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圣的事业——两会代表谈普及

Author: Date: 1996-05-10

        计算机普及是一种社会化的工作
        中国计算机学会第五届理事长张效祥院士在两会的开幕词中特别提到计算机知识的普及是中国计算机学会的一项重要工作,不仅组织编写了大量科普读物,而且组织青少年信息学(计算机)竞赛活动卓有成效,并通过一些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广为传播计算机知识。有力地促进了先进技术的发展和推广应用。
        上海复旦大学的施伯乐教授也认为计算机知识的普及需要各个部门的密切配合,如政法部门的重视,专家队伍的客观指导,切实可行的促进学习的措施(如考试)等,实际上是一个社会工程。
        计算机技术发挥效益就在普及上
        张景中院士从1985年开始研究计算机方面的人工智能这一领域的机器证明以来,这是第一次参加计算机界如此盛大的会议,因为以前一直做数学方面的研究,所以转向的结果。使他深刻体会到这种差异。他说:数学的不断发展是懂得的人越来越少,而计算机的发展,则是要让人用得越来越多。作为一门社会性和完整性很强的学科,唯有实现大众的普及,才能体现它的优越性,它的效益才得以最大发挥。这也是计算机界一贯强调的,让研究成果社会化,从而推动学科的发展。
        计算机的普及是要分层次分对象逐步达到目标
        计算机知识的普及需要具备三个基本条件:①要有一定的硬件设备;②具有实用的软件;③强有力的教育、培训人员。由于受经济,甚至观念、文化的制约,这三个条件的实现差异很大,因而普及的内容和程序也存在很大不同。如在一些大学已在普及Internet,而一些城市尚在开展干部的计算机基础知识的培训;美国已在中小学普及了计算机课程,国内还仅在大、中城市中小学开设计算机选修课,……对于北京的企业而言,60%~70%的企业也用上计算机辅助制图,也可以说CAD技术的应用也相当普及,但在全国其他地方,还需要大力推广CAD技术的使用……因此,分层次,分级别地逐步达到预期目标是普及的具体应用。
        普及的关键还是要从中小学生抓起
        西安交通大学的钱德沛教授和张景中院士均认为普及计算机知识还是要象邓小平同志所说的:要从娃娃抓起。无论是从国外的经验来看,还是结合国情分析,从中小学生抓起计算机知识的普及是一个很重的任务,不仅在学校里开设计算机课程,而且家庭电脑的辅导老师作用也可充分发挥。
        家用电脑的主要任务还是用于辅导学习
        谈到家用电脑的作用,李国杰院士认为家用电脑应该是用来学习的,它是一种很好的学习工具,考试是促进计算机知识普及的一种有效途径,但不要流于形式。
        各类计算机考试是我们读者关心的问题,就这个问题,询问了几位专家,清华大学教授吴文虎先生负责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的试题工作,因此强调考试要追求实质性内容,不要流于形式,真正起到检验的作用。
        施伯乐教授有过组织上海市民能力考核的经验,他充分肯定了考试所带来的成果,那就是在短短的三年间,有十几万市民分别参加了初、中级能力考试和OA考试,在全国起到了带头作用,不仅掀起学计算机知识的热潮,也促进了计算机的销售,为这种工具普及应用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北京市电子振兴办的华平潮高级工程师也是全国计算机水平资格考试办公室副主任,他对考试的实用性表示了肯定。
        由于各地的条件不同,因此各类计算机考试未能作出统一规定,关键在于各地政府部门对考试认可,必将推动该项考试的实施。如上海市政府规定公务员上岗知识要有计算机能力考核合格证书,因此带动了上海市计算机的应用和推广。市民的整体现代素质因此也得以提高。
        新闻媒体对计算机知识的普及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上海交大尤晋元教授(博士导师)以为新闻媒体对计算机知识的普及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国外有许多普及型的计算机报刊,我们国家也有,而且发展得很好,是因为社会需要这种途径来为大众服务。
        苏州大学副校长钱培德先生则直言不讳地说,《电脑报》办得很不错,很实在,能够解决读者的实际问题,信息量大,起到了良师益友的作用。
        尤晋元教授还谈到,我很欣赏搞计算机普及的人们,专家的研究成果需要一种通信的方式向用户表达,因此这种探索和纽带尤为重要。
        普及的难点和阻碍
        吴文虎教授认为,计算机普及的首要一个难点问题是观念的转变。一般谈到计算机应用或普及时总会提到设备的问题,资金的问题,事实上,这些并不是根本问题,关键在于作领导的要认识到普及教育是一种素质教育,关系到整个国家现代化的发展速度和进程,就会对普及有一种全新的认识。如果不奋起直追会遭淘汰,对普及应有一种全新的认识,才会有一种责任和义务去推动普及工作,同时,观念上的更新也会带动人们去接收新事物新思想方面起到积极作用。
        落到具体的工作中,就表现在缺乏一种良好的教学环境,尤晋元教授谈到我国计算机的教学环节中教材的更新较慢,这就造成了一种教育差距,华平澜总工则认为一些应用软件开发出来并没有真正解决用户所需,因而难以推广,这也是新技术普及的一个方面。那么,如何克服这些缺陷,促进普及的发展,看看张景中院士如何说。
        加强计算机培训工作,促进教育软件的发展
        张景中院士认为,促进计算机普及一个重要举措就是要加强计算机知识的培训。
        首先是中小学应该有计算机这门必修课,并且所学知识要适合于青少年的智力发展,发挥计算机教育的智能性;其次是还需大批优秀的教育学习软件提供给社会,使各种级别的计算机应用人员均能不断学习,不断提高,这样也促进了计算机产业的发展。
        谈到人员培训,又产生一个问题,是买机器好,还是先学计算机知识好?似乎哪一种选择都有理,华平澜总工肯定地说:当然是先学电脑知识再买电脑的好。
        先学后买
        初学者很希望能尽快学会计算机操作和各种基本知识,如果自己有一台电脑,似乎写起来更快和容易一些。另外一些人则想学会了基本知识和相关的常识,便于购买时加以应用,确保所购机器的完美。华平澜高工的想法应该是很实际的,他说买了机器再学,等你花上几个月时间学会基本操作和技能,机器又在降价了,你还未真正使其发挥效力,想想很划不来,此外,一点也不懂,买了机器实在是存在许多问题,如果先进培训班学到一些东西,才把机器买回来,可以省却很多麻烦。
        计算机普及的重要任务之一是使年轻人更多地使用计算机
        浙江大学校长潘云鹤教授在当计算机系系主任的时候,希望“每个教师都能拥有自己的个人电脑”,现在他当校长了,这个愿望正在实现。不过,他又有了一个新的希望,使每个学生都能拥有自己的个人电脑。
        这位校长阐述说,他这几年相继考察了美国、荷兰、德国、台湾、香港等发达国家和地区,联想到“大陆学生在创新方面并不比他们笨,可实际一动起手来,却大都相形见绌”。
        话虽这么说,中国大陆的情况明摆着,“未来10年内每个大学生纯粹靠自己的力量拥有一台电脑都不现实。何况中、小学生”,他强烈吁请,要保中国电脑普及事业真正开展下去,“国内厂商应该有勇气向一些著名大学赠送或优价销售电脑,要使年轻人有更多的机会接触计算机,亲自使用计算机”。他说:“这也是计算机普及的重要任务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