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驱常见故障分析与维修技巧

Author: Date: 1996-07-26

        一、机械故障
        1.盘片压紧机构松动:
        盘片不能被完全压紧,从而不能完全与主轴驱动轮一起旋转,致使盘片的转速不能达到规定的转速,最终导致软驱读写失败。该故障的特征是:读写时软驱发出“沙沙沙”的响声,屏幕上的出错信息是“General failure error reading drive A:”。这种故障排除起来比较简单,只要将压紧装置调节一下就行了。
        2.磁头加载压力减弱:
        由于1磁头上的下压弹簧变形,弹性减弱,从而导致读写时磁头不能完全与磁盘接触,于是软盘上的数据便不能被读写。该故障的特征是:读写时屏幕显示:“Data error reading drive A”。如果用手轻轻去提1磁头架,可明显感觉比正常软驱要轻。这时只要将1磁头上面的下压弹簧取下,用力扭一下,使之恢复原状,然后再装入,驱动器就能恢复正常读写。
        3.磁头偏位:
        磁头偏位是软驱最为常见的机械故障之一,分为1磁头偏位和0磁头偏位两种情况。目前,对软驱磁头进行校正的方法很多,比较常用的是利用软驱检测仪器或校验盘(欲称“猫眼盘”)和示波器配合调整。但这两种方法受设备限制,非专业维修人员不易掌握。在此,笔者向大家介绍一种简单实用的磁头校正方法。
        打开机箱,将需校正的软驱置于易调整的位置,插入一张装满数据的软盘(该盘能在其它驱动器中进行正常的读写操作),执行软盘上的可执行文件,这时屏幕上会出现几种错误信息:
        “type error reading……”(类型错误……)
        “sector not found”(找不到扇区)
        “read fault”(读故障)
        并提示“Abort,Retry,Ignore?”(异常结束,重试,忽略),这是由于磁头偏位的原因。此时可用螺丝刀轻轻拧松磁头小车固定螺钉,沿某一方向微微移动磁头小车,固定后按R(etry)键再试,若还出现上述信息,则继续反复校正,直到软盘上的文件能正确读出。到此并不能说明磁头已校正准确,而应多试几张软盘,如果每张软盘中的可执行文件都能读出并执行,方可确认磁头定位准确。最后,滴入少许万能胶将螺钉固定即可。
        二、光电传感器故障
        1.2M软驱中通常采用了四组光电传感器,分别用于检测00磁道、索引脉冲、写保护、换盘信号。一般来说,光电传感器故障有两种:一是发光二极管或光敏三极管上有灰尘挡光,这时,只需用无水酒精将光电传感器擦洗干净即可排除故障。二是光敏传感器损坏,对于这种情况,必须将损坏的光敏传感器更换,才能排除故障。下面谈谈四种光电传感器的故障特征及判断方法。
        1.0磁道传感器故障:
        如果一开机软驱的磁头小车发生不停的撞车现象,并发出“嗒嗒嗒”的响声,或者开机复位时磁头不归00道,就可能是0磁道传感器故障。此时用逻辑笔测00道光敏三极管的C极,若磁头无论是离开00道还是进入00道都没有电平的跳变,那么可以肯定是0磁道传感器故障。
        2.索引传感器故障:
        如果对软驱进行读写操作时,屏幕显示“General failure reading drive A:”,并且在软盘被加载旋转时,用逻辑笔测索引光敏三极管的C极,如果C极电平恒为高电平或恒为低电平,没有脉冲信号产生,则说明索引传感器有故障。
        3.写保护传感器故障:
        如果对没有贴写保护标签的软盘进行写操作时,屏幕显示:“Write protect error writing drive A:”,此时用逻辑笔测写保护光敏三极管的C极,若C极恒为高电平,则说明写保护传感器有故障。
        4.换盘传感器故障:
