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病毒发展历史及趋势

Author: 刘 旭 高级工程师 Date: 1996-11-29

        1988年底,我国国家统计系统发现小球病毒。随后,中国有色金属总公司所属昆明、天津、成都等地的一些单位,全国一些科研部门和国家机关也相继发现病毒入侵。自从“中国炸弹”病毒出现后,已发现越来越多的国产病毒。
        近两年,计算机病毒已从简单的引导型、文件型病毒或它们的混合型发展到了多形性病毒、欺骗性病毒、轻微破坏型病毒以及病毒生成工具等。这些新病毒更隐秘,破坏性更强。例如:多形性病毒每次感染的形态都是不一样的,使查找更加困难,清除更不容易;被欺骗性病毒感染的文件在用户列目录显示或读文件时,看到都是正常的大小和内容,使用户无法知道已被感染;而轻微破坏病毒就是针对用户的备份文件而研制的,被轻微破坏病毒感染的文件,每次备份只破坏很少一点数据,使用户难以察觉,而用户每次备份的内容都是已被破坏的内容,等到用户发现数据被破坏时,可能已无法找到没被破坏的原始文件。
        以前的计算机病毒以本地化为主,随着计算机技术、产品和应用的发展,由于网络的普及,国际互联的增加,通过网络,病毒的传播速度显著增强,病毒已从本地化向国际化发展。例如:幽灵病毒在国际上首次发现的当月,国内就已出现;而第一例多形性病毒Tequila(特亏了)就是通过INTERNET网在世界传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