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信息学奥林匹克选拔赛纪实

Author: 本报记者 曾跃龙 Date: 1992-05-01

        上午9点,比赛的序幕拉开了。分散在三个微机室里的15名选手各自坐在自己的电脑面前,思考着电脑屏幕上出现的一个又一个的问题。
        随着时间一秒一秒的过去,电脑屏幕上出现了一行一行的程序。我发现:这些与PC机对抗的中学生所使用的“武器”是PASCAL语言(比赛规定不限机型,不限语言)。赛后,从辽宁队领队宋桂茹教授那里得知:这些学生都是自学的PASCAL。
        这次选拔赛的参赛选手除一名是去年IOI的银牌得主外,其余14名均是去年8月全国厦门电脑竞赛的一、二等奖获得者,竞赛试题由清华大学吴文虎教授选定,吴教授是前三届IOI的中国队领队。他在竞赛场的办公室里回忆道:“试题的构思是从去年的厦门赛后开始的,题目的雏形在今年2月才形成,经过多次研究分析,最后的定型是在赛前几周,而真正把题目复印出来是在比赛的前一天(就是副领队也不知道题目的内容)。本着既要测试选手的一般水平,又要选择出水平相对较高的选手,同时还要模访国际大赛的命题原则,试题要不落俗套,要给选手较大的回旋余地,既要考查他们掌握计算机的知识量,又要检查他们的综合能力。”
        今年IOI有新规定__每个题目用时从去年的三个半小时增加到五个小时,难度大幅度上升。从整体上看,这次选拔赛的题目也比去年希腊赛的难度大,而规定时间仍然是三个半小时。以选拔赛第一轮第一题为例,难度比希腊赛第一轮的所有题目都难,原来估计只有4~5名选手能够做对,而结果是7人做对,比赛的成绩令地场的专家们非常满意,他们对这次奔赴德国充满了信心。
        经过两天两轮共计十几个小时的激烈角逐,4月5日下午5点,比赛结束,几名测评人员来到每个选择面前,对选手的考试结果进行当面测评(每个题目都有严格的测评数据)。测评后,由选手对测评结果进行认可签字(辅导老师也在场),并要求选手写出每个题目的解题思路。这些做法都是严格模氦IOI的竞赛规程。
        比赛结束的当天下午,由陈树楷、吴文虎、薛宏熙、谢文杰和潘懋德五位专家组成的评委会来到赛场的地下室里,他们对选手的成绩和综合能力进行了认真的讨论和分析,最后以无记名投票的方式产生了四名入选队员。
        下午6点,评委会结束,陈树楷来到赛场办公室,要通了张效祥(中国计算机协会理事长)的电话。从他们的对话中,我悄悄记下了前四名选手的名字:陈杲(湖北)、杨云和(上海)、吴兴(福建)、孙燕峰(北京),他们将代表中国队,参加7月12日至21日在德国波恩举行的第上届IOI竞赛。
        我国选手参加了前三届IOI竞赛,成绩一年比一年好,去年获得团体总分第一。国际IOI的一位官员说:“没有中国参加的IOI将不算是国际水平的比赛”。
        我们期待着中国选手凯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