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买“凤尾”不买“鸡头”

Author: 柏峻 Date: 1996-05-17

        就我们普通家庭和一般的工商企业用户购买电脑来看,应该是“宁买凤尾,不买鸡头”。
        这是什么意思,又是为什么呢?
        所谓“鸡头”,是比方一代电脑刚刚上市时最早的产品。与后面的技术发展、应用发展成熟期的产品相比,早期电脑虽然比其上一代产品上了一个档次,但就其本身这一代来看,技术和质量的不成熟是显而易见的。象386,COMPAQ向这个世界推出第一台386的时候,是个大家伙,后来Intel虽然把芯片的体积大大缩小了,却是没有算术协处理器的SX,而且其兆频也很低,根本不能和今天的电脑相提并论,价格却是非常非常高__起码在我们今天看来是一个高不可攀的“美元集合”。
        486如此,586(奔腾级的CPU)也如此。
        就说奔腾吧。九三年Intel公司推出了其第五代微处理顺,最初的兆频是我们至今还能看见听到的奔腾60和66,其性能和第四代微处理中的486DX4/100相比甚至还要差一些,更不必说486DX4/120了,价格还一直居高不下,而且到了九四年底还给我们沸沸扬扬演了一出“奔腾芯片浮点运算错误”悲喜剧,令与电脑有一点关系的人终身难忘。
        贵,而且不好,性能不完善,速度潜力没有挖掘出来,很快沦为“底线产品”,甚至是所有的用户都想逃避的东西,而后来的年轻人还竭力想见识见识这种具有文物性质的电脑__这就是每一代微机最早期的那些产品系列的特点,所以它们虽然属于“凤凰一族”,我们却只能称之为“鸡头类”产品。
        除非被太多的钱折磨得十分难受,或者有某种纯属个人的癖好,一般用户尤其是个人用户实在没有必要购买“鸡头系列”电脑产品。
        “凤凰之尾”就大大不一样了。
        所谓“凤凰”,是指一代电脑在其技术、市场的发展阶段早已走过了诞生成长期,也走过了发展成熟期,已经完全进入了衰退期的产品。说起来它们好象即将要被淘汰出局了,其实说出“淘汰”这种词语的是靠卖电脑谋生的商人。你的微机自己在用,只要够用,你就尽可能地用下去,用它五年十年又何妨。而且我相信对大部分人来说,一次购买的电脑足够用四至五年的。到现在为止,开发C语言的那位美国高人还在使用着一台386DX/40,他觉得足够用了不必更新机器,你说你现在买一台4/66、4/80、4/100、甚至5/75、5/120、5/133,还没有用,还不知道它最大能够发挥怎样的作用,居然已经在考虑着升级和换代,不是太令人奇怪了么?
        进入技术和市场衰退期的电脑,其各方面都已经非常成熟非常稳定,可能发掘的潜力也基本上发掘出来了,处于它的“最佳状态”,而价格却非常便宜__便宜到产品诞生期购买了早期机器的人见了恨不得跳楼或者上吊。我们看看中国的486微机市场就一目了然:九四年下半年,买一台486DX/33、8兆内存、四百兆硬盘的非PCI总线的不知道谁攒起来的组装兼容机,最终价格要两万五千多元!而一年以后的九五年底,同档次的组装兼容机不会超过七千元人民币,而卖主还明里暗中要送你许多东西!
        你能不能算得出,买“凤尾”比买“鸡头”要好过多少倍?