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利用I/O槽信号维修PC主板

Author: 吉林 刘恒春 Date: 1996-04-12

        
        ●一、I/O插槽中的地址总线售和数据总线信号均为恒定电平
        正常情况下,开机后I/O插槽中的地址总线信号和数据总线售均为脉冲信号,若为浮空电平或恒 定电平则是故障状态,说明主板上的CPU芯片很可能没有工作,这时应首先查明的是CPU芯片是否已经工作。因为CPU芯片的故障率很低,所以在检查CPU是否已经正常工作时一般只检查CPU的输入信号是否满足其工作条件即可。而CPU的基本工作条件有三个:1.RESET引脚在开机时应有一个明显(脉冲宽度大于2ms)的正脉冲。2.CLK引脚应为标准TTL电平的脉冲方波。3.READY引脚应为低电平或脉冲。对RESET引脚信号的检测可以通过对62线I/O插槽中B02复位驱动信号(RESET DRV)的测量来判断系统复位是否正常。正常情况下,开机时在B02点应检测到一个正脉冲,否则是系统复位故障,应重点检查复位(RESET)信号的产生电路,传输线路及相关芯片的逻辑关系等。对CLK引脚信号的检测可以通过对62线I/O插槽中B20系统时钟信号(SYSCLK)的测量来判断时钟信号是否正常。正常情况下,开机后在B20点应检测到连续标准的TTL电平的脉冲方波,否则是系统时钟故障,应重点检查时钟(CLK)信号的产生电路,传输线路及相关芯片的逻辑关系等。对READY引脚信号的检测要在CPU芯片的READY引脚上测量。正常情况下,开机后应检测到低电平或脉冲,否则是总线就绪故障,应重点检查就绪(READY)信号的形成电路,传输线路及相关芯片的逻辑关系等。
        
        ●二、I/O插槽中的地址总线信号和数据总线信号有几个脉冲之后变成恒定电平
        由于开机后,在I/O插槽中的地址总线和数据总线上出现过脉冲信号,虽然后来变成了恒定电平,但这说明CPU核心电路工作基本正常。故障可能发生在总线部分,而对于总线故障的检测,一般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1.脉冲检查法:开机后,用逻辑笔在I/O插槽中逐位测量地址总线售和数据总线信号,测量中如果发现某位或很少的几位为恒定电平,则马上关机,并重新开机(或在不关机的情况下按复位键)检查,以确认在开机(复位)瞬间是滞为恒定电平。如果在开机(复位)瞬间有一个以上脉冲出现,则应首先检查其它信号。如果有某位信号在开机时即为恒定电平,则是错误状态,应重点检查该位信号的传输线路及与该位信号有关芯片的逻辑关系等。
        2.单步测试法:如果在开机(复位)瞬间I/O插槽中的所中地址总线信号和数据总线售均有脉冲出现,则应采用单步测试法进一步检测地址信号值和数据信号值在传输过程中是否出错。方法是:在不加电的情况下将62线I/O插槽中的A10(IO CHRDY)信号与B10(GND)信号短接,使加电后CPU仅执行一个总线周期便停止,这样地址信号和数据信号就由动态动转化成了静态,测量起来比较方便,得到的结果也很确定。CPU在执行第一条开机指令的第一个总线周期时,地址信号值是FFFF0H,传输的路径是:CPU__地址锁存器、总线驱动器等芯片__ROM BIOS。数据信号值是5B3AH,传输的路径是ROM BIOS__数据发送/接收器等芯片__CPU。沿着这些路径逐级核对地址值和数据值,发现哪级出错则应重点检查与该级有关的传输线线及相关芯片的逻辑关系等。
        3.恒定电平测试法:对于地址信号,如果在开机瞬间有一个以上的脉冲信号出现,便可认为该位是好的。而数据信号则不一定,因为数据信号是双向传输的,测量中检测到的信号又是抽样取出的。因此,检测中如果有必要还应对数据信号用恒定电平测试法做进一步地检测。恒定电平测试法可按以下两个步骤进行:(1)恒低电平测试法:在机器不加电的情况下,拔掉系统板上的ROM BIOS芯片,并将I/O插槽中的A10和B10短接,然后加电,这时在I/O插槽中测得的数据值应为全高,即FFFFH。若有某位为低电平,则说明该位为恒低电平状态,一定有问题,应重点检查与该位有关的传输线路有及相关芯片的逻辑关系等。(2)恒高电平测试法:在恒低电平测试法的基础上,将ROM BIOS芯片插座的数据线引脚逐位与地短接,每短接一脚的同时在I/O插槽中的相应引脚上测试,应为低电平。若为高电平或浮空电平,则说明该位为恒高电平状态,一定有问题。应重点检查与该位有关的传输线路及相关芯片的逻辑关系等。
        
        ●三、I/O插槽中的所有地址总线售和数据总线信号均为脉冲信号
        这是地维修主板时较难处理的故障之一。由于开机后I/O插槽中的地址总线售和数据总线信号均为脉冲,这说明系统板上CPU核心电路工作基本正常,系统ROM BIOS开机自检程序已经执行了一部分,内存刷新已经启动等。检修这类故障要么有较好的测试设备,要么需要维修者对系统的工作流程较清楚的了解。由于大多数维修人员不具备较高 级的测试设备,因此这里仅介绍一下如何通过对下面一些信号的测量来寻找主板上的故障点。
        开机后,系统执行ROM BIOS自检程序的第一步是读取键盘控制器的状态寄存器中的信息,以判断本次复位是开机复位还是软件复位,然后进行ROM BIOS芯片的代码和累计,内存刷新等。因此,正常情况下开机后在主板上应检测到如下信号:
        键盘控制器芯片的片选(CS)引脚(对8042和8742是第6脚)应有一个明显的脉冲信号,表示已经读过键盘控制器的状态寄存器中的信息。
        ROM BIOS芯片的芯片开放(CE)引脚和输出使能(OE)引脚应出现几个脉冲信号,表示已经进行过ROM BIOS芯片的代码和累计。
        系统定时/计数器芯片的OUT1端口应有脉冲信号输出,用于内存刷新的定时请求信号已经发出。REF DET信号应为变化的电平信号,表示内存刷新电路已经工作。
        存储体的行地址选通信号(RAS)引脚和列地址选通信号(CAS)引脚均应有脉冲信号出现。
        中断响应信号INTA应为变化的电平信号或脉冲。
        通过对上述信号的检测,如果发现哪个信号在开机后不正常,则应重点检查该信号的产生电路,传输线路及相关芯片的逻辑关系等。最终找出故障点,加以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