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Clipper(Ver 5.X)

Author: Date: 1996-05-31

        UNClipper使用集成方式下的纯菜单操作,支持鼠标和键盘两种操作方式,用户可以对各窗口完成  、  等操作。直接在DOS行键入运行主程序名V5.EXE即可进入系统。首先系统会统计可用内存,然后转入主屏幕菜单。
        屏幕顶行是屏幕主菜单和系统状态行,通过它可以完成所有的反编译操作和获得关于系统时间、内存等方面的状态信息;屏幕底行是系统信息区,它向用户返回运行信息、错误提示和操作提示,在这儿也可以找到关于系统快捷键的提示。
        主菜单中:
        [File]是文件操作菜单;
        [Module]是模块操作菜单;
        [Procedure]是过程操作菜单;
        [PCode]是符号对照表操作菜单;
        ……
        系统会根据用户的操作进程逐渐开放相应菜单中的一些项,以适应用户的操作,这也同时引导了用户进行操作。一般来说,用户反编译一个Clipper程序需要完成以下几步:
        (一)打开一个由Clipper编译生成的.EXE文件
        从[File]菜单中选择Open项(或用F3键激活Open功能),系统弹出一个文件选择对话框,用户可以在选定一个文件名后,启用分析([Analyze])功能项,系统会自动辨认当前选定的.EXE文件是否是Clipper 5.X编译生成的程序。分析通过后,屏幕会弹出一个信息框,这时,用户可以打开([Open]项)文件,系统立即开始进行扫描和数据整理,屏幕不断显示其过程和生成的文件。最后,屏幕出现“Moudle”操作窗口和“DCode”操作窗口。
        (二)进入File菜单,执行Recever项
        执行该操作主要是对中间文件作转换,生成可以识别的.PRG程序。
        (三)修改生成程序
        在集成环境中最后一步操作是用户可选的。用户可以利用“模块操作菜单”、“过程操作菜单”和“符号对照表操作菜单”来观察符号对照表,判断生成程序的正确性以及生成程序的执行流程,为调试和进一步修改反编译生成的程序源代码提供参考。在[DCode] 窗口和菜单中,甚至可以跟踪.EXE文件的运行,这实际上也成为了Clipper程序后期维护的一种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