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局域网略观 ——以太网、令牌环、ARCnet

Author: 辽宁 吕昕力 Date: 1996-10-04

        是最早的LAN结构之一,也是目前为止使用最广泛的LAN。它以较经济的价格实现了高速传输,并拥有最大的装机群和最多公司的支持。遵循IEEE802委员会制定的IEEE802.3标准,其访问控制方式采用载波监听多路访问CSMA方式。特点是使用无源电缆,不用modem,站可以在网络运行中安装而不必中止网络工作。在网络轻负载时响应速度极快;重负载时冲突会严重影响吞吐量。因此,以太网存在如下局限:
        a.能访问的结点数少。
        b.传输距离较短。
        c.适用介质少__同轴电缆和双绞线。
        d.不太适合实时工作环境。
        以太网一般有两种物理拓扑结构:
        (1)总线型拓扑:这种结构多采用52欧姆的同轴电缆连接,是一种较常见的网络连接方案。
        (2)星型拓扑:这是一种利用无屏蔽双绞线连接的以太网,其遵循的新IEEE802.3标准又称10BaseT,它最大的吸引力在于建网时可利用已架设的电话线,从而节省了安装费,且人们较熟悉双绞线技术,使人们在目前的情况下即可得到和同轴电缆以太网一样的效果;10BaseT的另一个优点是采用星型布线,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便于集中管理,如果有一条线断路,并不影响整个网的工作,而对令牌环或细以太网来说,这个问题将是致命的。10BaseT的第三个优点是其传输速率可达10Mbps,远高于其它类型的LAN网。
        星型以太网的这些优点都使其在LAN网世界中方兴未艾。
        二、令牌环网是由IBM公司推广并广泛使用的。它遵循IEEE802.5标准,其特点是以一种称为“令牌(token)”的载体,在整个环形网中单向移动,要发送数据的站需先等待,直至收到闲令牌,然后,将它改为忙令牌,并于其后发送数据__称这种技术为顺序逻辑拓扑和顺序介质访问控制规程。这种访问方式正好解决了以太网的不足(负载能力,距离短,介质少),使其成为很多应用领域中一种生命力强的长远解决办法。
        但令牌环并非没有缺点,因为网中每个节点都必须有效地传递令牌和数据信息,只要有一个令牌环适配器的接受或发送出现故障,令牌就将停在这里。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就必须对网络集线器进行有效的管理,当发生故障时,切断结点与环路的连接,但这一方案的采用,是以较高的成本为代价的。
        目前令牌环的传输速率为4Mbps及16Mbps两种。以4Mbps较普遍。
        三、ARCnet
        ARCnet网是利用“发送允许”来指定哪些站可以发送数据,以调整通信量。
        虽然ARCnet并非采用IEEE标准,但仍是一种被接受的工业标准,且其对数据的传送相当可靠,吞吐量亦很大,价格在三种网中最低,故前景可观。
        ARCnet采用广播型逻辑拓扑。即所有站点都可同时接收电缆上的广播信息。采用星形物理拓扑结构,一般使用RG-62型同轴电缆。
        ARCnet的访问控制方式,不是利用“令牌”逐站传送,而是通过某一站点向网上其它站广播“发送允许”。
        ARCnet的速率一般是2.5Mbps,事实上这一速度将不能满足现代服务器对数据传送的要求。但实践表明,ARCnet在保证数据传送可靠及经济实用上占有一定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