供读者参考。
        读了3月18日《电脑报》第一版上著名作家李国文先生的《何愚之有》,我想到,李先生对于汉字的字和词汇有一些误解。
        《康熙字典》里收的“字”,共有47025个(不是李先生说的“49030”),如今至少有三分之二以上已经不用了;《辞海》共收单字14872个(不是李先生说的“16534个”)其中包括大批的繁体字、异体字和冷僻字,也用不上了。我们平常说话或写文章时,最小的意义单位是词,而不是字。我们赞扬一个人文章写得好、口语表达生动,总是说他词汇丰富,没有人说“字汇丰富”的。孔乙已倒是掌握不少字,他连茴香豆的“茴”字有四种写法都知道,可是他的词汇却十分贫乏,只会反复地说什么“不多不多”、“多乎哉?不多也”之类的话!
        李先生对“一个什么委员会”不满意,认为这个委员会在限制他的自由,这又是一个大误解。李先生所说的委员会就是“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简称“国家语委”),是政府的职能部门。它倒确实是为我们的语言文字的规范化做了很多实实在在的科学工作。别的不说,早在七十年代它曾组织和动员了许多单位的专家和技术人员,完成了汉字查频的繁重任务。根据政治论文、文学艺术、新闻通讯、科学技术及它们的综合资料,统计出现代汉字使用的总数为6400个左右,而在各类文章中篇幅一半、概率最高的常汉字(如:“的”、“是”、“这”、“不”、“和”、“人”、“在”等),文学艺术类只有96个,政治论文类只有102个,新闻通讯类只有133个,科学技术类也不过只有169个。统计资料说明,一个人只要掌握了650个汉字,就能读懂政治论文的90%,而只要掌握3808个汉字,就能读懂文学艺术作品的99.99%。那么,李先生文章里说的汉卡里留有6763个常用汉字是足够用的了。这就比好一个人,只需要住房100平方米,可是分到了200平方米之后,他却说不够住,受到限制了,这合理吗?
        事实说明,我们的字并没有“越用越多”(《汉语大字典》共收字60000个,可是一个文化水平相当高的人,也不过只能识其十分之一),只是词汇越来越丰富了。这正与我们“这样一个拥有五千年文明历史的古国,一个十二亿人口的,进行现代化建设的大国”(照引李先生的原文)非常相称。
        再则,现在许多文字处理软件都提供了“自造字功能,李先生如果确实感到不够用,也可以用这一功能解决冷僻字的输入问题。
        从这种意义上说,6763个汉字的电脑字库足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