        当把一张软盘从软驱中取走时,换盘传感器会产生一个脉冲,通知主机软盘已被取走。如果用DIR列多张软盘目录时,列出的总是第一张软盘的目录(这与一种病毒现象很相似),此时用逻辑笔测光敏三极管的C极,当从软驱中取走软盘时,C极应产生一个阶跃变化,如果C极电平没有变化,说明是换盘传感器有故障。
        三、故障维修实例
        故障现象一:一台TEAC FD-55GFR软驱,在DOS状态下,列A盘目录,屏幕提示:“General failure error drive A,Abort,Retry,Ingore?”,按R键仍进行不下去;格式化软盘时(Format A:),当进行到0磁道时立即停止,并提示“Format Retry(y/n)?”,按Y键,仍不能如愿。
        故障分析与排除:打开机箱,发现里面灰尘太多,用笔刷和皮老虎将灰尘除去,再用清洗盘清洗,重新装上试机,结果读写正常,故障排除。
        故障现象二:一台TM100-2A软驱,自检正常,标准盘片上的文件,有的能读出,有的不能读出,后来发现长的文件不能读出。按360K格式化一张软盘,屏幕上只显示对0面能格式且格式化容量为179712字节。
        故障分析与排除:根据故障现象可断定1磁头有故障。打开机箱,取出软驱,仔细观察,没有发现1磁头断线,用万用表测量1磁头,发现已坏。更换1磁头后,一切正常。
        注意:更换1磁头后,必须对之进行调整。
        故障现象三:一台TEAC FD-55GFR软驱,自检和读写基本正常,但是用PCTOOLS 5.0格式化软盘,在格式化到最后几道时磁头上下查找,约几十秒钟后出现字符“E”,说明该道已坏,以后几道也是如此;用DIR列一张已写满文件的软盘时,最后几道的内容不能读出,屏幕提示“General failure error”,但把该软盘放在另一台机器上用PCTOOLS 5.0格式化,整张盘完好。
        故障分析与排除:该软驱自检及读写基本正常,说明电路部分没有大的毛病,只是高位磁道读写不正常而已,这种故障绝大多数是由于磁头定位不准确造成的。参照前述方法,调整磁头,即可排除故障。
        故障现象四:一台1.2M软驱,在DOS下,列A盘的目录,换另一张盘片后,DIR A:,仍是第一张盘的内容。
        故障分析与排除:出现这种故障,可能是该软驱换盘检测机构失误。当软盘插入时,推动软盘检测器的挡光片,使其插入到换盘检测器中的光电耦合管中间,输出换盘信号,然后送给软驱的微处理器uPD765分析处理,当这一挡光片不能正常到位时,uPD765处理器不能发出正确的换盘信号指令,致使软盘缓冲器刷新信号未送出,软驱不能做好读写准备,这样就产生了上述故障现象。
        打开机箱,发现推动检盘片的弹簧未动作或微动作,更换弹簧后,故障即可解决。
        故障现象五:一台1.2M软驱,硬盘启动后对软驱A读写时,屏幕提示:“Not ready error reading drive A:Abort,Retry,Ignore?”面板指示灯亮,有电机转动声音。
        故障分析与维修:因硬盘工作正常,怀疑为软驱A故障,用示波器观察软驱A接口信号,发现J1-8无索引信号,J1-34 READY信号无效,判断为索引信号电路故障。观察TP3,无索引信号且为低电平,测J3-A11与J3-B11间电压约3.2V,测INDEX SENSOR发光二极管两端压降约1.2V,均为正常,判断为传感器光路阻碍,清洗光电传感器后未能排除故障。考虑该机发生故障前曾移动过,故对索引孔位置重新调整,松开索引孔线路板固定螺丝,前后移动,检查J3-A11与J3-B11两端电压,当J3-A11与J3-B11间电压<1V时,固定索引孔线路板。软驱A联机工作正常,故障排除。
        软驱索引信号电路,提供索引脉冲,同时使READY信号有效。没有索引脉冲,会造成软驱读写障碍和格式化不能进行,传感器损坏和传感器光路阻碍都会造成索引脉冲丢失。传感器表面堆积灰尘和发光二极管与光敏三极管相对位置变动都会造成索引信号检测电路工作错误。该机故障是移动机器后出现的,经仔细调整发光二极管位置,消除了传感器光路阻碍,故障排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