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辉煌——比尔.盖茨和微软公司的传奇故事
这十来年,美国的电脑界仿佛成了年青亿万富翁的摇篮。Apple公司的乔布斯、Dell公司的德尔,都是20出头、名不见经传的小青年,眨个眼就登上了亿万富翁的台阶。更神奇的是微软(Microsoft)公司的总裁比尔. 盖茨(Bill Gates),这位一幅娃娃脸的软件奇才,居然成了全美富翁之首。
比尔.盖茨拥有的个人财产,与微软公司股票息息相关。 1991年10月号的福布斯杂志,曾载出全美前400名富翁的排名表,刚满36岁的比尔.盖茨, 以40亿美元的个人财产,位居全美富翁的次席。仅仅过了两个月,在1992年华尔街证券交易所的第一个交易日里,微软公司的股票升至每股114美元,比尔.盖茨的个人财产也随之达到70亿美元。《强动力》(《Hard Drive》)的作者于是感叹:这位曾梦想家家户户都有电脑的湖滨中学的小电脑迷,居然成了全美最富的人。
比尔.盖茨的成功,在美国经济史上创造了两项奇迹。 历来的美国头号富翁都是在家族几代人的遗产基础上再发展而成,而比尔. 盖茨却是在全无家族背景下迅速致富,因而被青年人当作白手起家的楷模和偶像。其次,历来的美国首富不是“石油大王”,就是“钢铁大王”或“汽车大王”,都可以说“硬件大王”。而比尔.盖茨却是全美乃至全世界第一位“软件大王”,他第一次使软件成了可带来巨富的点金术,他创造了软件之辉煌。
和比尔.盖茨的名字紧紧连在一起的是微软(微型软件)公司。 微软公司是比尔、盖茨演出的舞台,比尔.盖茨是微软公司的灵魂。1972年,16岁的比尔.盖茨和他中学的同学与密友保罗. 艾伦创办了微软公司的前身交通数据公司(Trof-O-Data)。没有人会想到,两个小孩子的公司会在20年后变成一家拥有一万多雇员的跨国公司,早已稳坐世界头号软件公司的金交椅。
美国人曾把蓝色巨人IBM公司称为IBM帝国。这家巨型公司曾在电脑硬件领域内创造出无数辉煌。不过,近年来,IBM公司面临困境,这家曾经是高赢利率的公司也开始出现亏损。而微软这家“不生产电脑的电脑公司”却奇迹般地崛起,在美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电脑硬件厂商竞争激烈、经营惨淡的情况下,不断推出象DOS、Windows这样的优秀软件打开了市场,建立起一个拥有数以亿计用户的微软世界__人们已把这个世界称为微软帝国。Microsoft的标志充斥世界的每个角落,形成汹涌澎湃的软件大潮。
总之,比尔.盖茨和微软公司的崛起,代表电脑发展史上一个新时代来临, 软件成了带动电脑业前进的火车头。这,正是一篇传奇故事的纲要。详细的故事, 且听我从头说起。
关于比尔.盖茨的早年,郑园先生曾在《软件奇才比尔.盖茨》中介绍过(连载于《电脑报》试刊2-5期,收入《电脑报》1992年合订本--编者),这里,再作点补充。
比尔.盖茨于1955年10月28日出生于美国西北角临太平洋的西雅图市。 他父亲是律师,母亲是教师。虽然父母亲都是受人尊敬的知识分子,但却不能说具有天才级的智商,所以,那种认为天才代代相传的血统论神话,在盖茨家是说不住脚。孩提时代的比尔.盖茨比较内向,爱一个人呆在房间里,“象个隐士”。读书后, 他在数学方面很有天赋,但也不能说是全美出类拔萃的英俊少年,因为被称为“中学诺贝尔奖”的全美科学人材选拔赛年复一年举行,比尔.盖茨却未入选。 幸运的是,他就读的中学颇不平凡。
西雅图市内的华盛顿湖畔,有一所湖滨中学(Lakeside School)。这所学校现在知名度很高了。有人称为“微软的摇蓝”。1968年,当盖茨进入湖滨中学的第一年,学校装上了PDP-10小型机的终端,今天,中学有电脑已很普遍。但在那时,它却是全美最初的一批有电脑(仅仅是终端)的中学,如凤毛麟角。正是这一点,铸就了盖茨的未来。
