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里的那朵塑料“玫瑰”——7000封电子邮件和一个故事

  这一切原本只是生活中的一部分,每一年,每一天都会有许许多多类似的故事发生,不管是美好的还是丑恶的,只有很少的一部分会在人的心里沉淀、结晶,而大部分则随风飘散。
  然而,网络让这一切超越了时空,网络成为这一事件的催化剂。就像电影让沉入冰海百年的泰坦尼克号重又浮现于人们的脑海,新的技术总会让个体的的悲喜迅速打动人类共同的情感,技术与人性永远都是人们关注的焦点。
总有一种东西让我们泪流满面
  1998年12月21日晚上,在圣诞和新年即将到来之际,广州一位著名的网虫NETBOY从网易BBS看到了一篇由一位叫“小鲸鱼”的网友发表的文章。这位老资格的网虫看完转贴的文章之后,被深深地感动。
  这个故事的主角是一位名叫阿虹的18岁女孩,她患了血癌,只剩下一个月的生命……阿虹写了一封信给广州城市之声电台主持人陈扬,而小鲸鱼将这信贴到了网上。信中写道:
  其实我是一个患血癌的女孩,这个病已经折磨了我几年了,近来医生发现我体内的癌细胞扩散得好快,一个月后,血癌就会带我一起消失啦。我没有为这件事的发生而难过,我亦都没有抱着有任何奇迹出现的幻想,还是同以前一样,按时回校上课,没有缺过一节课,因为我读高二,也是个班长,班里面没有了我是不可以的,我一定要尽班长的责任,领导好这个班,直到我无能为力。
  您看到这里,是否觉得老天对我好不公平呀?我自始至终都没有怨天怨地,没有怪过任何人,我以非常乐观的态度去面对我患病的这几年,在这几年来,我过得好开心。我还要多谢老天,让我多活了几年,不过我现在真是怨老天,为何它偏偏在这个时候要我离开,在这个十八岁的年代,我还有好多事情要做,我不甘心,不甘心它为何不要我做完这些事情就带我走。
  ……
  我还有一个小小的要求,我希望你在星期二读出这封信, 如果我的信迟到了,星期三、四都无所谓,因为我要叫我的朋友听“夜行人”这个节目。我想点歌,在你读我这封信那天播出“BEYOND”的“光辉岁月”和“情人”这两首歌,将这两首歌送给全世界的人,祝他们圣诞快乐。
  真是没有时间啦,剩下的时间太短了,希望我别去后,经过时间的冲淡,大家会忘记我。
  ……

放我的真心在你的手心

  在随后的几天里,陈扬、小鲸鱼、NETBOY行动起来。
  陈扬无法拒绝这个小女孩的要求,他开始放下手上的其他工作,为这个小女孩在12月22日晚上8:30-10:00 FM103.6城市之声的“夜行人”节目做一个特别节目,小鲸鱼则在湛江热线上开了一个聊天室供大家发表意见。
   NETBOY则很快就将此事制成网页,并联系广州另一位著名的网虫CARBOY,把它放在浏览量巨大的163电子邮局上。在这个消息放上网后,读者表现出了巨大的同情心,NETBOY在一天多的时间收到了7000多封电子邮件祝福这个女孩。
  12月22号晚上,主持人陈扬在为虹制作的《夜行人》特别节目中,播出了许多网上朋友寄给“虹”的信件和祝福,许多关心“虹”的人打进热线电话关怀 “虹”。但是,“虹”却一直没打进电话来。直到最后,一位自称“虹”的姐姐的女孩打了电话到电台,说“虹”已经入医院了,昨天还可以说话,但今天已经不能说话了。之后,这位“虹”的姐姐留下了联系电话之后,就没有与电台联系。
  大家都很担心,担心“虹”不能渡过这个圣诞节……
  节目主持人陈扬和他的同事都在急切地等候阿虹姐姐的电话。 但记者们等到大概10:25,觉得再等下去实在不行,就决定开车前往江高镇了。因为无论是信的邮戳还是阿虹的姐姐都显示地点就在江高镇。

无言的结局

  路上,记者们试图联络江高镇的几家医院,其中包括阿虹的姐姐在电话里告诉他们的一家红十字医院,了解是否有这样一个女孩因为血癌今晚去世。没有想到,答复都是否定的。
  他们又试图与阿虹的姐姐联系,根据她留下的电话拨进去,没想到她竟然在家!她明明在电话里面告诉主持人,她和她母亲一起到医院去了的。大约11:40左右记者们在她家见到了她并对她进行了采访,在采访过程中,这位“虹”的姐姐从容自若,讲述了一个令人感到麻木的家庭故事。父母离异, 孪生姐妹一个随父,一个随母。她和妹妹阿虹从六岁起就分开居住了。感情不是太好。 对于她的去世早有心理准备等等。
  然而,她拿不出一张和妹妹合影的照片。她出示的阿虹的书包里面的课本竟然是初中三年级的。
  12月23日上午九点半左右,城市之声的记者们通过电话,证实在“阿虹的姐姐”所称的那所学校初中三年级里的确有一个叫梁虹的同学。她没有病,更加没有去世,当时正在上学。此时所有的疑点已经揭开,原来根本没有“虹”这个人,更没有“虹”的姐姐,这两个虚构的人都是这位梁虹一手创造。她在电话里承认这是她和一个朋友编造出来的谎言。
  12月23号下午 ,记者们采访了梁虹,在采访过程中,梁虹声泪俱下,却搬出了一位人物——“罗静”,说关于血癌的故事是罗静所写,而她是根本不知道罗静是这样写的。尽管经过对照作业和信件,确定梁虹就是阿虹,记者们多番追问,希望梁虹能讲出真话,但直到最后,这位15岁的初三学生仍然对自己犯下的错误不肯承认,梁虹一边哭一边仍然继续编造一系列的谎言……
  至此,我们已经不必知道最后的细节,但很多人仍然不明白,为什么梁虹到最后仍然不肯承认自己的错误呢?主持人陈扬说“孩子是时代的作品”,读到这样的文字让我们内心充满了悲哀。(陈炎 范军)

本文出自:《电脑报》1999年01月18日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