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面作家

  写下这个题目,是因为我们在做这个网上读书选题所面对的诘问。
  我们《网民之家》的主持人陈炎(szcy@990.net)在采访完痞子蔡后问了我一个问题:痞子蔡能算是作家吗?
  这是一个不好回答的两难问题。如果不算,有多少作家能像痞子蔡一样产生如此广泛的影响。当我读完《第一次亲密接触》,我自认为已经很坚强的内心又一次发生了某种神秘的化学反应,用痞子蔡的话说就是“心里第一次有PH值小于7的感觉”。 如果算,但用我们一般意义上的作家的模式衡量痞子蔡,却极可能碰一鼻子灰。可以作个设想,如果痞子蔡申请加入作家协会,被接受的概率会是多少呢?大概等于零。因为,痞子蔡的作品与传统的文学作品毕竟有着相当的距离,他的行为模式也与我们意识中的作家大相径庭,以前的作家总带有某些优雅的文化意味,他们还会留下许多文化的遗迹,如故居、散步的小路、题诗的地方……在最近流行的一部电视剧《老房有喜》的结尾处,女主角就带着游客在一条张爱玲经常散步的梧桐路下怀旧。而我们今后如何在虚幻的网络上怀旧呢?一部服务器并不会因为曾经储存名人的网络小说而值得永久收藏,如果可以的话,一个黑客就能改写一台服务器的历史。
    还有一个问题让我无处藏身,那就是网上藏书屋的版权问题。其实诸如“黄金书屋”的喻文汉和“书路”的残剑这样的网友完全可以与藏书家媲美,他们同样让人肃然起敬。他们的工作同样是在传播文化,所不同的是,因为网络,他们个人的行为暴露在大众的注视下,从而在业余爱好和商业价值上面临不可调和的矛盾。好在作家也好,出版社也好,都以一种宽容的心态对待此举,对待Internet时代这一特殊文化现象。
  也许在这些矛盾的问题背后,隐藏着一个更加重大的命题,就是网络时代对作家概念的改写,对出版和收藏观念的悄然改变。作家和出版社是传统社会里“知识精英”的代表,他们是大众的代言人,所以具有凌驾于众生之上的精神优越感,而网络时代正在消融这种基础,每个人都在网上拥有收集和发布信息的权利,因而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作家,每个人都可以成为收藏家。
  在这个意义上讲,痞子蔡是否是作家并不重要,“黄金书屋”和“书路”这样的站点会不会因版权问题而偃旗息鼓也并不重要, 痞子蔡写下了他想表达的,并通过无数像“书路”、“黄金书屋”的网上书屋传播起来,让我们在虚拟世界里感受到了爱情的纯粹与美好,这就是全部。
(海天一色)

本文出自:《电脑报》1999年03月22日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