湖滨中学的计算机房很快成了吸引一些聪明学生的磁场。在这群学生中,有13岁的比尔.盖茨,还有比他高两年级的15岁的保尔.艾伦,两个少年成了莫逆之交,直至今天,他们后来创办了全美最成功的公司__徽软公司。
比尔.盖茨这群孩子很快成了超级电脑迷,他们不满足于学校有限的上机时间, 所以,当西雅图计算机中心公司(Computer canter Corpration,盖茨称为“C3公司”)同意小电脑迷们在那儿义务工作时, 这群孩子感到受宠若惊了。
盖茨他们的任务是为C3公司的PDP-10机软件找错, 这个任务他们完成得很漂亮,甚至远远超过了公司的期望。小孩子们学电脑的潜力如此之大,他们很快破译了电脑的安全密码并居然修改了机内重要文件,以便减少记录他们的用机时间,结果受到停止使用电脑六周的惩罚。比尔.盖茨并未因此而停步,后来, 他又侵入了层层设施的赛伯电脑网。在湖滨中学和“C3”公司,盖茨还学到很多电脑知识,比如后来他一直引为自豪的对BASIC语言的精湛见解,实际上源于这一时代。盖茨在软件方面的才能,这时已显露出来了。
1972年,还在湖滨中学读书的比尔.盖茨与保尔.艾伦办起了一个公司,他们称之为交通数据公司,公司算不上成功,但毕竟还谈成了一些生意,总收入大约有2万美元,对还是学生的他们,这已经是很不容易的了。后来,他们两人又受邀参加了TRW公司的软件开发工作,年薪定为3万美元,这工资不算低,说明人家已经把他们当成软件专家了,这时,盖茨才17岁。
尽管有这些成功,但这一时期的比尔.盖茨, 也许还没有意识到他会以软件作为毕生事业。不少人青少年时代兴趣和爱好,往往到成年就成了褪色的昔日回忆。再说,家里也没有太认真地对待他在软件方面的才能,他们希望盖茨子继父业,成为一位律师。
1973年秋天,比尔.盖茨进入美国最有名望的哈佛大学,主修法律。 在哈佛的才子丛中,盖茨似乎是难以出人头地了。不过,在哈佛校园外,电脑界还在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又给盖茨带来新的希望。?
本世纪70年代初,是电脑发展史上的一道分水岭。在此之前,电脑高贵而神秘,为政府、大公司等专有,百姓无从问津。我国著名计算机教育家谭浩强教授曾对笔者说过:“要把计算机从专家手中解放出来,变成群众手中的锐利武器。”此话虽是针对80年代中国而言,但却完全可借来说明当年美国的情况。
1971年,“计算机解放”的伟大革命在美国开始了。这年,Intel公司制造出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微处理器。这指甲壳大小的芯片,石破天惊地开创了电脑发展史的新纪元,也改变了比尔·盖茨的人生轨道,把他从哈佛大学法学院又拉回到电脑世界。就连微软公司的名字,也是这场革命的产物,这些当然是后话了。
微处理器的发明,使制造微电脑变得简单起来。人人都拥有自己的电脑__个人电脑,已经变得可能了。奇怪的是,在整个70年代,世界上最有实力的大电脑公司,如IBM、DEC、HP等,仿佛偏偏对个人电脑视而不见,倒让一帮业余电脑爱好者起于草莽,抢先夺取了个人电脑的王位。业余电脑爱好者最大的群体,数硅谷的“土制电脑俱乐部”(Homebrew Computer Club,也称“家制电脑俱乐部”)。后来咤叱风云的Apple电脑,就是出自该俱乐部成员之手。在Apple电脑之前称王的,则是阿尔塔(Altair,意即牛郎星)电脑。
阿尔塔电脑第一次露面,是在1975年1月《大众无线电》杂志封面上。它的发明者,是微型仪器遥测系统(MITS)公司的老板罗伯茨,它是世界上第一台个人电脑。
实事求是地说,基本型的阿尔塔电脑功能实在太差,远不能与今天的单板机相比。但它当时的价格实在是太诱人了__只要297美元。这价格低廉得几乎使人不敢相信,因为仅其中的一块Intel8080芯片,就值360美元,而当时的电脑,很少有一万美元以下一台的。所以,阿尔塔电脑的广告一登出,立刻引起轰动。
