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软件应当因势利导

Author: 金兆钧 Date: 1996-07-12

        第一:闭门造车,忽视国际软件开发的趋势和潮流。特别是忽视国际软件商在市场控制的巨大势力。因此,无论是汉字输入法的开发,还是应用性软件,特别是文字处理软件等都造成了“始乱终弃”的结果。例如笔者早期使用的CCED、PCED软件;例如应用极为广泛的WPS软件,面对伴随WINDOWS而来的WORD,它们被淘汰的结局是显而易见的。
        第二:中国软件从来缺乏一个科学的价格策略。在盗版软件十分猖狂的时代,试图利用高价来回收成本是很不明智的一种作法。实际上,中国家用电脑的用户一直处于矛盾之中,如果购买正版软件,价格是他们难以承受的,但购买盗版软件,也经常上当受骗。因此,软件开发和经营者应当采取低价位和充分售后服务的方式,这样才能吸引大批用户。
        第三:中国软件的开发没有一个整体布局。例如笔者见到的很多教学软件,或是以娱乐为主,缺乏科学系统性;或者完全照搬国家课本,缺乏娱乐性和边缘性、拓展性。
        第四:中国软件大多太粗糙。例如最近上市的一些百科全书式的光盘,对于普通用户来说都嫌过于简略。有些软件上市之时已经过时,而且往往中途停止开发,使用户连续上当。
        第五:鉴于光盘的制作成本相对低廉且具有容量大、不易损坏等优点,中国软件载体应迅速向光盘发展。
        第六:对于用户最广泛的基础应用软件应当由国家统一开发。例如输入法、中文平台、汉化工具等,“万码奔腾”的局面在客观上将造成巨大的浪费,并且大大延误计算机的普及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