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热点

Author: 张明伟 编译 Date: 1996-06-14

        Java热点
        Java,在美国俚语中是“咖啡”的意思。如今,SunMicrosystems公司把它用来命名一种新开发的计算机编程语言。Java很可能会改变人们使用Internet上软件的方法,它将图形浏览器和超文本结合成一种关键的启动技术,使将Internet真正成为一个国际性的大众传媒。
        1993后才出现的图形浏览器如Mosaic和Netscape,为成千上万的用户扫清了通向Internet的障碍。此前,对电脑业余玩家来说,导航Internet并非是件舒适而诱人的事。Internet用户必须懂得如何使用UNIX命令,而且必须知道Internet资料的确切出处,Internet主要是大学和大公司里的研究人员及电脑专家们光顾的地方。图形浏览器可以阅读超链接的文本和图形页,藉由WWW,遨游Internet变是轻松而富有情趣。在过去的三年时间里,随着越来越多的商家、机构和个人创建Web页,Internet上的内容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现在的Web页不仅包含了图形和照片,许多还增置了声音、动态画面甚至3D图像。而WWW上内容的日益扩充要求配备功能更强大、运行速度更快的计算机,才能自如地浏览(或听)Web页上的内容。因此,尽管联接Internet变得容易了,但对那些收入菲薄买不起昂贵的多媒体电脑的用户来说,技术上的障碍就摆在了面前。
        Java是一种面向对象的编程语言,类似于C++。原先,开发它的目的是为了编写简单应用机上的软件。Sun Microsystems的开发人员想让它能移植于任何CPU上,这样电脑厂家就不必对所有软件重新进行编程而可以迅速的更换机内芯片。这种编程语言必须是小型、高效、可靠的。很快,他们发现,他们开发出来的语言非常适合为WWW编程,因为它的应用程序能在极广的机型上运行。为了充分展示Java对Internet的优越特色,他们专门设计出了一种叫“HotJava”的浏览器,支持用Java编写的小程序__Applet。1995年5月在旧金山举行的SunWorld会议上,Sun Microsystems正式公布了它的Java技术。与此同时,以制造Netscape Navigator浏览器闻名的Netscape通信公司宣布他们的浏览器也将支持Java小程序Applet。微软和Novell允许Java应用在他们的Internet产品上。
        Java的Applet小程序被预编译成“假码”(即字节码),能在各种硬件平台上执行。Applet可能通过网络下载到用户的本机上运行。由于Applet是小型子程序,下载它们的时间只需几秒钟,而且在用户本机上运行的速度很快。显然,你不会乐意去等几分钟甚至更长的时间下载一个大型动画文件,然后用一套专门购置的浏览程序(Viewer)来“欣赏”它。Java的Applet除了需要一个“与Java兼容”的浏览器外,不需要其它专用软件。这种浏览器能够提供执行Applet所需的运行时间和环境。
        使WWW面向普通大众的下一步任务是开发低价位的硬件。许多公司(如Apple、Bandai、Oracle等)已着手研制小型、实用、便宜的Internet电脑。软件方面,则用小模块式的Java Applet来替代大型的濒临淘汰的软件应用程序。这些Java Applet可以从Internet服务器地址上下载过来。比如,时下许多企业和个人纷纷花大量资金来更换昂贵的办公软件,而模块式的Applet将使获取“按使用次数/时间付费”软件成为可能。用户可以从网上下载一个Word Processor或Spreadsheet,然后只选用其中所需的模块。他们不必为办公应用程序中那些昂贵而又罕用的功能花冤枉钱。他们只要按使用软件的时间来支付费用,而且可以确知自己每次使用的都是最新版本。
        Java Applet能为Web页增添动画和声音功能,而不需依赖于另外的视听软件。通过Applet,Internet提供商也可以向访问者交互介绍其Web地址。交互性正是Internet能成为一个当今最有魅力的社会与教育环境的重要原因。只有时间才能告诉我们,Sun Microsystems公司有关Java的种种允诺是否能实现。有趣的是,该公司的职员也正为Java的未来打赌。Sun和它的合作伙伴Netscape、Oracle、Sunsoft拿出了一百万美元奖金设立“国际Java杯”,用来奖给“最能体现在Internet上用Java编程之潜力”的Applet,获奖者被邀出席定于5月29-31日在旧金山由Sun Microsystems主办的首次全球Java开发者会议-Java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