比尔·盖茨这时正在波士顿的哈佛大学读书,保尔·艾伦也从西雅图转学到波士顿。1975年1月一个寒冬的早晨,艾伦走过哈佛广场,一眼瞧见登有阿尔塔电脑的《大众无线电》杂志封面,上面的广告词是:“突破!世界上第一台可与商用型电脑媲美的小型手提式电脑__阿尔塔8800。”他为这一消息所震动,于是飞跑去找到盖茨,手中挥动着杂志说:“我早就对你说过,这一天会到来的!我们快错过机会了。”原来,盖茨和艾伦也曾买过第一批8008微处理器,用它搞成了自己的电脑,甚至还为8008编写过BASIC解释程序。可惜这一切后来半途而废。现在,看到人家的成功,盖茨十分激动,他觉得,机会再次来临,不能再放过它。于是,盖茨果断地从波士顿给远在新墨西哥首府阿尔伯克基的罗伯茨打电话,说他们是西雅图交通数据公司的,已经为阿尔塔开发成功了BASIC语言解释程序,问罗伯茨感不感兴趣。罗伯茨当然感兴趣,可是他要求“现成的BASIC。”再通话时,他请盖茨和艾伦去演示他们的BASIC语言,盖茨斩钉截铁地答复:“三星期之内,一定送到阿伯克基!”其实,盖茨他们的BASIC语言,此时还是空中楼阁。
? 当比尔·盖茨向罗伯茨许下诺言的时候,他甚至连见也没见过8080微处理器。他给罗伯茨打完电话后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去买一本8080的说明书。如此情况下,要在几周内为阿尔塔机搞出BASIC语言,在旁人看来,有点异想天开了。
BASIC语言是一种很精巧的电脑高级语言。它于1964年5日在美国达特默斯大学问世。其缔造者托马斯·库尔茨(Thomas Kurts)和约翰·肯麦尼(John Kemeny)教授都非寻常之辈,尤其是后者,曾在大名鼎鼎的爱因斯坦和电脑之父冯·诺依曼麾下任助教,说BASIC出自名家之手,一点也不过分。
BASIC的设计颇具匠心,它汲取了FORTRAN和ALGOL两种高级语言的精髓,且避免了两者之烦难,大受初涉电脑界人士的青睐。仅此一点,就确定了它在“解放计算机”革命中的先锋作用。BASIC的全称是Beginners All-Purpose Symbolic(初学者通用符号指令代码),但它后来的发展,突破了初学者的界限,成了雅俗共赏的高级语言。
比尔·盖茨对BASIC一直有一种特殊的感情,这种感情一直持续到现在。1989年,早已成名的比尔·盖茨在纪念BASIC语言诞生25周年之际,曾在《字节》(《Byte》)杂志上自称他至今仍是BASIC的狂热爱好者。为了证明BASIC之树常青,他甚至提出挑战:为解决任何问题,程序员们可选用任何工具编程,而他一定用QUICK BASIC编出同样的程序。在微软公司。还流传这样的笑话:当任务不能如期完成时,人们就说,把任务交给比尔·盖茨,他会在周末用BASIC去完成。盖茨仿佛在BASIC方面有特异功能。
话虽如此,但当年盖茨为阿尔塔开发世界上第一种用于微电脑的BASIC语言时,可以说是备尝艰辛。 手中没有8080芯片,他巧妙地在哈佛的爱肯计算机中心的PDP_10上编制了8080仿真程序,这种仿真软件开发方式,他们后来沿用了6年之久,成为微软公司的一件法宝。
阿尔塔电脑的内存只有4K,限制了BASIC语言的程序长度。盖茨绞尽脑汁,一个字节一个字节地压缩源程序,终于满足了硬件要求。比尔·盖茨的BASIC语言(后来被称为“4KBASIC”)因设计奇巧而大受行家赞赏。
交货的时间一天天逼近了。盖茨和艾伦日夜奋战,深夜,他们几乎是在半睡眠状态下编程。有一次,盖茨打盹,头撞在键盘上,他醒后看一眼屏幕,紧接着就在键盘上输入数据。艾伦认为,盖茨一定有在梦中编程的本领。
就在艾伦乘飞机去阿尔伯克基的前夜,工作还没有最后完成,到凌晨一点,盖茨让艾伦去睡觉。第二天早上,他把录有BASIC语言的纸带交给艾伦。盖茨此刻心中没有把握,他说“谁知道行不行,愿上帝保佑我们交好运。”
艾伦坚信盖茨的能力,不过,飞机在阿尔伯克基降落前半小时,艾伦突然发现还缺一个装入程序,赶紧抓过几张废纸写程序,飞机着陆时,程序刚好写完。
当艾伦把BASIC语言装入阿尔塔电脑后的那一瞬间,他紧张得屏住了呼吸。幸运,世界上第一个用于微电脑的BASIC语言一次运行成功。
这一瞬间,钉牢了比尔·盖茨和日后微软公司的路标。
? BASIC语言在阿尔塔电脑上运行成功,给比尔·盖茨很大鼓舞。他感到哈佛大学的生活索然无味了,一个具有挑战性的全新领域在向他遥遥招手。
1975年暑假,比尔·盖茨从波士顿的哈佛校园来到阿尔伯克基。在那里,他和艾伦完成了一件具有历史意义的大事:把交通数据公司(Traf-O-Data)更名为Microsoft(微型软件)公司。新公司的名字很响亮,而且,是两个新词汇 Micro(微型)和Soft(软件)的组合,再贴切不过地表明公司的方向和性质,他们认准了开发微电脑软件是大有可为的事业。
第一次打出公司的新招牌,是1975年8月的事。紧接着,他们以微软公司的名义,与MITS签定了转让BASIC语言的合同。这时,比尔·盖茨在法律方面的家学和哈佛法学院的严格训练小试锋芒,合同订得严密、准确,对微软公司十分有利。比尔·盖茨的BASIC语言以授权的形式转让给MITS公司,并按每个拷贝收权利金:4K版本BASIC每个拷贝30美元;8K版本BASIC每个拷贝35美元;扩展BASIC每个拷贝60美元。这种按每个拷贝收权利金的软件转让方法在当时很罕见,比尔·盖茨开了先河。他们以此共向MITS收取了18万美元的权利金。
可以作为对比的是,之后不久问世的微电脑的编译型BASIC(盖茨的“4K BASIC”属解释型)转让给以姆赛(IMSAI)公司时,后者获得了无限的发行权而只付出了一台自产8080微电脑和一些外设作为代价,软件开发者尤班克斯还像占了大便宜一样向朋友夸耀:“他们还要给我一台打印机呢!”对同一类软件产品,价值观如此不同,可见比尔·盖茨的高明。
比尔·盖茨的高明和远见还表现在与非法拷贝者的斗争上。当他的4KBASIC大受欢迎时,非法复制现象也大量出现了。电脑爱好者们喜欢他们BASIC,但却不喜欢付钱给开发者。自由拷贝软件是电脑爱好者们的传统,不为软件付钱似乎已成了天经地义的事。可是,也曾是电脑爱好者的比尔·盖茨却第一次勇敢地向传统提出挑战。他发表了有名的《致电脑爱好者的公开信》,信中把软件的非法拷贝者称为“贼”,并断言:如果不给软件开发者合理报酬,就不会有人去开发真正有用的软件。在软件保护已日趋完善的今天,我们不得不佩服盖茨的敏锐和远见。
比尔·盖茨的微软公司生意不错,但他在哈佛大学的学业还没完。在波士顿和阿尔伯克基之间飞来飞去不是长久之计,1976年底,他毅然从哈佛大学退学,全身心投入了电脑软件的开发工作。
1979年1月,微软公司从阿尔伯克基迁回西雅图,公司的基石深深地埋在故乡的沃土上。
迁址后的微软公司有很大发展,到1979年底,年营业额从上年的一百万美元增加到二百五十万美元,除了他们的BASIC已成了个人电脑的工业标准外,他们还开发了个人电脑的FORTRAN和COBOL语言,手中有了好几种拳头产品。
面对这“莺歌燕舞”的大好形势,志向高远的比尔·盖茨却很不满足。一天,他和艾伦在微软公司的运货卡车上聊天,谈到他们沤心沥血的软件杰作还没有用于第一流的个人电脑上,盖茨就不住地摇头叹息,颇有明珠暗投之感。
不过,皇天不负有心人,一次巨大的机遇已悄悄来临,快要敲响微软之门了。
1980年8月的一天,比尔·盖茨接到一位神秘客人的电话,要他安排会晤。比尔·盖茨打算把会晤时间定在下周,对方却急不可耐地说:他们的人将在两小时以后飞来。
神秘客人是IBM公司的代表,这样急地赶来,比尔·盖茨预感到有大事降临。
会晤还没开始,IBM的代表却要比尔·盖茨先在一份事先准备好的协议上签名。协议的内容似乎有点离奇;要求双方不泄露会谈内容,并要求微软公司保证不向对方谈及自己的机密。仔细一想,IBM实在是精明,微软的点子若为IBM所用,连官司也没法打。IBM这种滴水不漏的自我保护法,使哈佛法学院出身的比尔·盖茨也感到大开眼界。尽管如此,他还是爽快地在文件上签了名,等待IBM公司抖出葫芦里的药。
IBM的代表出示了公司的核心机密。原来,IBM公司终于把目光投向风起云涌的个人电脑市场,决心在这一领域大展雄图。IBM为此成立了一个极秘密的研制小组,执行一个代号为“跳棋计划”的秘密研制项目,研制的产品就是日后大名鼎鼎IBM PC机。为保证成功,研制小组一反IBM万事不求人的封闭传统,选定了一批软、硬件厂商进行合作,微软和Intel公司都是合作候选人之一。
蓝色巨人主动登门谋求合作,真有点不耻下问的精神,这使比尔·盖茨又惊又喜,他决心不放过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
但是,IBM的要求又使比尔·盖茨很为难。IBM虽然对微软公司的BASIC、FORTRAN、COBOL等高级语言感兴趣,但最关心的却是先购买个人电脑的操作系统CP/M,这个操作系统不属于微软所有。
IBM关注CP/M并非偶然。CP/M操作系统的确很优秀,在当时大为走红,已经成了八位个人电脑的工业标准。CP/M是加州的DR(Data Resarch,即数字研究)公司的产品,其开发者基尔代尔教授同时又是解释型BASIC语言的发明者,与比尔·盖茨既是朋友,又是竞争对手。
听说IBM对PC/M感兴趣,比尔·盖茨心中当然不是滋味,不过,他还是耐心解释CP/M的所有权属于基尔代尔,并不失风度地给DR公司打电话,安排IBM的代表第二天与DR公司会谈。IBM PC机最重要的软件合同,眼看就要落到DR公司手中。
这时,戏剧性的场面出现了。当IBM的代表飞到硅谷与DR公司会晤时,DR公司偏偏没有微软公司的远见和热情。DR公司对IBM的来访感到措手不及,尤其是对IBM在会谈前要先签署保密协议的作法存有戒心,认为会损害DR公司的利益,DR公司的律师还要求修改协议。IBM的代表也对DR公司感到很恼火:怎么能还未谈判就怀疑动机呢?话不投机半句多,在这样的气氛下,IBM与DR当然没法签定购买CP/M的合同。DR公司当时也不可能意识到,他们失去了可能是有史以来最大的一笔软件合同。
第二天,当IBM的代表又飞回西雅图时,微软公司的机遇失而复得了。IBM与微软公司洽谈了购买IBM PC机操作系统及几种高级语言的一揽子合同。微软公司的操作系统(后来称为PC_DOS或MS_DOS)从此将崛起,而曾为一代天骄的CP/M将不可避免地走向衰落了? 1980年11月,微软公司终于与IBM公司正式签定合同,微软公司发展史上新的一页翻开了。
合同的第一项订货正是操作系统。操作系统软件在电脑中的作用,尤如乐团中的指挥。只有在高明的乐团指挥手下,电脑的软硬件才会协调工作,奏出美妙的电脑乐章。IBM最不放心的是微软能否找到高明的乐团指挥__优秀的操作系统。
比尔·盖茨胸有成竹,他知道,就在西雅图市,有一种可以替代CP/M的操作系统SCP_DOS。他想在SCP_DOS的基础上开发。
SCP_DOS是SCP(Seattle Computer Products即西雅图计算机产品)公司为8086微处理器开发的十六位机的操作系统,其开发者蒂姆·帕特森(Tim Patterson)与比尔·盖茨也很熟悉,估计微软公司购买SCP_DOS问题不大。
果然,微软公司与SCP公司谈判异常顺利,微软公司取得了SCP_DOS的权利。微软公司为SCP_DOS究竟花了多少钱,至今未见披露,成了电脑史上的一个谜。但据说总金额不到10万美元,有人甚至说只花了5万美元。这点钱,与MS_DOS后来为微软带来的亿万财富相比,可以说是沧海一粟。
不过,SCP_DOS与MS_DOS还不能说就是一回事。为了把SCP_DOS改造成日后叱咤风云的MS_DOS,比尔·盖茨和微软公司投入了大量的精力。例如SCP_DOS只支持8英寸软盘驱动器,而IBM PC要求MS_DOS支持5.25英寸软盘,于是原有的驱动器程序只好推倒重来,这样的例子,在DOS改写中不少。
而且,为IBM公司开发软件是异常艰难的苦差事。IBM公司对质量要求极高,规矩也太多。就拿保密工作来说,几乎让比尔·盖茨他们受不了。盖茨和同事们关在西雅图国家银行大厦十八层的一间小房子里开发软件,IBM仍不放心,又送来专用保密锁,还要求整天不许开门。小房间没有窗户和通风设备,室内温度高达38℃。这样的条件下为IBM干活,恐怕是比尔·盖茨他们从未享受过的“高规格待遇”。
IBM的活儿又急得要命。IBM PC的研制周期定为一年,而当时施乐公司的Star电脑研制周期为三年半,惠普公司的HP_85研制周期为四年。盖茨接手IBM的任务时,时间上已晚了3个月。为了抢时间,比尔·盖茨和微软公司的人又演出了加班加点的拿手好戏。西雅图多雪,微软公司的许多人都是滑雪迷,可是在1980年冬天,滑雪活动悄悄取消了。就连观看航天飞机发射这样的大事,比尔·盖茨也想取消。后来,他勉强同意提前完成任务才能去参观。于是比尔·盖茨手下的工作狂们一连几天不离开办公室,终于在赴佛罗里达州肯尼迪角的飞机起飞前完成任务,如愿以偿。
不过,话说回来。微软也正是在与IBM的合作中学到了不少东西,为自己走向辉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981年8月12日,IBM公司向全世界宣布80年代电脑界最大的一项新闻:新一代个人电脑IBM PC问世了。
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随着IBM PC机一起销售的PC_DOS(即MS_DOS)及一系列的微软公司的软件,迅速进入一个无限广阔的大市场? 微软公司首次推出的MS_DOS 1.0版应该说还是幼稚之作。程序不大,只有4000行代码(DOS 2.0为20000行,DOS 3.0为40000行),功能远不能与后来的DOS版本相比。但它确实又是微软公司的力作,是当时最杰出的个人电脑操作系统。当时,与DOS 1.0版联袂演出的IBM PC机,刚出台时内存只有64K,还不能挂硬盘呢。所以,MS_DOS大发利市,每个拷贝60美元,两年内随IBM PC机卖了50万套。
原来为CP/M操作系统开发软件的厂商,眼看城头易帜,赶紧掉帆转舵,向MS_DOS靠拢。而IBM PC软、硬件都采用了开放系统,为之开发应用软件又特别顺手。于是,为MS_DOS开发的应用软件迅速达到数千种上之多。MS_DOS也就顺理成章地成了个人电脑操作系统的工业标准,当然也成了微软公司打开财富之门的金钥匙。曾经八面威风的CP/M,则不大有人提起了。
说MS_DOS是借了IBM PC之东风,此话有道理;但说微软完全靠IBM起家,则有失偏颇。事实上,如歌词所唱,IBM PC的军功章里,有IBM一半,也有微软一半。尤其是比尔·盖茨的才华,为IBM PC的成功起了很关键的作用。例如,不用8位微处理器而用先进的16位8086微处理器、采用开放系统等,都是比尔·盖茨的主意。这两点,正是IBM PC成功的重要因素。
IBM PC的问世,使风起云涌的个人电脑市场变得如火如荼。1983年1月,一贯在封面上刊出新闻人物的美国《时代》周刊,居然破天荒地把封面人物的殊荣给予一台机器__微电脑。可见当时的美国,公众对个人电脑热度之高。
正是在这滚滚热浪中,IBM PC兼容机堂而皇之地登场了。1982年11月,电脑界的黑马Compaq公司率先推出了IBM PC兼容机。所谓兼容,是指软件与IBM PC兼容,最核心的问题是使用MS_DOS操作系统。有了这一点,IBM PC机的全部软件,在Compaq机上都可以通行无阻。
搞兼容机,实在是天才的发明。既然IBM PC机如此红火,既然它的软硬件都是开放系统,不去“兼容”它一下,真是放走了千载难逢的商机!果然,Compaq_炮打红,一连刷新了美国经济史上好几项记录:开张一年内销售额超过一亿美元,三年内进入《幸福》五百家(靠Apple-Ⅱ暴发的Apple公司,进入《幸福》五百家也用了五年)。
紧随Compaq,IBM PC兼容机厂家如雨后春笋,竟成了浩浩荡荡的世界性潮流。对此,几家欢乐几家愁。眼看质优价廉的PC兼容机迅速抢占了IBM PC原装机的市场,IBM公司自然是叫苦不迭。而比尔·盖茨和微软公司则心花怒放,差点笑出声来。PC兼容机都要使用MS_DOS,这使MS_DOS和基于MS_DOS的应用软件市场,如大海般宽阔。至今,MS_DOS已卖出三千多万套,如加上盗版的软件,至少上亿套MS_DOS在全世界运行。比尔·盖茨的梦想变成了现实。
1984年,是比尔·盖茨和微软公司丰收的一年。除了MS_DOS(这时已推出了3.1版了)这镇山之宝外,还有Pascal、C、Word、GW-BASIC等一大批软件畅销。公司的营业额超过一亿美元,登上头号软件公司的交椅。更引人注目的是,这年4月,比尔·盖茨上了《时代》杂志封面,此刻,他离而立之年还有两年呢。英姿风发的比尔·盖茨,正向更高目标迈进? 微软公司的第二件战略武器是Windows(窗口、视窗)软件。进入90年代,微软的Windows又成个人电脑软件的头号明星,连MS-DOS都暗然失色了。
Windows走红的原因很简单,主要在于它采用了GUI(Graphics User Interface,图形用户接口)技术。用过Windows的人都有一种愉快感。不须记那些复杂的DOS操作命令,只要动动手中鼠标器,在屏幕上那些形象的标识图形中选选,弹指之间,操作就完成。易学易用,如同操作“傻瓜电脑”。Windows的这些神奇功能,与GUI有关。
与MS_MOS一样,Windows也是比尔·盖茨借用他山之石开发出的杰出软件,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件瑰宝。而且,Windows的开发过程漫长而曲折,可以说是十年磨一剑。
70年代初,施乐公司在硅谷办了一个很有名的研究机构,叫做PARC(Palo Alto Research Center,帕洛阿尔托研究中心)。此为藏龙卧虎之地,世界级的发明拥有多项。其中的Smalltalk语言,正是Windows的鼻祖。在Smalltalk支持下,鼠标器可在屏幕上移动和选择若干个窗口图形。这是十分美妙的GUI技术,可惜,PARC的学究们不知让它大展雄图。
伯乐终于出现了。1979年10月,史蒂夫·乔布斯(Steve Jobs)慕名到PARC参观。这位Apple公司的创始人,人虽年轻,眼力却不凡。他一眼看出Smalltalk是革命性的技术,图形按口将造就新一代个人电脑。
翌年三月,乔布斯在密执安的一次会上,介绍了他在PARC的见闻,并鼓吹主要以图形方式工作的未来电脑。乔布斯的一席话说得台下的比尔·盖茨如痴如醉,他看到了个人电脑软件的远景。不久,比尔·盖茨和乔布斯敲定了一项合同:微软公司为Apple公司采用GUI技术的新一代电脑(即后来的Macintosh)开发核心软件。这样看来,Windows的研制几乎与DOS同时起步。而且,比尔·盖茨对开发GUI很有信心。当乔布斯要求微软公司的图形用户接口不得在Macintosh推出后一年内公布时,比尔·盖茨没有答应,而是把时间改在1983年11月,他不想让微软的GUI软件太迟公布。这一更改后来证明不是多余的,Macintosh延宕到1984年1月才推出。
微软公司不露声色地开发GUI软件,不过,这种软件叫什么名字却颇费踌躇。到了1983年5月,实在想不出响亮的名字了,只好随便沿袭惯例定为Micro Windows。谁知,Windows日后大扬其名。
Windows岁月蹉跎。1983年11月,比尔·盖茨专门跑到纽约去宣布Windows问世,并断言一年后它将在90%的采用MS_DOS的PC机上运行。可是,一年过去了,Windows很受冷落。这与PC机硬件有关,也与Windows的设计有关,不少用户抱怨原始版的Windows软件常常不能运行。而且,用户对其意义也不甚了了,认为它不过是DOS内核外的一个应用程序而已。微软继续努力,两年后推出Windows1.03版,再过了两年推出Windows2.0版,可惜都反应平平。
1990年5月,转机出现了。Windows3.0在卧薪尝胆七年之后,终于隆重推出。微软公司不惜血本,Windows3.0推出的当天,宣传费就花了300万美元,而这还仅是上千万美元促销费的开始? __比尔·盖茨和微软公司的传奇故事
为Windows3.0版花费的巨额促销费是值得的,这个成熟的窗口软件,获得了空前的成功,它的问世,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标志着个人电脑领域内又一轮革命开始。Windows 3.0的问世,也把比尔·盖茨和微软公司推向成功的颠峰。
在Windows 3.0的发布会上,历尽千辛万苦的比尔·盖茨并没有大吹大擂,他只是平静地介绍了3.0版的目标:为用户提供图形化的、易于使用的界面(Interface,也即接口)。但是,这已经足够了,Windows 3.0版恰恰是由于其“图形化”和“易于使用”的特点,而受到千百万用户无比热烈的欢迎。Windows 3.0版推出后两年多,Windows的销售量已达3000万套,直逼DOS十多年的销售业绩。微软公司的声誉因Windows 3.0而高涨,微软股票价格因此飞扬,最终把比尔·盖茨抬上头号富翁的高位。
在Windows 3.0之后,微软公司于1992年推出支持多媒体的Windows 3.1版,又于1993年推出支持网络的Windows NT版,都大获成功。
在Windows NT之前,人们老爱争论Windows是否是操作系统。说否者,认为Windows必须以DOS为内核,不能算是操作系统;说是者认为Windows可绕过DOS直接控制硬件,具有操作系统的功能。到Windows NT推出,一切争论都可以休止了,Windows已发展为一代新的操作系统。图形操作系统工业标准已非Windows莫属。
微软公司又一次领导了潮流,各大软件公司又纷纷向Windows靠拢,正象当年向MS-DOS靠拢一样。著名的软件公司如Borland、Lotus、Word Perfect等纷纷把自己的畅销软件打上Windows的标记,为Windows开发的应用软件已经达到一万种,而且还在与日俱增,“For Windwos”已成为挡不住的诱惑。全球的个人电脑软件开发者,开谈必是Windows,不谈Windows就象桃花源中人。
Windows还在不断发展。1994年,将推出Windows 3.1的新版本Chicago(芝加哥);1995年,将推出Windows NT的新版本叫Cairo(开罗)。微软公司给Windows的未来版本两个地名,高以深意,表明Windows的目标远大路程漫长,要一个驿站一个驿站地走下去。
1993年11月,美国的著名赌城拉斯维加斯举行了一年一度的世界计算机秋季大展Comdex Fall。在金碧辉煌的阿伯丁剧场,比尔·盖茨宣示了Chicago的Beta版(测试版),当显示器屏幕上出现了芝加哥的美丽风光时,电脑爱好者都为Windows的未来而热烈鼓掌。
不过,微软的辉煌也引起了争议,有人担心微软公司会垄断软件市场。也就是在这次Comdex大展上,Sun Microsystem公司的总裁厉声批评微软公司,他说:一个说英语的人,如果被迫付249美元的注册费来说1.0版的英语,一定会使人火冒三丈。他还说:人们不想继续对华盛顿州的那家公司(指微软)付税了。这,也许是辉煌中的另一面吧。
笔者在刚要结束本文之前,获悉比尔·盖茨几天后将首次访华,还获悉比尔·盖茨将受到最隆重的接待(包括最高领导人的接见)。好客的中国人民和中国电脑爱好者欢迎比尔·盖茨,同时也希望他给我们的现代化带来一些实实在在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